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等五校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无答案)12013年郭敬明导演处女作小时代的累计票房已经突破3.2亿元人民币,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因为小时代而起的网络骂战,也贡献了不少幽默的段子,其精彩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电影本身。上述材料说明了( )一定的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大众传媒为新文化提供物质载体 文化市场存在着令人忧虑的一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B C D2.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成功演出的深圳原创交响乐人文颂选择西方艺术的交响乐形式,演绎代表东方智慧的儒家文明,让世界听懂了中国故事。该演出的成功说明( )A.世界各国都能欣赏和认同中华文化 B.对传统文化需要批判地继承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皮影戏又称“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皮影戏的发展历程表明( )A.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C.传统文艺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持久影响 D.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瑰宝“慢生活”理念中的“慢”,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A B C D当前最流行的成语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喜大普奔”是最受亲睐的一个,表达极度激动和热情。它把“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语揉合在一起。这个新成语也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D互联网成为了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我国把中秋、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法定节假日调整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将民族节日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主要基于民族节日是( )A民族精神的火炬 B.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凝固的艺术 7.2013年12月4日,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珠算确实已在生活中不常用到,但由此便要摒弃之,这显然是目光短浅的表现,珠算的存在价值体现出了一种文化标签价值。材料告诉我们( )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 C D8.微信营销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材料表明( )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网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B C D9.2013年7月31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举行的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引导每个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这一强调是基于( )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10.联合国发起“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旨在调动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将教育作为全球的最优先事项,中国积极响应该倡议。“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发展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教育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 C. D. 11.2013年9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批甄嬛传:以恶抗恶,腐蚀社会道德。提出影视创作要学习韩剧大长今的宣传主题: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这启示我们( )A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真实再现B文学作品要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反映作者的审美取向C文学创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D文学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而进行的特殊生产活动2013年8月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成功首播后,在全社会迅速掀起了一股手写汉字的热潮。回答1213题。12央视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A. B C D13.被誉为“国民节目”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经中央电视台热播,引发了全社会关于国学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入讨论。这启示我们要( )大力发展大众传媒,创造传统文化 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传承中华文化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传递中华文明 动员全民参与听写,弘扬民族精神 B C D14.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时刻贴近百姓生活,才有生命力,好的作品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作家应该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所希望的是什么,最大的痛苦是什么。这一观点说明了( )A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B来自劳动群众生活中的灵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动力C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新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15.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 “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等物理现象,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多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我国首次组织太空授课的文化意义在于(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道德修养,培育四有新人以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B. C. D.16.75岁的老革命孙征,用5年多时间、自费30多万元、行走5万千米,在20多个省举行了400多场爱国主义巡回宣讲活动。孙征老人的上述做法( )体现了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反映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体现出爱国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印证了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B C D17.城市建筑领域文化生态平衡,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近年来有些城市以追求“现代化、国际化”名义,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过多地拆除,造成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强调城市建筑领域需要文化生态平衡,是因为( )不同文化艺术风格的建筑,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在城市建筑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是城市建设的工作中心建筑文化的多样性,能使人们感到心理愉悦 B、 C、 D、1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实现这一道路关键在于( )A.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B.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促进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该方针旨在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B C D20.“亲,饿不饿,煮碗面条给你吃。不吃?又减肥?你可要hold住啊!”嘴巴里不断蹦出的微博体,早已成为潮人们的日常装备。微博盛行,引发全民造句热潮,而拥有无穷智慧的网友,无疑又让微博体不断翻出新花样.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源 C.教育在文化传播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D.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1.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文化部已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这是文化系统第一个人才发展规划。国家重视文化人才培养是基于( )A.先进文化反映了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C.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D.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22.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采用中国传统方式培养孩子,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在她的严格要求下,两个女儿举手投足彬彬有礼,门门功课皆“A”,姐姐14岁就进入世界音乐的圣殿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奏,妹妹12岁就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但在美国人看来,这种教育方式扼杀孩子的个性,是残忍的、不成功的。产生这种差异的文化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西方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中西方的交往行为产生了差异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对子女的教育上认识和思维方式不同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3.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24.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习俗在社会变革中发展C.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5.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