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2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烙(lo)铁 晕(yn)车 粗犷(gung) 莘莘(shn)学子B称(chn)心 遂(su)愿 船舷(xun) 茅塞(s)顿开C应(yng)届 角(ju)色 笑靥(yn) 不落窠(k)臼D模(m)板 惬(qi)意 广袤(mo) 风靡(m)一时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桑梓 脉搏 忘年交 察言观色 B装潢 谙熟 黑黝黝 肺腹之言C. 跌宕 家俱 绊脚石 心无旁鹜D宽宥 殉私 闭门羹 鞭僻人里3.根据句意,下列加点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是( )(2分)A舍前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斑斓),此时尤为幽绝。B奶粉含有有毒物质被揭发后,政府急谋对策,遏止(遏制)相关制品流人市面。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杳无音信)了。D人要变成野兽,比变成圣徒要容易千万倍。自古以来,变成野兽的人多如牛毛,但变成圣徒的人却寥寥无几(寥若晨星)。4下列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予以改正。(2分)(1)神舟七号升空,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漫步,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鉴于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蔓延,我国也发现多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全力拉制疫情在我国传播。 5名句填空。((1) (2)小题必做。(3) (4)小题选做一个)(5分)(1)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4) ,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6名著阅读。(5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洞中历险”写的是汤姆与蓓姬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半月后,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 。当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人山洞,他们发现了 。(2分)(2)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3分)歇后语: 故事情节: 7下面材料中的古诗、古语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2009年3月13日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提问时,有三处引用或改编了古诗、古语。它们分别是“取火莫若取遂,汲水莫若凿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启示:第二部分阅读(40分)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8题。(4分)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8.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2分)(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0分)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注:跂圣:向圣人看齐。蟊螣、蜂虿:害虫、毒虫。恤:担心、忧虑。攸:所。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过:(2)己过不改则累德 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惰慢则骄,孝敬衰焉A 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以善小而忽之不为 戒于小恶,终无大庚C D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12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明显,你还能记起一些与之相关的名句吗?请写出两条。(2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9分)麦黄黄 杏黄黄李翔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摘自散文百家2009年第1期,有删改)13第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3分)14第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3分)15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8分)专家破译欧洲远古文字获进展20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试图破译被认为是欧洲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伊比利亚半岛最古老的书面语言的“西南文字”。去年,当考古学家们在葡萄牙南部发现一块写有文字的大石板时,他们简直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在这块棱角分明的泛黄的石板上,刻着一些有规律弯曲着的神秘符号,它们带有明显的古伊比利亚语言风格。这种被称为“西南文字”的语言目前已经绝迹。这块石板上共刻有86个字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铁器时代文本。目前已经发现了约30块刻有古代文字的石板,但大多已经不完整。其中一些文字看上去歪歪扭扭,还有一些像交叉的木棍。其中一个像是数字“4,还有一个就像一个蝴蝶结。它们都是被认真刻在石板上的。整篇文字笔迹连续,字与字之间没有间隔,念法应当是从右到左。尽管随着新石板的不断出土,科学家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依据,但他们的研究还是困难重重。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任何原始资料,也没有掌握来自这一时期和这一地区的任何可读的文字。西南文字专家皮埃尔斯威格斯说:“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或宗教信仰,我们几乎一无所知。”逐渐达成的一项共识是,这些文字来自2500年至2800年前。多数专家认为,它们是由一个名叫塔特西安斯部落的人们创造的,但几个世纪后他们便消失了。破译工作的另一个难题是这些字迹并不标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改编自腓尼基语或希腊字母,因为它们沿袭了其中的一些书写习惯。然而,它们却又打破了这些规律,创造了新的规律。目前,专家们已经确认了代表15个音节的符号,包括7个辅音字母和5个元音字母。(摘自参考消息,有删改)16.“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东西”,其“非同寻常”表现在哪里?(3分)17专家们在破译“西南文字”时,遇到了哪些难题?(3分)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两段,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对石板上的“西南文字”进行了说明。B科学家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