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八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考生须知: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共6页,有六大题,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l.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灰烬(jn) 给(gi)予 遒(qi)劲 自怨自艾(i)B戕(qing)害 濒(bng)临 舳(zh)舻 汗流浃(ji)背C召(zho)唤 挣(zhng)脱 颤(zhn)抖 锲(qi)而不舍D模(m)样 嗥(ho)叫 按捺(n) 冯(png)虚御风2.下列词语当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暇 蛰居 水蒸气 不计其数 B.雾蔼 翱翔 端祥 入不敷出C.逍遥 姿意 怪僻 熠熠闪光 D.嬉戏 照相机 急燥 怨天由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班长为人豪爽,交游甚广,朋友可谓汗牛充栋。B这篇论文观点陈旧,论据不当,文字拖沓,只能是不刊之论。C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D.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B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于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也许我会写一本叫西地平线的书,来记录我这几年西部行旅的感受的。C虽然我生在北平,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但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D.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会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谦卑。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匏尊以相属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C.山川相缪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顺流而东也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望西山,始指异之 D.小学而大遗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蚓无爪牙之利C.凌万顷之茫然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蟹六跪而二鳌 侣鱼虾而友麋鹿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C.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0.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赤壁赋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由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想到自己的伟大,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却“知不可乎骤得”。C.张洁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6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1-13题。(共5分)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11.第段文字描绘出一幅微雨寒村图,作者以怎样的心情写出了江南的迷人冬景?(1分) 12.段中,“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说说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简析其作用。(2分) 13.这两段写江南的雨雪,并没有作过多的实景描绘,说说作者写法上的特点。(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17题。(共11分)消失的故乡谢 冕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我认不出我们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青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边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山坡道。我记得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以及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怀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造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14.作者在第自然段中说“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任意写三点即可,3分) 15.第自然段中作者所写的“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和“另一种文化改造”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16.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迷了路”,其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7.对“消失的故乡”,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认识。(3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