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 下列物质中,目前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A. 二氧化碳、氮气B. 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C. 二氧化氮、一氧化碳D. 臭氧、可吸入颗粒物2.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 镁mgB. 铝ALC. 钠NAD. 铜Cu3.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B. 液氧属于单质C. 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D. 高锰酸钾属于混合物4. 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虽不易溶于水,但鱼类是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的B. 氧气能支持燃烧,因此可以作燃料C. 氧气能跟所有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D. 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液体和固体均为无色5.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氮气B. 利用空气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出氮气、氧气等C. 稀有气体填充灯管中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D. 空气中存在的稀有气体是拉瓦锡和拉姆齐共同发现的6.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将水加入电子显微镜,并快速降温固态化,从而对生物样品进行观察。在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A. 分子质量B. 分子种类C. 分子间隔D. 原子种类7. 你认为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制取氧气的物质是()A. 水(H2O)B. 甲烷(CH4)C. 氯酸钾(KClO3)D. 高锰酸钾(KMnO4)8.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B. 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C.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D.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9. 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获得信息不正确的是()A.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质量D. 点燃条件下,每30份质量的磷和4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71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10.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可能会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是()A. 装置气密性良好B. 加入少量的铜粉C. 不断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D.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读数11. 尿素溶液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化学方程式为:2CO(NH2)2+4X+O2=2CO2+4H2O+4N2(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既不是分解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B. 参加反应X属于氧化物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D. 氧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12. 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c是一氧化碳B.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D.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0分)13.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单质与化合物。(1)上述各对概念中属于并列关系的是_(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包含关系的是_,属于交叉关系的是_。(2)写出符合图中C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14.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必备的语言工具。(1)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是老师收集的错误化学方程式,请改正:C+O2CO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_。Cu+O2CuO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_。KClO3KCl+O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_。NaOH+CuSO4Na2SO4+Cu(OH)2正确的化学方程式_。(2)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配平是关键,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N2+_H2_NH3_C4H10+_O2_CO2+_H2O15. 如图分别是自然界中水、氧循环的主要途径。请认真观察并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结合图一从物质变化角度分析,两种循环有本质的区别,水循环属于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下同,氧循环属于_变化;(2)从分子角度看,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_运动的结果、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填“太阳辐射”或“风力”)。(3)图二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图示。从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途径有_,产生氧气的途径有_。(4)下列与氧循环无关的是_(填字母序号)。a动植物的呼吸 b物质的燃烧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不断变化,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b空气中的氧处于动态平衡,循环过程中氧元素守恒c氧气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d氧气在自然界中可以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有百利而无一害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16. 在一定条件下,将X、Y、Z、W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94.48.11.8反应后质量/gx2.216.20.9根据如表数据计算:(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生成物是_。(2)表中“X”值为_g。(3)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4)Z、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_。17. 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gB在一定条件下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消耗完时,可生成44gC和9gD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g。(2)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计算推断A中_氧元素(填“是”或“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该反应中A、B、C、D微粒数目之比是_。(4)该反应中A、B、C、D相对质量之比是_。(5)该反应中A、B、C、D物质的质量之比是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8.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北方某城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指标/季节/指数可吸入颗粒物(TSP)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硫(SO2)空气质量级别春季884044夏季673336秋季904654冬季986960(1)对该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_。(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_,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答一点即可)(3)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_。(答一点即可)五、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7.0分)19.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图:(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若用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3)制取氧气时,用B仪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_(填字母序号);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 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的量更多(4)用ACD组合制取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用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填“a”或“b”)端。(5)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除如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是_(填仪器名称),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_的一边,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将纸上的固体洗涤、_(填操作名称),转移装瓶,贴上标签;(6)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其原因是_。20.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重要实验示意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甲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组同学设计了A、B所示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填装置的字母序号);红磷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水的量约占集气瓶体积的_;通过该实验还可推知,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_。(2)乙实验是探究铁与氧气的反应。C中反应的现象是_。D中铁丝不燃烧,对比C和D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丙实验是用于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关系。此实验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如果你进行该探究活动,装置不变,你会选用的药品是_。21. 下列是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相关实验数据。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温度/二氧化锰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反应所需的时间5120-51200.1416.75151200.146.0430535249.2130555210.76(1)从实验可得出结论是_;通过实验和对比可知,_;从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有关;从实验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2)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二氧化碳、氮气都属于空气的成分,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选项错误; D、臭氧、可吸入颗粒物,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A。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D【解析】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是Mg,故选项错误。 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铝的元素符号是Al,故选项错误。 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钠的元素符号是Na,故选项错误。 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铜的元素符号是Cu,故选项正确。 故选:D。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本题难度不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