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程标准学法指导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梳理报纸、广播影视和网络的发展历程。2列表比较各传媒的特点。3结合时代背景和生活实际,理解报纸、广播影视和网络的发展普及带来的影响。知识点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出现(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2)19世纪70年代,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2发展(1)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2)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3)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3繁荣(1)除党报党刊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创办起来。(2)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预习评价】1(判断)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报刊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2(判断)20世纪前期,国共两党报刊在报道主题和内容上是一致的。()3(思考)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这说明报纸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提示报纸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社会功能。知识点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1)起步: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2)成熟: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3)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4)辉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2电视事业(1)诞生: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2)普及: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3)影响: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预习评价】1(判断)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2(判断)电影和电视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在同一时期传入中国。()3(思考)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网址是http:/www.m1905.com,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什么?提示1905年,我国诞生了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知识点三互联网的兴起1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2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3特点(1)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影响(1)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2)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预习评价】1(判断)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2(思考)电子商务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贸易方式,足不出户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做生意。互联网与其他媒介手段相比,有什么明显优势?提示互联网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的优势于一体,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使人们更加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图解历史】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历史纵横】 (教材第72页)本段文阐述了中国报刊的发展变化史。早期的报刊实际上“报”“刊”不分的,后来二者才逐渐分离。“报”与“刊”在发行周期和刊载内容上有所不同。【误区警示】 20世纪前期,由于国内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与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有较大差异性。【历史纵横】 (教材第73页)本段文字阐述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几个标志性电影。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历史纵横】 (教材第74页)本段文字阐述了广播的发展历史。广播是利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信号的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可分为“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两种,20世纪早期,最先出现在美、英等西方国家。从20世纪2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广播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电子媒介。改革开放后,广播的传播媒介作用有所降低,但依然占有一定地位。【资料回放】 (教材第75页)肖恩马罗尼用简单的一句话形象的描述了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易操作,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图示巧记】 大众传媒的变迁【误区警示】 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名师点拨】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变化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主题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史料探究1原因史料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欺凌,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藉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注:反映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反映了清政府的腐败。反映了办报的目的是唤醒民众。思考依据史料分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倡办报刊的原因。其目的是什么?提示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2特点史料注:三幅图片分别是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所办的报刊,这些报刊的创办在不同的时期,分别宣传了其时代的思想。思考依据三幅图片结合所学说出三幅图片分别传播的思想各是什么?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提示思想:时务报传播维新思想,民报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新青年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特点:办报活动与现实政治斗争关系密切,大部分报刊都是为了适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而创办的。3作用史料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他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犹不可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意见。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注:传播进步思想。推动政治运动。思考依据史料分析近代报刊的作用。提示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推动政治运动。史论形成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1)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报刊,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渗透和侵入由外国人创办的。(2)“报”“刊”不分。中国近代所谓的报,实际上既指报,也包括各种期刊。(3)办报活动与现实政治斗争关系密切,大部分报刊都是为了适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而创办的。2影响(1)报刊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介,时效性较强,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2)在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近代社会,报刊对中国政治和思想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名家论史 报刊的作用观点:维新派报纸有两个主要版面。一版专用于报道新闻,另一版专用于社论。通商口岸报纸中占很突出地位的商业和地方消息,在维新派报纸中却明显地缺乏。费正清导读: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报纸更多的用来宣传商业和地方信息,而维新派为宣传其政治主张和维新变法的需要,其报刊更多的用来宣传新闻和社论,这说明报纸已经成为维新派宣传政治纲领的工具。主题互联网的发展史料探究1互联网的优势史料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追赶飞行的子弹一样。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击键盘的同时,互联网就已经不断地变化了。英国学者尼尔巴雷特注:反映了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思考史料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提示现象:互联网发展迅速。原因:互联网集其他媒介的优势于一体,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互联网的影响史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上参政议政已成为一种新景象,大大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而这种新的参与媒介具有传统媒介无可比拟的便捷、广泛、深入、互动等优势,成为各传播主体之间交流和对话的最佳平台,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互联网政治”新景观。李杰互联网对政府决策的积极影响注:体现了网络以其优越性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思考(1)依据史料分析互联网的影响。提示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提高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史料二注:漫画体现了网络一些不良信息泛滥,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危害。思考(2)依据史料中的漫画,分析网络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提示网上信息量大,各种信息良莠并存,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一些负面信息便会乘机而入,影响社会,特别是对好奇心强而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具有更大的影响。史论形成 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影响及应对之策1原因(1)互联网集其他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而且价格低廉。(2)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3)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影响(1)积极方面:互联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2)消极方面:网络不良信息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使不少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等。3应对之策(1)顺应世界潮流。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消除负面影响。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使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同时,社会、教师等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使用互联网。一、学思之窗(教材P74)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提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信息量大,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政府政策的支持。二、本课测评(教材P75)网络媒介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提示(1)网络媒介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3)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三、学习延伸(教材P75)做一次社会调查,看哪种媒体对我国高中生的生活影响最大。提示(1)可以以你所在的班级为范围,设计一个问卷,通过逐个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