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1、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雇员)与雇主(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2、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劳资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织。3、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用人单位)。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包括政府。4、雇员: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决策权力的工作者。5、雇员团体:是指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6、雇主:也称“管理方”或资方,是指雇用他人为其工作,并须支付工资或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我国雇主含义:雇主是经营者;雇主所属单位是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企业)7、雇主组织是指由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团体组织。8、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 (立法者,维护者,公共部门雇主和提供有效服务)是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通过立法介入和影响劳动关系;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通过监督、干预等手段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公共部门的雇主,以雇主身份直接参与和影响劳动关系;是提供有效的服务,重点是加强对劳资双方的培训。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1、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大理论学派,把他们按照从政治趋向上的“右翼”(保守)到“左翼”(激进)的顺序排列: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2、这些学派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承认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目标和利益差异。3、新保守派主要关注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主要研究、分析市场力量的作用,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而且也能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资方获得高利润,雇员获得高工资、福利和工作保障,形成“双赢”格局。4、在奉行新保守派思想的国家中,以美国模式最为典型。5、管理主义学派更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6、日本劳动关系模式成为该学派主张的典范。近年来英国劳动关系的改革也在向该学派方向发展。7、正统多元论学派主要关注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需求与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研究劳动法律、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8、正统多元论学派的核心假设是,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该学派强调弱势群体的工会化。9、德国是实施正统多元论学派政策最典型的国家。10、自由改革主义学派十分关注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该学派的观点,在五学派中内容最松散。11、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最大特点是提出了“结构不公平”理论。主张强势工会。瑞典模式是自由改革主义学派观点最具代表性的实例。12、激进派的主要观点主要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组成。更关注劳动关系中双方的冲突以及对冲突过程的控制。13、激进派认为,其他学派提出的“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该学派的主要倾向是建立雇员集体所有制。14、台湾学者黄越钦在其劳动法新论中,将劳动关系主要调整模式归纳为四类:斗争模式;多元放任模式;协约自治模式和统合模式。15、协约自治模式具体分为两种形式:劳资抗衡和劳资制衡模。以劳资对立抗衡为主轴,完全排除国家干预。以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为代表。16、统合模式具体分为国家统合、社会统合(瑞典)和经营者统合(日本)三类。17、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劳动关系的制度模式大致分为这四种:斗争模式、多元放任模式、协约自治模式(包括劳资抗衡和劳资制衡模式)以及统合模式(包括国家统合、社会统合和经营者统合)。“多元放任模式”秉承新古典学派劳动关系理论。“协约自治模式”则以正统多元论学派理论为基础。“统合模式”则以管理主义学派和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理论为基础。“斗争模式”则以激进派理论为基础。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1、斯密的管理思想: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利润的源泉,工资越低,利润就越高;反之,工资越高,利润就会越低。斯密主张以市场“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整市场的供求,政府仅仅作为看门人。2、随着技术革命和流水线作业为基础的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劳动组织和现代管理体系,这就是“泰勒制”。以提高生产率为目标,以科学管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泰勒制加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实际的隶属,使工人进一步附着在工作岗位上。3、1935年罗斯福当政的美国政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保险制度向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变。4、“工业心理学之父”雨果芒斯特博格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和工业效率。5、霍桑试验:在试验中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士气、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满意关系(一种归属感),以及有效的管理等一系列社会因素。6、社会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切斯特巴纳德,他将管理工作纳入一个社会系统之中。7、冲突的制度化时代冲突逐步制度化,产业民主化和三方性原则首次被提出。8、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9、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则是综合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方法,实现工作与人的完美结合。10、权变理论,也称超Y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西。该理论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11、成熟的劳动关系的特点?1政府调整手段也已经相当完备,立法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为劳资双方有效沟通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也比较完备。2管理方与员工双方都更愿意通过相对缓和的形式来解决冲突,合作成为劳动关系的主流。3经过长期的发展,“三方格局”形成。12、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其形态上,既有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烙印”,又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许多因素。1、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运行规则还有一定差别2、在劳动关系建立的形式上,劳动合同关系与非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并存3、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和行政配置机制同时对劳动关系发生作用4、劳动关系调整还存在着法律规范不健全的问题5、劳动争议大幅上升,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增多13、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主体明晰化;形成合同化;运行市场化;规范法制化)第四章 雇主我国的雇主组织中国企联。1、 雇主组织的角色和作用(主要从事四种活动):参与谈判;解决纠纷;提供帮助和建议;代表和维护。2、 新古典经济理论(一)主要内容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管理方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代理人,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与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二)评价:对该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1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指出使企业效率最大化的内部工作模式;2新古典经济理论将生产效率等同于盈利,从而忽视了劳动关系中的“政治”方面;3新古典经济理论建立在把管理人员视为所有者利益的代理人这样一种过于简单的管理思想之上;4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意识到管理者理性的局限性;5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解释管理者自身价值观在决策过程的作用。上述五个方面又演变出五种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劳动过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决策过程理论与战略选择理论。3、利益相关者理论:利润最大化是管理方政策与实践的首要目的4、战略选择理论(一)主要内容管理人员的决策受到以下限制:(1)企业过去做出的决策,企业现有的权力分配,以及企业、工会与政府之间的力量对比;(2)主要决策者的价值观,信仰与世界观,以及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二)评价考虑雇主的价值观、信仰与世界观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各环境变量,更具有现实意义。5、管理模式的类别按职权结构可分为:1独裁型 2权威型 3自主型6、管理模式的类别按管理理念可分为:1剥削型 2宽容型 3合作型7、独裁剥削管理模式起源19世纪晚期的“压迫运动”,最能体现新古典主义主张的成本最小化思想。主要特征(强制性;专断性;独裁性;有限的忠诚性)8、独裁剥削管理模式对待工会的措施:独裁剥削模式具有强烈的反工会思想。管理方的主要手段有:1 技术变革。2灵活的就业安排。3在集体谈判中釆取强硬立场和破坏罢工。4停工和迁厂。10、权威宽容管理模式(一)主要特征1专业化。2职位阶梯。3忠诚感(二)对待工会的措施权威宽容模式承认工人参加工会组织的合法权利。1工会的存在使企业成本增加;2工会要求建立绩效考核的程序与规则11、自主合作管理模式又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起源于福利资本主义与家长制管理。(一)主要特征:1自主型组织设计(工作扩大化;工作轮换;工作丰富化;自主性工作团队);2雇员参与计划;3人事与就业政策(公平制度,薪酬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全面质量管理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降低组织的纵向变异;二是减少劳动分工;三是强调分权化的决策。(二)对待工会的措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变了劳资双方的“你我对立”关系,劳资双方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集体谈判。12、所谓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是指组织内部雇员有权参与与其工作有关的决策,即由员工或其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之利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策略和制度的行为,其目的是促进劳资和谐与企业发展。员工参与管理是工业化运动的核心和结果。参与管理主要可以分为经济民主和管理民主。13、雇员参与的形式(员工持股计划;质量圈;共同磋商;工人董事;工作理事会;建议方案;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员工持股计划是经济民主的一种形式。质量圈是日本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质量圈,也叫质量改善小组,是指从事相关工作的志愿人员组成的小组,在训练有素的领导者(如直线经理)领导下定时聚会讨论和提出改善工作方法或安排。实施质量圈计划,其目的是给予工人更多运用他们经验和知识的空间。共同磋商是最常见的一种参与方式。所谓共同协商,是指资方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在制定决策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伹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策程序。工人董事:是指由雇员民主选举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代表员工参与决策、监督的制度。工作理事会:企业的工作理事会与公司级别的磋商委员会的职能大致相同,只是名字不一样。建议方案:为雇员提供了一个参与到提高企业效益的努力中去的平台。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即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的最基本形式,是员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它由民主选举的员工代表组成。14、劳资合作的含义:劳资合作,是指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劳资合作具有以下特征:1、企业组织经营的整体责任属于资方与劳方共同承担;2、劳资合作须借助员工参与才能实现;3、劳资双方将对抗的相对力量,转化为组织的总力量;4、劳资合作所带来的成果应公平分享。15、劳资合作是劳动关系的最高级形态。16、斯坎隆计划、拉克计划与集体收益分享计划属于收益分享计划。质量圈、共同磋商、工作再设计、自我管理的工作团队等计划属于非收益分享计划。17、斯坎隆计划的要点包括工资总额与销售总额的比例、与降低成本相联系的奖金、生产委员会和审查委员会四个方面。斯坎隆计划的目的是使组织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同步化。斯坎隆计划在降低成本和促进劳资合作方面获得很大成功,但并不是所有计划都能获得成功。其成功实施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该计划适用于人数较少的企业(通常少于1000人);(2)该计划适用于产量与成本稳定的企业;(3)管理方积极参与该计划,尤其在计划的实施阶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