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指导 中考主题作文指导与演练15题“成长旅程” 中考主题作文指导与演练15题“成长旅程”(中考频道,专家指导) 热题回放 1如星子滑过夜空(xx天津) 2“那一刻,我长大了”或“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xx湖北荆州) 3我长大了(xx山东日照) 4总有离开的时候(xx广东湛江) 5 童心(xx浙江温州) 难点攻坚 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中考作文命题,大多跟成长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就内容而言,成长类热点主题主要有回眸成长、感悟成长两类。 关于成长,可回眸的内容很多,如“一起走过的日子”“童年趣事” 等文题,比比皆是。 写这类作文要着力表现出天真无邪的童心童趣。 社戏中阿发的答语“偷 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以及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的心 理,我们读后都会报之以会心一笑,一个“偷”字,“偷”出了别样的情趣,也“偷”出了 几个少年美丽善良的内心世界,他们天真可爱的形象将永存读者心中。 童心童趣,在这里得 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写回眸童年类作文,最重要的是要选取渗透着童心童趣的一两个镜 头。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就是从两小无猜的童年生活中采撷到 的一个精彩镜头,能勾起我们无限的遐思。 “幼女才六岁,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 拜新月。 施肩吾的这首小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多么可爱的“幼女”形象啊!莫怀戚的散 文散步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 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我们都笑” 所为何来?孩子灵机一动的“重大发现”,这一发现就闪耀着儿童特有的智慧。 写感悟成长类作文,要在寻找材料的方向上下工夫,要善于在体验 的基础上抒发感悟。 成长的故事太多了,要敏锐地选取那些有个性的素材入文。 不能仅仅讲 述故事,还应由此悟出一番道理。 我们来看一道中考作文题 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被 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 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 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而感动。 被自己感动,是美丽的起点;被自己感动,是精神的 升华。 请以“被自己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 至800 字的文章。 在感悟成长类作文命题中,本题独具特色,它旨在引导考生关注自 我,而表述却不像“为自己竖大拇指”“为自己喝彩”“我很重要”等那样直白。 我们在写 作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找到合适的材料。 比如,自己性情或思想中优秀的一面,自己 某方面的特殊才能,自己超越战胜自己的一次经历,等等。 只有将感动自己的“点”写充分 了,并配以适当的抒情、议论,你的作文才能打动阅卷老师。 感悟,体现着作者的识见。 好多时候,识见往往是作文的灵魂,不 凡的识见会赢得读者的击节叹赏。 少了它,你的作文会显得幼稚无味。 成长的路上,难免碰 到这样那样需要我们作出判断的事,这时候,往往能看出你见识的对错、高下。 比如,因为 某件事,老师批评了你,用的是比较严厉的语言。 你如何看待受批评这件事?是深刻反省自 己的错误,感激老师的一片苦心;还是自以为是,无视甚至仇恨老师的批评?这两种态度、 识见,自然有对错、高下之分。 将其写在作文里,便会产生大不相同的影响。 拓展演练 1青春年少的你,在一天天地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 正在走向未来。 有时,你会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 请以“长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构思导写在家庭生活的档案里搜寻自己成长的痕迹,在校园生活 的风景中捕捉自己成长的亮点,在社会生活的影像中撷取“你”长大了的镜头。 2轻轻走进我的梦幻童年蛐多少故事仿佛就在昨天蛐望着镜子中大 人一样的脸蛐多想回到我的童年 请以“ 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 构思导写横线上可以填“美丽”“如诗如画”“难忘”“永远消 逝”“在故事中长大”等,表现对梦幻般逝去的童年的深切怀念。 佳作展示 长大不容易 毛洪其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我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 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 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 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了。 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很长的一段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他的 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 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邻家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 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心想,还是一走了之的好。 可是,当我要走开时,却 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弱的老奶奶。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低着头默默地帮老奶奶拾起散落在 地上的菜。 突然,我在人群中遇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下这样的祸, 回去如何交代呢? 我把老奶奶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都不在身边,她一个人孤独地 生活。 老奶奶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是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依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父母。 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 晚 饭桌上,气氛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恶劣,而且桌上还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我小心地边吃 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候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简单询问了 老奶奶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奶奶。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我睡前语重心长地说的一句话“孩子,你懂 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 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要学会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 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选自创新作文) 点评不是说你上了中学就长大了,也不是说你脸上出现了青春痘 就长大了。 懂得承担责任,才意味着真正的长大。 作者通过亲身经历,表达出自己对于长大 的认识。 这一认识,启人深思。 素材金库 名句撷英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 里士多德 趁年轻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 智慧 乃是老年的精神养料,所以年轻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老时才不致空虚。 达芬奇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 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 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 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罗曼罗兰 名段赏析 第二天喜滋滋地告诉同学我有了新雨衣,又大大地夸张渲染了一番 自是不在话下。 可是,天不下雨!我每晚在家都穿好一会儿雨衣,然后依依不舍地脱下,小心 翼翼地叠好,再去洗澡,洗那一身因“干”穿雨衣而捂出来的大汗。 白天上学当然免不了也 有相思之时,有一次竟惹得老师走下讲台到我座旁来摸我的头。 他以为我病了!足见相思之殷, 之切! 终于,我没等到下雨就把白雨衣带到学校了!好些同学都过来好奇 地抚摸着,毕竟,白色的尼龙雨衣他们也没见过。 我得意洋洋,神得很!到处蹦着跳着装模作 样地躲他们“穿新衣,打三下”的规矩,心里快乐极了! 还记得,那天是星期六,下午不上课,中午扫除的时候打雷了!万 里晴空一霎时变作乌云密布,每个同学都在叫糟糕,只有我笑得合不拢嘴,忙着答应和回绝 要和我“挤一挤”一起回家的同学。 (选自爱亚白雨衣) 赏析借鉴虽然岁月的河流早已冲走了许多光阴,但白雨衣的故事 却令作者终生难忘。 “每晚在家都穿好一会儿雨衣,然后依依不舍地脱下,小心翼翼地叠 好”“白天上学当然免不了也有相思之时,有一次竟惹得老师走下讲台到我座旁来摸我的 头”?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了“我”对白雨衣的爱不释手。 名事解读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一个不知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 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 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 排”。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 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信念。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 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 了。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 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 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0 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 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 年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 年之久,被世 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解读运用“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 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 的却不多。 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 理想,而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 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 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适用话题“争当第一”“勇于拼搏”“不甘平庸”“理想与行动” 等。 内容仅供参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