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皇权膨胀 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 2 在中央 废丞相 权分六部 增设内阁制 1 地方上 废行中书省 实行三司分权 互相牵制 3 设立厂卫特务统治 朱元璋加强皇权的措施 4 设立 廷杖 制度 自古三公论道 六卿分职 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唐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 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 设五府 六部 都察院 通政司 大理寺等衙门 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穏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实时劾奏 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会典 卷二 皇明祖训 朱元璋罢丞相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为什么要罢丞相 1368年 朱元璋借胡惟庸案 废丞相 权分六部 直属皇帝 从表面上看是因为丞相胡惟庸桥横跋扈 擅权专断 从根本上分析 这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明太祖为了维护皇权 避免丞相权势过重 废除丞相制度 1 措施 2 原因 宰相制度的废除 积极方面 3 评价 消极方面 有利于加强皇权 巩固统治 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 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 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 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 身心疲惫 废丞相 撤销中书省 由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六部分理朝政 直接对皇帝负责 为了维护皇权 强化君主集权 设立殿阁大学士 内阁制度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非法定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三司分权 布政使司 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军政 刑狱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目的 厂卫特务机构 明太祖 设锦衣卫 负责监视 侦察臣民的言行 设东厂 西厂 由宦官负责 可以不经正常法律程序 肆意侦察 逮捕 审讯臣民 厂卫 1 清初政权机构的设置 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中央设内阁 置六部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凡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一经决定 连皇帝也难以改变 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2 雍正设立军机处 特点 职权变化 一方面 军机处是清政府的权力中枢 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最高机构 另一方面 军机处不是独立的正式衙门 而是皇帝身边的私人办事机构 针对西北用兵而设的 军机房 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 廷寄 保密性强 效率高 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 3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军机处虽是清朝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 但是军机大臣受皇帝召见 只能跪受笔录 完全听命于皇帝 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的手中 皇权发展到顶峰 小结 君主专制制度演变发展过程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皇帝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 内外朝制 三省六部 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中书省 明 废丞相 设内阁清 军机处 雍正 明清时期帝王与大臣之间完全是主奴 主仆的关系 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 阅读P23上面的资料 举例说说 皇权高度膨胀可能带来哪些消极后果 3 君臣关系愈加紧张 2 为太监乱政提供了可能 宦官魏忠贤嚣张跋扈 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1 助长官场唯上是从之风 和珅因巴结得到皇帝宠信而贪污 4 决策受主观因素影响而增多失误 1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统领六部 处理各种政务B 参与决策 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 参与机要政务 但没有决策权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C 2 在我国古代 秦朝设丞相 明朝废除丞相 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B 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 都有利于国家统一D 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A 3 2005上海 据史料记载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 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 也有讲两三件事的 共计有3291件事 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结合材料 如何看待这些改革 问题 大量奏章送达皇宫 是因为朱元璋对政治制度作了哪些改革 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中央 废丞相 权分六部 地方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殿阁大学士 利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皇权失去了制约 但皇帝政务繁多 难以应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