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内容太史公自序 第一学时 第1学时/共2学时学习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并结合以前的知识储备,向大家介绍关于史记和司马迁的文学常识。2.能记住“颛顼 蒯聩 卬 邛 笮 俯首流涕 石室金匮 牝牡 篡弑 缧绁 股肱”等重点词的读音。学习重难点1.疏通课文,能说出一些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及用法。2.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原因和条件。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自学质疑1在课前阅读单元后的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阅读课文注释、本案“知识链接”及其它资料,或上网查询,了解作家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记住其中要点。 2运用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解决文中生字词。在右栏内为文中生字词注音并朗读记忆;在右栏内对文中词进行注释并朗读记忆。3 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平经历。4.阅读本文后,你存在哪些疑问?试整理写在下面,以备课堂研讨。二、展示交流1.在全班或小组内展示自主预习成果,提出疑问进行讨论。2.弄清题意,(删)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编写内容提要)三、互动探究:品读课文,思考问题: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4、 达标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 _ (2)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_(3)礼乐损益,律历改易。_(4)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_2.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1)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_(2)显于唐虞,至于周。_(3)辅拂股肱之臣配焉。_(4)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_3.翻译下列句子(1)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2)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4.指出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1)见父于河洛之间_(2)余先周室之太史也。_(3)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_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_(2)罔罗天下放失旧闻。_(3)辅拂股肱之臣配焉。_6解释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或用法。(1)在赵者,以传剑论显。_(2)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_1注音:颛顼 徇朝歌会稽 牝牡雌雄弑君 改正朔股肱2解释: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 而徇朝歌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 则学者至今则之小子何敢让焉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垂空文以断礼义于是论次其文 俟后世圣人君子3找出活用的词并解释:诸侯之相王,王印于殷明主贤臣忠君死义之士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既科条之矣4 解释古今异义的词语:使复典之,至于夏商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小子何敢让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诗书往往间出矣。 学习反思:【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人,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受其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以后,离开家乡漫游各地,寻访古代遗迹,考察民风俚俗,收集资料,回到长安后,入仕作了郎中,奉武帝之命随军西征巡视西南地区。父亲司马谈去世之后,他继承父职当了太史令,曾经参与制定太初历。公元前99,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载完成了史记创作。 2史记介绍: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的专名。史记之名大概起于魏晋间。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3000多年的历史,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6500字。史记的体例是司马迁的创举。用本纪叙述帝王,兼排比大事;用世家记述王侯和特殊人物;用表来统系年代、世系、人物等;用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民族以及外国。五种体例在风格上各具笔法而内容上则构成严密的整体。后来历代的史家都继承了这样的体例,成为正史写作的通用体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它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学习内容太史公自序 第二课时 第2学时/共2学时学习目标探究史记中体现的司马迁高度的责任感和不屈的人格精神。学习重难点怎样看待司马迁和壶遂的对话。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自学质疑1回顾已学知识,在右栏内对文中词进行注释并朗读记忆2理解课文,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司马谈在怎样的情况下嘱托司马迁修史? 司马谈临终嘱托包含了哪几层意思?面对父亲临终的嘱托,司马迁的反应如何? 二、展示交流1在全班或小组内展示自主预习成果,提出疑问进行讨论。2司马迁为什么要创作史记?他是怎样自我评价史记的?请从第7节中找出有关语句。 3文章的第8节,司马迁是怎样评价孔子作春秋的?目的何在? 4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激怒汉武帝面临刑罚时,他选择了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三、互动探究思考下列问题,并在组内交流。 1壶遂认为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作春秋的?司马迁同意他的看法吗? 2史记是公允的历史实录,还是一家之言? 3从太史公自序中得知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分组讨论,要求能用原文作论据。四、达标检测翻译下列句子(特殊句式请注明) 1.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 2.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3.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4.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南略邛,还报命 5.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 6. 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7.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8.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9.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 10. 子所论,欲以何明 ? 解释词语: 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 为武信君而徇朝歌 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耕牧于河山之阳小子何敢让焉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而子迁适使反 籍每适浑 其在卫者,相中山 诸侯之相王 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不得通其道也 退而深惟曰 学习反思【知识链接】名家品评史记:(1) 谱司马迁千余年家史,不过数百字,而系次井然。耕牧壮游,磊落奇迈,想见其为人。至如父子执手流涕,以史相付受,何其重也。草创未就,横被腐刑,故其文章,多愤懑无聊不平之辞。【清】储欣古文菁华录卷十六(2) 予读太史公自序,以为孔子之后五百岁,不敢多让,至比其书于春秋,此其言诚夸,失实。然其卓识远见,微言晦志,不拘牵于世俗之论,而自抒发其意,亦有得春秋之一端者。后之史家,体裁明密,文辞赡富,则或过之,若其序事简质,立意深长,则弗如也。【清】陈子龙史记测仪序(3) 自序高古庄重,其中精理微者,更奥衍宏深,一部史记精神命脉,俱见于此太史公出格文字。 【清】牛运震史记评论补充资料 史记命运太史公的担心不无道理。史记的传播历经坎坷。著称后,秘而不宣,将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以防被毁。尽管如此,“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汉明帝说:“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直到司马迁死,“其书稍出,宣帝吮迁外甥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偿焉”。西汉对该书的流传控制很严。后东汉、南北朝以及隋唐,对史记多有微词,甚至还有指责史记是“谬孔子言”,直到宋代史记才遇知音。明清学者多精读史记,开始考证,核差误,论得失,史记的研究至此才蔚为大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