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7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5页 / 共57页
第6页 / 共57页
第7页 / 共57页
第8页 / 共57页
第9页 / 共57页
第1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篇 技术管理1、设计工作管理制度 22、工艺工作管理制度 63、标准化管理制度 94、设计更改办法 10 5、过程质量控制点管理规定 126、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157、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和信息管理规 188、技术中心工作分配、考核及收入分配办法 20 9、金属切削加工通用工艺守则 2210、滚齿工艺守则 2511、车削工艺守则 2812、铣削工艺守则 3013、插削工艺守则 3214、钻、镗削工艺守则 3315、摸削工艺守则 3416、钳工装配工艺守则 3517、锻件毛坯下料工艺守则3918、回转筒体焊接工艺守则4019、堆焊板施焊工艺守则 4220、无损探伤工艺规程 4321、电焊工操作规程 4822、手工气割操作规程 4923、铆工操作规程 5024、热处理工艺规程 52 设计工作管理制度1 总则不断提高自主开发的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设计水平。在产品设计中,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符合制图标准,做到正确、统一、完整、清晰。2 产品设计职责2.1 在技术副总的领导下,技术中心负责产品设计工作。2.2 技术中心依据市场信息和企业实际,在年初积极做好设计和开发的策划工作,编写公司年度新产品开发计划,经技术副总批准,组织贯彻实施,并负责检查考核。2.3 技术中心依据公司年度新产品开发计划的要求,编制每项新产品设计开发工作计划,由设计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计划包括:a 产品名称、规格、主要技术参数;b 规定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并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及要求;c 确定参与人员、职责及工作日程。2.4设计工作技术责任制,其职责分工如下:a总工程师:对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经济政策、技术政策、系列标准和设计原则的正确性与产品经济指标的合理性负责,负责审批技术任务书、产品总装图、企业标准、新产品鉴定证书等。b 技术中心主任:对产品选型、基本结构和设计中的原则性问题负责,审定技术任务书、产品总装图、外形图、主要零部件和有关技术文件。c 设计项目负责人:产品性能、结构形式、主要计算、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等的正确性负责,并负责处理该项产品设计、试制、试验中有关技术问题,审查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d 设计工程师:所进行的设计计算、材料选用、产品图样设计、有关技术等的正确性负责,负责设计和校核工作。e 标准化工程师:对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有关标准的贯彻情况负责。f 工艺工程师:对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会签负责。g 设计、校核、审查、工艺会签、标准审查,审定、批准人员应对本职工作负责,并在有关图样和技术文件上签字。h 设计人员对设计的产品,在技术上应做到研究、试验、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一贯负责制,自始至终的掌握全面情况,总结经验,提高水平。3 产品设计和开发程序3.1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当合同生效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顾客需求共同构成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其内容:a 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b 适用的法律、法规,特别应满足强制性标准要求;c 可以借鉴的类似设计提供数据、信息;d 确定设计原则及其他要求。3.2 初步设计3.2.1 编制技术任务书,其内容一般包括:a 设计依据;b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c 基本参数及主要性能指标;d 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分析比较;e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论述;f 顾客要求;g 标准化综合要求。3.2.2 总图设计,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3.2.3 主要零部件的机械结构计算;3.2.4 主要技术指标的计算;3.2.5 特殊材料清单及主要外购件清单;3.2.6 设计计算书。3.3 工作图设计,其内容一般包括:a 绘制全套产品图;b 绘制随机图纸及谈判用的示意图;c 编制全套图纸目录;d 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e 编写随机图纸及其他随机文件目录;f 对图纸和文件进行认真自检和互检,设计人员在相应栏目内签字。3.4 产品分二段设计,一方面应分阶段进行,一方面也应考虑合理的平行交叉作业的问题,以确保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3.5 新产品鉴定前,设计部门应做好试制工作总结,提交公司鉴定委员会审查。4 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评审4.1 为保证产品功能、质量、成本与进度,满足计划或合同的规定,在新产品开发设计的适当阶段,应有计划的对设计结果进行正式的评审,设计评审在技术中心的组织下,由产品设计评审小组负责确定评审项目和内容,并组织召集评审会。4.2 设计评审由技术中心统一组织,设计评审小组成员应包括与被评审的设计阶段有关的各职能部门的代表。需要时也应包括其他专家,其组成人员名单由技术中心和有关部门协调提出,报请技术副总批准。4.3 设计和开发输入评审内容a 是否满足与产品有关的要求信息;b 是否合理、有无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内容; c 有无自相矛盾、不真实、不清楚、不完整的内容。4.4 初步设计评审内容a 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b 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可能性;c 总体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d 产品技术水平的先进性;e 设计计算的正确性;f 主要零部件结构的继承性、经济性、工艺性、合理性;g 特殊外购件、原材料供应的可能性、外协件的可行性、装备的可行性;h 产品标准化的落实措施等。4.5 工作图设计评审内容a 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清晰、准确;b 产品结构特点,关键零部件的技术要求;c 装配加工的工艺性,项目试验的可行性;d 标牌、标志、使用说明书正确与完善;e 标准化贯彻情况。4.6 评审结束,提出设计评审报告,对初步设计、工作图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评审小组的组长及成员需在评审报告上签字负责。5 设计和开发的验证5.1 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出后应对关键零部件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验证。5.2 验证的方法a 采用类比法进行比较;b 变换方法进行计算;c 样机试验验证、形式试验。6 设计和开发的确认6.1 根据我公司产品特点,设计确认一般在新产品运行半年后进行。6.2 用以下形式进行确认a 信函方式确认,由技术中心按要求给用户发函,由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数据进行反馈,从而形成确认文件。b 鉴定会确认,组织由顾客、专家和有关人员参加的鉴定会,形成鉴定纪要,联合签名形成文件。7 设计和开发的更改执行SMZB.G05032003设计更改办法8 外来设计图纸的控制8.1 外来图纸是指有设计资质的设计院及用户提供的图纸资料。8.2 严格按第4.5要求进行评审;8.3 按第5.2要求进行验证。八、主要质量记录产品质量计划公司年度新产品开发计划产品设计工作计划技术任务书可行性报告设计计算书标准化审核报告产品使用说明书设计评审报告设计验证报告新产品使用情况调查表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工艺工作管理制度1 总则工艺是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更新换代的技术保证,是指导加工操作、质量检验、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工时定额、物资供应、工装准备、设备配置、企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改造、经济核算等生产活动的技术依据;是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基础。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修订及工装设计工作的质量控制。3 职责:3.1 技术中心是产品工艺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3.1.1 负责产品图样的工艺性审核。3.1.2 负责产品工艺的策划、编制、修改、能力验证、工艺纪律检查及管理工作。3.1.3 负责新产品的工装、模具图纸的设计及必要工艺编制。3.2 铸造分厂负责编制木模、铸造工艺;一般结构件由所在分厂负责编制钢结构件工艺。3.3 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工艺规程执行情况。3.4 生产计划部、各分厂按工艺规定组织生产。4 工作程序4.1 工艺设计策划技术中心接到产品图样,对产品的工艺设计进行统筹策划。对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和文件”)进行工艺性审核,针对审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4.2 工艺设计方案确定4.2.1 工艺设计人员对图样和文件对照有关质量要求进行工艺性分析,确定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并确定编写方案。4.2.2 工艺性分析的主要内容:a 产品的技术要求、尺寸精度、几何精度、表面粗糙度等;b 零件的结构形式,所使用材料是否有特殊要求;c 毛坯制造、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和装配、运输、安装等工序的实施方案或方法。d 外协、外购件的要求和规定等。4.2.3 根据工艺性分析结论,确定工艺方案,工艺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 确定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b 确定产品工艺过程;c 确定工艺装备和模具的设计要求;d 提出生产设备能力鉴定、计量器具配置和生产环境要求;e 确定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制定实施方案,必要时可提出工艺性验证试验,并确立研究课题。4.2.4 工艺方案确定后,要形成书面记录,有关人员签字确认。由技术中心主任批准后,组织工艺人员编写工艺文件。4.3 工艺文件编制4.3.1 工艺文件是计划调度、材料供应、人员和设备配备、工、模具准备、工人操作、质量检验、经济核算、安全生产等整个生产活动的依据。4.3.2 工艺文件的编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所用计量单位、材料规格、工艺参数要符合现行标准,文件格式、幅面、代号、符号、术语、填写方法等,均应符合有关规定。4.3.3 工艺编制人员要根据工艺方案要求和产品图纸图号、顺序号、名称、材质、件数、毛坯来源、检验要求、检验标准、加工工序的先后顺序、组装要求,以及入库去向等编写工艺路线,并要写明产品名称、总图号等内容。4.3.4 铸造分厂工艺人员按要求完成铸造工艺的编制,铸造分厂厂长审批,由铸造分厂组织实施。结构分厂按要求完成一般件钢结构件工艺的编制,分厂厂长审批,由分厂组织实施。4.3.5 各类专业工艺人员按要求,分别编制机加工、钢结构、装配工艺,同时完成有关关键过程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工艺守则的编制。4.3.6 工、模具工艺员设计绘制工装、模具图纸、编制相关工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