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株洲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株洲县人民政府二一七年五月株洲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文本株洲县人民政府二一七年五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区域概况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第三节规划目标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第三节其他土地结构调整第四章土地利用分区与用途管制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第三节提高耕地质量第六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第一节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第二节加强生态用地保护第三节推进土地生态治理第七章土地整治安排第一节土地综合整治第二节土地整治重点区域与重点工程第三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第八章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与管制第一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第二节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第一节中心城区范围与空间布局第二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目标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第一节乡镇土地利用调控重点第二节乡(镇)土地利用主要调控目标第三节加强乡镇级土地利用调控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十二章附则附表附表1株洲县主要规划目标表附表2株洲县各乡镇主要规划目标表附表3株洲县2006-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42006-2020年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附表52006-2020年耕地、基本农田情况表附表6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表附表72006-2020年土地整治规划表附表82006-2020年建设用地指标分解表附表9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附表102015-2020年重点建设用地项目规划表附表112006-2020年地类调整平衡表附图:1、株洲县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图2、株洲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3、株洲县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4、株洲县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5、株洲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6、株洲县土地整治规划图(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7、株洲县中心城区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图8、株洲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9、株洲县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前言株洲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增强依法用地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国家、省宏观背景和株洲县内部发展条件和形势的变化,现行规划已不能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确保规划更好地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管控作用,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447号)的文件精神,株洲县人民政府委托技术单位对现行规划进行了调整完善,编制完成株洲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主要明确了2006-2020年株洲县土地利用战略目标、主要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重点建设项目,并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是引导株洲县辖区范围内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4年为规划修改年,2020年为目标年。规划范围包括株洲县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土地,土地总面积为105369.16公顷。第一章规划背景1 第一节区域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区位株洲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株洲市西南部,湘江(下游)两岸,东与株洲市醴陵市和攸县相邻,南与衡阳市衡东县相连,西与株洲市天元区和湘潭市湘潭县接壤,北与株洲市天元区和芦淞区毗邻。株洲县地处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南缘,是株洲市“一体三级”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一级,距湖南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株洲站仅15分钟车程;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1个小时车程。县域水、陆交通发达。两千吨级航道株洲水上服务区设在境内,千吨级船舶可通江达海;京广铁路、长沙浏阳至衡东吴家坳株洲县段工程(老S211)、京港澳高速公路纵贯南北,醴陵西山至株洲航电枢纽株洲县段(老S313)、网朱公路等横贯东西。2、自然条件株洲县位于长衡盆地的中部,县域整体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以岗地为主,平原为辅。株洲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之间;年均日照时数1532小时,年均气温17.8摄氏度。境内河川纵横,溪沟密布,河流均属湘江流域。其中:湘江由南往北纵贯全境,将县域分为东、西两部分;渌江自东往西汇入湘江。株洲县土壤类型可分为水稻土、潮土、红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紫色土、黄壤等7种类型,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县乡土树种和引种树种共112种(不包括亚种和变种),典型的地带性植被有常绿阔叶林,毛竹、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种混生或纯林。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主要有煤、铀、铁等23种(含亚种),矿产资源分布点多面广,金属矿产贫乏,而石灰石、耐火泥、花岗岩等非金属资源丰富。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旧址伏波岭,集自然风光、红色旅游于一身;县城南端的朱亭森林公园,其人工林海,享誉海内外。此外,还有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磨山遗址、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屯兵处、百圣寺、昭陵、堂市土城、建宁古城、挽洲、杨得志故居等名胜古迹。二、行政区划根据2015年11月26日下发的湖南省民政厅关于同意株洲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的批复(湘民行发201586号),株洲县对乡镇区划进行了调整,撤乡并镇共减少6个乡级建制,现辖渌口镇、南洲镇、淦田镇、龙门镇、龙潭镇、朱亭镇、龙船镇以及古岳峰镇共计8个建制镇。三、社会经济状况1、经济发展株洲县紧邻株洲市城区,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和影响较大,县域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已形成机电、食品、造纸、陶瓷、建材、化工、冶金等十多个骨干行业。农业生产也初见规模效益,已初步建成商品粮、蔬菜、用材林、黄花梨、油茶、生猪、黑山羊、网箱养鱼等种养基地,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油菜生产大县。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977元(按常住人口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54亿元;公共财政收入7.08亿元。2、社会发展2014年,株洲县常住人口29.2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03万,城镇化水平为34.33%。全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稳步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先进县”等多项荣誉。2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现状结构2014年末,株洲县土地总面积105369.16公顷,其中农用地88161.84公顷、建设用地9902.08公顷、其他土地7305.24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3.67%、9.40%、6.93%。表1-1土地利用规模与结构表单位:公顷、%地类面积比重农用地耕地水田21959.6120.84旱地3404.743.23小计25364.3524.07园地582.090.55林地54926.4352.13其他农用地7288.976.92合计88161.8483.67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用地807.710.77农村居民点用地7267.776.90采矿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157.870.15小计8233.357.81交通水利用地交通用地827.330.79水利设施用地767.940.73小计1595.271.51其他建设用地73.460.07合计9902.089.40其他土地水域4339.594.12自然保留地2965.652.81小计7305.246.93总计105369.16100.00注:数据来源于株洲县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并按照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0951号文)要求进行了转换。二、土地利用特点1、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为主2014年耕地、林地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24.07%、52.13%,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76.20%。2、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全县土地利用率高达93.07%;其他土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93%,根据株洲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分析报告,全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2071.41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97%。三、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空间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株洲县正加快往北融城的步伐,全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规划期间,株洲县建设用地仍将保持强劲需求,耕地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位于县域北部的中心城区,其周边均分布着大量优质耕地,未来城镇扩展势必占用周边优质农田,使得城镇空间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2、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利用效率低2014年,株洲县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378.75平方米,超出了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确定的人均140平方米上限标准;人口城镇化快于土地城镇化,农村居民转为城镇人口后,没有相应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腾退”机制,建设用地缺乏城乡统筹,导致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只增不减,空置、零星居民点较多,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较低。3、土地利用统筹难度大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各行业对土地需求刚性之间的矛盾,城镇快速发展与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相对滞后的矛盾,造成株洲县统筹城乡土地利用、调整和优化各行业土地利用的任务艰巨。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3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以“长株潭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职能的拓展提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突出株洲县在长株潭核心区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中心城区建设,推进株洲市北向融城的步伐,实现株洲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战略定位(一)经济发展战略基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