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届高三政治总复习考点题选(十六):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下列做法符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规范收入分配、消除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AB C D2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A按劳分配有弊端 B各种生产要素均创造商品价值C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 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32010年9月7日至9日,财政部代发2010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地方政府债券,共计358亿元。据悉,其中安徽两期地方债共计89亿元,票面年利率均在2%以上。居民购买地方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下列对这一分配方式认识正确的是()A它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B它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C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 D它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42012襄阳四校期中 下表是襄阳市某居民2010年收入一览表(资料源于襄州市统计局)内容工资、薪金收入房屋、土地等其他收入国债收入股票收益利息收入比例(%)402971014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图表表明( )财产性收入已成为该市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 B C D 5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6.(2009高考安徽卷)为了“扩内需,保增长”,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居民购买地方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 )A.债务收入 B.红利收入 C.劳动收入 D.资本收入7(海口模拟)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A29760元;17000元 B49760元;20000元C48800元;20000元 D44260元;3000元8(河南省鹤壁高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考试) 小张是一位农民,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果树年收入1万元。农闲时炒股,有时也能收入2万多元。小张的妻子开了一家理发店,月收入2000元。小张的儿子在一私营企业打工,月收入2000元。下列对小张一家人收入的认识正确的是( )承包土地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炒股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承包土地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炒股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开理发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在私营企业打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A B C D9.(湖南浏阳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这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劳动取得的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A要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相联系 B属于按劳分配C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江苏省淮安市南陈集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0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规定,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对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依法开发利用。据此回答1011题。10.材料能够体现的分配方式有( )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福利性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11.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可以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能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 . 考点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2012课标全国卷 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A B C D22012天津卷 下图是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A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32012浙江卷 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000元提高到20000元。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42012南阳一中测试 2011年9月17日,美国爆发占领华尔街运动,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大城市。运动发起者喊出了“我代表99%,不再忍受1%的贪婪与腐败”。给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整顿规范分配秩序,坚持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制度坚持公平民主制度,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目标A B C D52012石家庄质检 河北省从2011年7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各档次分别为1 100 元、1 040元、960元、860元,对应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1元、10.4元、9.6元、8.6元。该举措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政府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弥补市场调节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A B C D6(2011高考山东卷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 B. C. D. 7.(2011高考上海卷14)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强调,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含义。下列做法中能体现包容性增长的是(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代替传统产业A B C D 8(2011高考江苏卷10)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 B. C. D. 9(2011泉州七中质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创造了“增长奇迹”。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但劳动者的报酬在GDP所占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目前中国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仅在40%左右,发达国家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65%70%之间。要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 )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依法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A B C D10(2011年漳州市质检)4、1997年至2007年,政府财政收入在GDP的比重从10.95%上升到20.57%,企业盈余从23%升至31.29%,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4%。目前,我国的劳动报酬份额仅占国民净产值的25%30%,资本份额占到70%。我国最低工资是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该(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逐渐减小其他分配方式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A. B. C. D.11(2011年福建压轴卷27)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依赖,中国有30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份的调整幅度都在10%左右,一些甚至达到25%以上。诸多省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这一举措说明政府( )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A. B. C. D.12(2011四川雅安高三“三诊”)漫画施舍告诉我们:( ) 企业职工应该发扬奉献精神,不讲个人利益 企业应该体贴职工,不以赢利为目的国家应完善分配制度,实现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