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之能力提升卷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4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妖娆(ro) 宿愿(s) 强聒不舍(ku) 怫 然(f)B襁褓(qing)枘凿(ru) 心无旁骛(w) 缟 素(go)C扶掖(y) 单于(chn) 恪尽职守(g) 脚 踝(hui )D亵渎(d) () 佝偻承蜩(l) 瑟索( s)2、下列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2分)A. 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张驰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B.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C.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D. 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撩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3、给加粗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3分)(1)与日俱增( ) A迅速 B聚集 C一起 D全,都(2)狼狈不堪( ) A足以 B极点 C忍受 D能,可以(3)永不变更( ) A经历 B改变 C再,重 D越发,愈加4、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3分)(1)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_我们! A靠近 B发现 C看见 D挨近(2)你简直是_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A疯 B傻 C呆 D邪(3)只要这个_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A能干B善良 C好心 D阔绰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窗,注定要与诗词 的。古诗词中 ,就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毛滂的“窗破月寻人”因此,人们一般都与窗十分 。但也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绝无半点诗意的“ ”。人如遭牢狱之灾,失去了自由,那就连窗也变得硬邦邦、冷冰冰的了,此时的窗,就有了某种 的意味。A相遇信手拈来亲密窗棂劝诫B结识信口雌黄亲近窗户警告C结缘信手拈来亲近铁窗警世D邂逅信口雌黄友好铁窗劝慰6、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 )(2分)A. 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B.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C. 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远,美名远扬。D.海燕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到“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傅雷家书中傅雷希望儿子不惧怕孤独,能更坚强。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中杜小康也是忍受孤独逐渐成长的。B.水浒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它讲述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雪夜上梁山、燕青义救卢俊义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C.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也选自呐喊。D.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8、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5分)汉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清:9、辨别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10、将下面几句话组成一段文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2分)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在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A B C D11、古诗默写(15分)(1)观沧海作者是 ,(朝代)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长。他与其子 、 合称“三曹”。诗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 ,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该诗作者为 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二、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读“死”书与读“活”书蒋孔阳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 ,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 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 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12、 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关 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2分)A. 如果就 B. 与其不如C. 既然就 D. 不但而且13、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A. 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B. 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C. 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D. 谈读书,就得先读书。14、 与作者所说的读“死”书的方法不相符的是( )(2分)A. 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B. 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记牢,然后照着去应用。C. 要准确掌握书中的形、音、义,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D. 要把书真正读懂,不能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15、 下列名言警句哪一句可以用作本文的论据( )(2分)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B.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C.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D.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16、 本文没有运用下列哪一种论证方法?( )(2分)A. 道理论证 B. 事实论证 C. 对比论证 D. 比喻论证(二)阅读下文(13分)怯懦安宁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来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死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