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8讲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件鲁教版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第8讲讲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最新考纲考纲解读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3识记北半球冬、夏季风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并掌握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其影响。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考法指南以区域图文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形成、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季风的形成与分布,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如xx全国卷T1011等。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_影响?三圈环流三圈环流?低纬度环流圈_环流圈高纬度环流圈地转偏向力中纬度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七个气压带?A为赤道低气压带?C为_带带E为_带带G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2)六个风带?B为信风带D为_带带F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随_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太阳直射点西风副热带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自我检测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_,_,_,_,_,_,_。 (2)该图为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若若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此时北半球为_季。 (4)在全球气压带中,属于热低压的是_,属于热高压的是_,属于冷高压的是_,属于冷低压的是_。 (填名称)答案 (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2)北 (3)夏 (4)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考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 (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 (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 (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分、秋分。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于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于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 (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 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 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5读气压带、风带,辨天气状况 (1)高气压带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2)低气压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3)西风带控制下一般多阴雨天气(背风坡除外)。 (4)信风带控制下一般多晴朗天气(海洋上的信风带除外)。 (5)极地东风带控制下一般多晴朗天气。 (高考全国卷)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响S市。 据此成完成12题。 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2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解析结合经纬度可知,S市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风力较弱,导致常被雾笼罩。 答案1.C2.D(2018宜昌一中等四校模拟)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 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成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月为()A1月B4月C7月D10月4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A沿岸寒流降温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D阳坡受热增温解析第第3题题,图中的热带辐合带就是赤道低气压带,图示其位置整体偏南,则应是南半球的夏季,即即1月。 第4题题,位置偏北,说明该处较东侧同纬度地区气压低;依据右图显示有地形因素,同时东侧有东非高原分布,所以东侧地势要高于此处的平原和低矮高原,故可能是因为阳坡的缘故。 答案3.A4.D(2018洛阳模拟)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答回答56题。 5的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6中下列关于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M表示3月份、春季BN表示7月份、夏季CM表示12月份、夏季DN表示1月份、冬季解析第第5题题,先根据纬度判断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再根据盛行风的偏转方向判断该气压带位于北半球。 第6题题,中图中M气压带反映了北半球冬季的气压带分布情况,N气压带反映了北半球夏季的气压带分布情况。 答案5.B6.B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心气压中心M是_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蒙古西伯利亚(亚洲)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心气压中心N是_低压,。 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印度(亚洲)3季风1月7月东亚季风A_风C_风南亚季风B_风D_风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的季节移动西北东南东北西南气压带和风带 (1)亚洲高压和亚洲低压的成因1月份,亚欧大陆上气温低,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形成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 7月份,亚欧大陆上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印度(亚洲)低压。 (2)如何根据气压高低判断季节若陆地上为高压中心,说明该大陆所在半球为冬季;若陆地上为低压中心,说明该大陆所在半球为夏季。 (3)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加之陆地低压吸引部而形成的。 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左偏,加之陆地低压吸引而形成的。 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地区都会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现象。 如非洲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沿岸等。 自我检测读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_半球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此时为北半球的的_季季,理由是亚欧大陆上为_中心,太平洋和大西洋上为_中心。 (2)此时亚欧大陆上的_(气压中心)切断了_(气气压带)。 (3)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受什么大气环流控制甲_,乙乙_,丙丙_,丁丁_。 答案 (1)北北夏低压高压 (2)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3)西南季风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南季风考向季风环流的判读 (1)通过30N或60N处的气压分布状况判读季节例如,若若30N的近地面有低压中心(如如90E附近,即印度低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 若若60N的近地面有高压中心(如如70E附近,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2)通过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判读季节偏北风为冬季,偏南风为夏季。 (3)反之,读根据季节可判读30N或或60N处气压状况及东亚、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风向。 1(xx高考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 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解析选选A。 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 因此引起我国此时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 (2018开封一模)下图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分布示意图,答据图回答23题。 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判断其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最可能是()A某一天气系统B某一板块范围C季风区地理分布D某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区3与图中甲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A海陆位置B洋流C地形D信风解析第第2题题,由图可知,该地理事物或现象主要位于亚洲的东部、南部,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及澳大利亚西北部,所以该地理事物或现象为第季风区地理分布。 第3题题,甲处风向在冬、夏季有明显的变化。 冬季由于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甲处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东北信风。 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南风。 答案2.C3.D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 具体分析如下气候类型成因气压带、风带性质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_带控制温暖湿润终年_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_带控制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_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