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厦门湖滨中学2020-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 试卷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拿出笔来认真地完成这份试卷时,你会发现,在新的征途上时间老人已经悄然带我们走过了半个学期。在这半个学期里,你应该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又增添了许多新的知识。细心审题,深入思考,相信你一定能出色地完成这份试卷,让我们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吧!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古诗词默写。(每处1分,共12分)(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_,_,_。(2)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3)游山西村中反映人生哲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的诗句是_,_。(4)渔家傲中抒发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5)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_ ?_。_。“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 (国家) (作者)的小说, (作品)。7按要求填充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20分)(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2)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3) ,恨别鸟惊心。(4)乡泪客中尽, 。(5)刘禹锡的“陋室”环境之雅,雅在“ , ”。(6)大道之行也中概括描绘大同社会主要特征的主旨句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8)晴川历历汉阳树, 。(9)胡马依北风, 。(10)默写赋得古原草送别最后四句:, 。, 。(11)默写次北固山下前四句:, 。, 。望岳中表现出诗人想要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2分)(4) 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2分)(5)春望中运用“移情于物”写法的诗句是: , 。(2分)(6)自古逢秋悲寂寥, 。 ,便引诗情到碧霄。仿照下面前后句子的写法,在中间写出一句话。 (4分)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我日渐感悟出:给别人一缕阳光,你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与色彩;给别人 ,你也会 ;给别人一点快乐,你也会感觉到快乐的美好与充实。名著阅读(5分)他开始工作了。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文中的“他”是 。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探究性学习(10分)湖滨中学文学社组织了一场“探索厦门老地名文化”的活动。活动小组沿着新华路走到大同路和故宫路的交叉口时,发现不远处有一方牌匾,上面写着“双莲池社区”。一见“双莲池”三字,活动小组的小陈同学立刻联想到了那“清水涟猗,双莲映兮”的景象。他们沿着曲折狭窄的小巷往里走,只见挤挤挨挨的房子和镶嵌其间的日渐破落的庭院,遍寻许久,却找不到半点莲花的踪迹。探访中,他们得知,原来早在上世纪20年代,双莲池就已经填为街巷了,如今只是沿用池名而已。一路走来,看见在古树下闲聊的老人、庙里虔诚的香客,听见此起彼伏的鸟叫声和咿咿呀呀的二胡声,这时小陈才若有所悟:虽然访古池而不遇,但往昔池塘的莲香并没有散去,它只是融入人们的血脉,转化为精神的底蕴。(注:双莲池并非只有两朵莲花,而是指有红白两色的莲花)1. 忆莲:中国人自古爱“莲”,为莲花取了不少别名,请写出两个:_ _ (2分)2. 诵莲: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赞美莲花的作品,请分别写出两句与莲有关的诗句。(2分)3. 绘莲:“双莲池”盛况早已不再,请你根据“清水涟猗,双莲映兮”这句话展开合理想象,凭借着你生动的笔触,重现百年前那莲花满池的美丽景象。(3分,注意描写)4. 咏莲:莲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有着怎样的品质或美好寓意呢?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莲花精神的理解。(3分)古诗文阅读(14分)(一)春望 (杜甫)(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8用衬托手法写由于国破家亡,使人极度悲伤变得更加苍老的诗句是, 。9本文以为线索,表达了诗人之情。第二部分二、文言文阅读(17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乃大惊 具答之麻枲(麻)之属 所享者惟薪米鱼肉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便要还家 B左手倚一衡木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选贤与能下列句中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 )(2分)A村中/闻有此人 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C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D惟/计口授地翻译下列句子(译时要注意加点字的含义)(4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请请写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 (2分)(乙)文中的穴中人与(甲)文中的桃源人有哪些相同之处?(3分)三、阅读,完成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14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a(zhn sng)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从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b(jng zh)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8请根据拼音写出文中应填入的词语。(2分) azhn sng( ) bjng zh( ) 9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3分) 10阿长给“我”山海经时,“我”有何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3分) . 11从文中画线句子看来长妈妈给“我”买来的绘图山海经并不好,为什么作者却说是自己“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 12从上文来看,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一) 8、震悚精致 9、长妈妈买来山海经送给“我”及对“我”的影响。 10、“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想到“我”所讨厌的目不识丁的阿长,竟为“我”买来渴慕已久的书,这使“我”十分惊异、激动。所以产生如此反应。 11、因为这四本书不但内容丰富精彩,更重要的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12、诚恳、善良,乐于助人;关心爱护“我”,对“我”有深厚的感情。四、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8分)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捧上蒸鱼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