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4课 戊戌政变 康有为梁启超 115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的戊戌 维新运动 是中国近代化发展路程中的 一座丰碑 它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既是 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 又是伟大的民主 启蒙运动 这次运动在提高民族觉醒和 民主意识方面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 量 是中国人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同时 它为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以至日 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作了必 不可少的准备 金冲及 救亡唤起启蒙 金冲及 救亡唤起启蒙 1 从国内背景看 中国时局图 在民族危机加剧之时 维新派以变法图强 救亡图存为首要目标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 政治运动 爱国性 2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 政治上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提 倡兴办近代工业 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进步性 3 从历史功绩看 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提倡新学 为思想启蒙 开辟道路 促进了国人的觉醒 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性 总之 戊戌变法既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 动 也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还是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维新时期的遗产维新时期的遗产 奏奏 定大学定大学 堂章程堂章程 1903 1903 京师大学堂牌匾京师大学堂牌匾 京师大学堂旧址京师大学堂旧址 维新时期的遗产维新时期的遗产 京师大学堂的藏书阁京师大学堂的藏书阁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 时务学堂教习时务学堂教习 右二谭嗣同右二谭嗣同 维新时期的遗产维新时期的遗产 旧式私塾旧式私塾 北洋师范女学北洋师范女学 堂成立纪念 堂成立纪念 戊戌变法时期维戊戌变法时期维 新派的报刊和著述新派的报刊和著述 维新时期的遗产维新时期的遗产 缠足缠足 天足会天足会 奖章奖章 梁启超等创办的梁启超等创办的 经正女学堂经正女学堂 戊戌六君子 谭 嗣 同 林 旭 刘光第 康广仁 杨锐杨深秀 1922年 康有为在杭州忽见剧场上演 光绪皇帝痛史 急购票入观 观后唏 嘘良久 赋诗道 康有为墨迹 一 康有为墨迹 一 转引自张鸣 梦醒与嬗变 转引自张鸣 梦醒与嬗变 电灯楼阁闹梨园 电灯楼阁闹梨园 笳鼓喧天万众繁 笳鼓喧天万众繁 谁识当年场上客 谁识当年场上客 今宵在座痛无言 今宵在座痛无言 戊戌悲歌 再探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特点 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 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 颐 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影响 雷颐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论证他的观点 人物简介 雷颐 1956 吉林大学历史学 硕士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新学伪经考 在维 护孔子的名义下 把历代 封建统治者认为神圣不可 侵犯的古文经斥为伪经 主张应予抛弃 这就动摇 了守旧势力恪守祖训 反 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为变 法制造舆论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人教版选修一 人教版选修一 康有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政 治学说相结合 一方面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根深 蒂固 另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企 图利用孔子 减小改革阻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人教版选修一 人教版选修一 孔子改制考 称儒家尊奉的孔子改制考 称儒家尊奉的 诗 书 易 礼 乐 春秋等诗 书 易 礼 乐 春秋等 六经六经 均为孔予假托古圣先王均为孔予假托古圣先王 的言行所作 将孔子塑造成为的言行所作 将孔子塑造成为 托古改制的托古改制的 素王素王 为变法活 为变法活 动制造历史根据 动制造历史根据 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 制考 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 不仅顽 固派坚决反对 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 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 帝党领袖翁同龢 也斥之为 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 他 的著作出版不久 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 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 未能形成成熟的改 革心理 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 能力 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 秦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 或者变法者主观方面的局限性或者变法者主观方面的局限性 萧功秦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是什么 萧功秦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是什么 根据以下材料根据以下材料 论证他的观点 论证他的观点 萧功秦 1946 著名历史学家 政治学家 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百日之间 维新之诏 联翩而下 变法神速 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 黄鸿寿 清史记事本末黄鸿寿 清史记事本末 戊戌变法期间 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 法诏令184条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等各个方面 对此 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 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 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 都填塞 给它吃了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 戊戌变政 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 者不下十余处 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 万人 朝野震骇 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 梦蕉亭杂记 措施激进 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树敌太多措施激进 触动了既得利益者 树敌太多 康有为 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 争取太后的支持 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 国彼得大帝 乾纲独断 这就远离了当时的 政治现实 更为严重的是 康有为 谭嗣 同等维新派和光绪 从和平变法开始 却逐步 走向武装政变之路 铤而走险 最后归于失败 也就无可避免了 缺乏成熟的政治谋略 缺乏斗争策 略 紧急关头 铤而走险 回顾戊戌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重温历史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2008 12 072008 12 07 康梁之徒 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 余年之积弊 俾中国欲为强国 不知环境之阻力 偏于理想 多招忌 妒 终则一无所成 其人固无经验之 书生也 陈恭禄 中国近代史 陈恭禄 中国近代史 1935 1935年商务印书馆年商务印书馆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 和策略上 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 的整体的社会环境 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 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整体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整体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李喜所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视角是什么 根据以下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论证李喜所 的观点 要求200字左右 表述成文 李喜所 1946 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 1895年 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 资本总额120万元 而同一时期 法国 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 就有 资本110万元 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 总和 转摘自 中国近代 现代史资料选编 直到19世纪末期 乡村仍维持着以 人力畜力生产的小农经济 国内陆 路往来主要仍是仗着驿运 报纸和电报 电话只有大商埠才有 书店里就 连一张世界地图也都没有卖过 戊戌变法 尚忆戊戌之岁 清朝方锐意变法 而廷 臣之向背不同 某侍御 主于变法者也 疏 论礼部尚书许应揆腹诽新政 上令 许 自 陈 以为无罪 而某侍御遂为舆论所不直 夫其人躬言变法 而不知其所谓变者 将由 法度之君主而为无法之专制乎 呜呼 严复 法意 变法者压制不同政见 体现变法者未能 真正理解民主 专制主义根深蒂固 这个运动主要的是代表了当时从 地主官僚转化过来的资产阶级的政治 倾向 他们所企图的都是用改良 主义的办法 来抵制农民的革命 中国史学会史料丛书中国史学会史料丛书 戊戌变法 序 戊戌变法 序 康有为公然诬蔑18世纪法国人民的 民主主义革命为 无道之甚 替满清 封建统治者策划防治中国人民革命的方 法 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只依靠载湉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下 命令 其失败是必然的 荣孟源 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 荣孟源 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 评分标准 社会环境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分 外部帝国主义侵略 民族危机加深 1分 内部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或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1分 政治经济力量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1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的具体史实 如 不能 和封建势力划清界限 不敢发动群众 依靠没有 实权的皇帝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反对革命 镇压人民革命等等 任2点给2分 SOLO 评分法 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结构 1 前结构层次 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 决问题 只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 没有论据支撑 的答案 2 单点结构层次 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 问题的思路 但却就此收敛 单凭一点论据就跳 到答案上去 3 多点结构层次 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 问题的思路 但却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 来 4 关联结构层次 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 问题的思路 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 5 抽象拓展层次 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 抽象的概括 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 而且能 够深化问题 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就客观而 言 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这样一个 社会形态中 外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列 强掀起瓜分狂潮 进行资本输出 民族危 机不断加深 内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专制主义根深蒂固 变法缺乏一个有利的 社会环境 就主观而言 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 性 他们和封建势力不能划清界限 脱离 群众 反对革命 甚至主张通过变法来抵 制人民革命 这就注定了资产阶级的改良 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漫长而又坎坷 1 1 1 1 1 1 常见错误 1 逻辑性不强 唯物史观欠缺 2 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只会摘抄 原文 3 语言表达含糊不清 或者答非所问 4 不能史论结合 更不能论从史出等 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看改革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或背景看改革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或背景 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看改革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看改革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分析近代改革成败的原因 分析近代改革成败的原因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 为蓝图 在中国推行变法 但是没有认识到 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 所处的国际环境不 同等许多特点 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 只是从形式上学习 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 真正 要义 成败得失 成败得失 戊戌维新戊戌维新 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比较 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社会 背景 思想 文化 传统 具体 措施 国际 环境 小结 戊戌变法的失败 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 脱民族危机 走向富强的机会 但是它在社 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 是爱国的 是进步的 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 争精神 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 续奋斗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勇士已去 精神永存 血的教训 睡狮梦醒 每一个探索民族自强之 路的中国人 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 们的呐喊和他们所留下的那一串带 血的脚印 这就是中国精神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比较 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社会 背景 思想 文化 传统 具体 措施 国际 环境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 中国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西方学说普及早 日本知 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 思想 新文化 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西方 学说未普及 明治政府掌握实权 改 革措施结合国情 大刀 阔斧 行之有效 变法者手中无权 变法法 令大多成为 一纸空文 各地阳奉阴违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列强侵略亚洲其它国家 帝国主义时期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