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ww.ks5u.com202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遵循“均财节用”的理财原则和“量入为出”的财税法则,并对财税官员进行十分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这些举措A.适应了社会形势的需要 B.反映了财税制度的成熟C.说明了监督制度的改变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25.据史书记载:九品中正制下,选择中正的权力在中央,政府选择中正非常慎重,多数中正都符合“贤有识鉴”的标准;中正必须认真负责,不负责者都要受到弹劾。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强化中正官的道德意识 B.方便中央自上而下地管理C.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 D.消除了士族对吏治的影响26.陆九渊指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得乎丘民为天子,此大义正理也。”这些思想主张A.是“心即理”主张的具体体现 B.是孟子“民贵君轻”的继承发展C.使儒学开始适应政治统治需要 D.已有初步反封建民主思想取向27.雍正帝刷新了古代历朝多项纪录,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他在位五千多天,仅批阅过的密折便超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雍正帝的做法A.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意在加强中央集权C.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是勤政爱民的表现28.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以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这一现象A.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 B.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C.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 D.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29.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和文物的收集、整理、保护,为后人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留下历史记忆,加强对史料的分类整理和系统化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和保护五四运动史料迫在眉睫。这可以说明A.研究五四运动收集官方文件为当务之急 B.应把第一手史料的整理保护作为重中之重C.史料是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D.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还原历史场景大有可能30.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了停止使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阶级土地之政策,而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方针。这一方针A.有利于开创敌后抗战新局面 B.壮大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力量C.形成了全面抗战路线的核心 D.成为中共全国性的土地纲领31.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这说明我国A.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 B.开始将科技纳入计划经济体制C.侧重于国防科技为中心的战略 D.应对中苏关系中断造成的形势32.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这样的设想之上:“一般公民有能力参与城邦事务,能够以爱国之心履行其对城邦的责任。”不过,这样的设想却“十分脆弱”。“脆弱”的原因是A.忽视其他阶层的存在 B.过度强调公民人性的优点C.忽略各阶层政治素养 D.认为公职人员有绝对权力33.有学者在谈到文艺复兴运动时说:希腊学术复兴的主要收获是,思维方法从迷信教条变为按照逻辑进行独立思考;民族文字诞生的主要收获是以活的白话文代替死的拉丁文;民族文学勃兴的主要收获是文学摆脱教会和教条的束缚。这位学者意在说明文艺复兴运动A.是古典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 B.天主教的影响力逐步消失C.主要影响的群体是知识分子 D.影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34.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实验以失败告终,欧文也因此破产,但却反映了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已发展到顶峰。“发展到顶峰”表现在A.空想思想家对构建理想社会进行尝试 B.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设计未来理想社会C.主张保留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D.坚持主张以异端的形式改造当前社会35.1998200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9%、10.8%。2008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1.0%和3.2%。这表明2008年以来经济全球化A.遭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抵制 B.获益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C.由快速发展期转入调整期 D.促进了各国新经济的崛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在1933年7月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签订了一项国际白银协定。其中规定美国政府每年购银不超过3500万盎司,中国则承诺不出售19341937年销毁银元所得之白银。1934年6月,在美国国会内部白银集团的压力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规定美国政府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格提高到1.29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1/4。1934年8月开始执行该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摘编自卢宁编译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材料二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实施法币布告,国家四大银行取得了法币垄断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规定法币与英美国家货币挂钩。法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货币制度更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基本摆脱了外商银行对货币发行和货币定价的控制,国民政府四大银行真正获得了中央银行的地位。摘编自郝慧泽、席林略论中国近代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934年购银法的主要危害。(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四大银行在币制改革之后确立“中央银行”地位的理由。(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阅读下列关于香港的材料摘编自人民网香港问题的由来根据材料,提出一个关于香港问题形成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经有所改革,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士大夫争相效仿的“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他们的咏史诗、咏物诗、山水诗或描写边塞的诗,较接近社会现实;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他们的诗作与当时流行的宫体诗区别开来,昭示着一个时代的来临。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摘编自王勃集序初唐四杰对唐诗改革的影响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初唐四杰”在诗歌创作上有哪些重要改革?(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改革产生的重要作用。(9分)4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美国学者韦伯的著作我们的朋友即“敌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和德国的精英教育对一战前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作了比较性研究,他发现:一战前德国的大学师生并未受激进民族主义或军国主义主导,他们与英国的大学师生有着大体类似的思想状态,彼此间对对方国家远非如大家想象的那么敌视。即便在一战到来后,德国大众中的好战情绪也远未甚嚣尘上。英国学者维希的著作1914年精神:德国的军国主义,神话与动员考察了一战发生时八十多种德国报刊上的评论,并有此结论:对战争的兴奋主要体现在知识分子、学生和中产阶级上层而非其他阶层中,而且低落,恐惧和焦急之情在大众中间多有流露,全民性的所谓“战争兴奋”只是德国当局为支持战争和动员大众而营造的神话。摘编自梅然头号军国主义大国是如何练成的?(1)根据材料,比较指出美国学者韦伯与英国学者维希对一战前英德战争“情绪”的不同观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意志帝国发动一战的主要原因。(7分)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严复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口血气体力之强,二日聪明智慧之强,三日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却又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除而不骤”的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摘编自冯保善严复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严复“教育救国论”形成的社会条件。(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教育救国论”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9分)- 8 -第 - 8 - 页 共 8 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