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国论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2.教学方法。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概括介绍本文。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二、诵读第1段。1.诵读的准备。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2.诵读练习及检查。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三、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四、留作业。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背诵第1、2段。二、诵读第3段。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2)层次分析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2.诵读练习并检查。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三、诵读第4段。1.诵读的准备。(1)句意辨析“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2)层次分析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诵读练习并检查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四、留作业。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二、诵读第5段。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以下介绍时代背景: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