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 公共建筑原理调研报告 建筑1003班庞斌斌51号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起源于1935年4月设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图书室 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农学院图书馆 1949年5月更名为西北农学院图书馆 1999年9月更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 2001年7月整合了两所大学 五所科研院所的文献资源 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农 林 水学科文献信息中心之一 图书馆馆名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科学院院长 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1964年所题 2 3 4 图书馆周边环境 5 图书馆总体环境布局分析 图书馆总体环境布局从整体出发 综合考虑到了各种因素 并使这种因素取得了协调一致 有机结合 为了防止噪声的干扰 图书馆门前安排了一定的绿化布置和小广场 作为隔离带 图书馆的建筑造型紧密地与室外绿地附属建筑相结合 不仅美化与丰富了室外空间的环境 同时也把主体建筑衬托得更加突出和庄严 6 图书馆效果图 7 空间组合采用了放射兼串联形式 各功能区围绕交通枢纽布置 学生即可从枢纽空间通往各个功能区 又可沿着走道或过厅直接穿行至各个功能区 所以在使用上显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具有空间组合紧凑 适应性强 兼备串联 放射与通道相联系的优点 8 南立面 9 北立面 10 东立面 11 西立面 12 13 14 门厅上空 15 室内中庭 16 室内走廊 17 18 过道 19 20 室内走廊 21 22 阅览室 23 各层阅览室分布 24 楼梯 25 26 27 阅览区 28 室内环境 29 30 31 安全疏散通道 32 33 室内空间分析 从室内空间照片中可以看出该图书馆采用双内廊的布局 利用庭院及门厅上空的采光弥补了双内廊布局采光不足的缺点 室内空间环境的划分采用如半隔断和家具组合等方法 取得了空间之间即分又合 隔而不死的效果 从而体现了空间环境和谐的优美境界 此外 空间组合采用了放射兼串联形式 各功能区围绕交通枢纽布置 学生即可从枢纽空间通往各个功能区 又可沿着走道或过厅直接穿行至各个功能区 所以在使用上显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具有空间组合紧凑 适应性强 兼备串联 放射与通道相联系的优点 入口 通道 过厅 门厅 楼梯等交通联系空间布置的十分恰当 各功能分区很明确 没有造成阻塞的后果 图书馆内共设八部楼梯 符合防火疏散的要求 34 总结 通过这次调研实践 使我更好的掌握了理论知识 掌握了公共建筑设计基本原理 35 谢谢观赏 3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