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11月半期考试文综试卷(历史部分)文综部分共300分,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1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日:“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C人性向善 D关注现实2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3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 A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世俗化的发展趋势4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5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 “主之君,立宪公之民;家全国,立宪公全国” “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就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致”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A B C D6章太炎对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评价道:“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对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做的努力是( )A建立同盟会B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C提出三民主义 D与中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7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的时期,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人民民主专政8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A抨击尊孔复古 B抨击军阀统治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9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10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A B C D11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12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对此历史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上述悲剧的发生 B两人属于不同的国度,该现象的出现属于偶然现象 C该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两人都挑战传统,威胁专制统治 D东西方同一时期都呈现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材料二 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以上材料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以及对文明发展的启示。(13分) 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陆续设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等。同文馆开始只招收10名学生,后扩大到100多名。1904年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文”;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涉之才”。1912191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教育中的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外国语要旨在通解外国普通语言文字,具备运用目标语之能力,增进相关目标语知识。1933年教育部规定,中学英语教育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日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其研究外国事物之兴趣”等。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3年教育部规定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初步掌握英语这个工具,具有初步阅读英语书籍的能力。”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78年北京日报刊出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国语这个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以“英语的_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为题,从上述材料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西汉初年,文帝、景帝吸取秦亡于严刑苛法的教训,改革刑罚制度。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的处死,轻的没入为官奴婢,称为“收孥相坐律令”,文帝明令废止。秦代时诽谤和妖言罪皆受重刑,文帝下诏废除。秦代大多数罪人都没有刑期,终生服劳役文帝诏令根据犯罪情节轻重,规定服刑期限,罪人服刑期满,免为庶人,使“罪人有期”。秦代有黥、劓、刖、宫四种肉刑,文帝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代替。但笞数既多,往往是笞未毕而人已死。因此景帝时,两次下令减少笞数,并对执行笞刑的刑具和执行方法作了具体规定,“自是笞者得全”。肉刑废除后,刑罚主要为笞刑、劳役刑和死刑,隋朝开皇律正式确立了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并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摘编自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文景时期刑罚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景时期刑罚改革的影响。(9分)文综试卷(历史部分)参考答案15:DBDAD;610:BCAAD;1112:AC13(1)唐宋文化复兴:中外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频繁;(2分)经济繁荣;文化政策开明;科举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任答2点4分) 西方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2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宗教神学价值观,解放思想。(4分)(2)相似:传统文化的基础;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要求。(6分) 启示:文明发展需要开放、交流:文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政治支持;文明发展需要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7分)14.示例1:英语学习人群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3分) 洋务运动时期,为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创办专门学习外国语言的近代学堂,但学习英语的学生人数很少。新政时期,出于对外交往的必要,清政府要求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此后的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学习英语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学校的学生。20世纪末,英语水平与职称挂钩,这意味着学校以外的许多人士也必须要学习英语。(6分) 总体来讲,自清末以来,学习英语的人数逐渐增多,反映出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3分)示例2: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3分) 洋务派招收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培养翻译人才;新政时期,清政府在大学中开设英语课,主要是为国家培养外交人才。民国初年,英语教育的目标是了解并能运用外国的语言文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习英语的目标超出了语言文字自身,扩展至学习西方文化。“文革”之前,英语学习的目标局限于阅读书籍。“文革”以后,英语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6分)综上,我国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与国家形势的变迁密切相关。(3分)示例3: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3分) 近代以来,英法美俄等西方列强纷纷侵华,为与列强交涉并学习其科学技术,近代学堂开设众多语种,英语只是其中一种。民国时期,外语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主要语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因为中国实行“一边倒”(倒向苏联)的政策,英语丧失了第一外语的地位。中苏关系恶化后,英语又恢复了第一外语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英语地位日益提高,成为高考科目。(6分)综上,英语教育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百年来我国外交关系的变化。(3分)15.(1)内容:废除“收孥相坐律令”;废除诽谤和妖言罪;确定劳役刑的期限;用笞刑代替肉刑;减轻笞刑。(任答3点6分)(2)影响:减轻刑罚,缓和了社会矛盾:保留了劳动力,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发展:为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9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