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 年 级 世 界 现 代 史 知 识 要 点 第 1 课、俄国十月革命(见世界史下册第 1 课 2-5 页)1、二月革命:时间:1917 年 3 月,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 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 兵代表苏维埃。 2、十月革命革命的爆发与胜利:1917 年 11 月 6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 月 7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 得胜利。 参与者:工人、革命士兵。 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性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 任务:推翻临时政府。结果: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3、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 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1917 年至 1920 年,苏俄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 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爆发,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促使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 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 2 课、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见世界史下册第 2 课 7-10 页) 1、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启示: 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 的经济。列宁的探索: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 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新在运用商品经济,多种经济来发展经济。 效果: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到 1927 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 1913 年的水平。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列 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苏联的建立: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最早是乌、俄、白、外高加索后增加到 15 个)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工业化:19281933 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 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 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 国家”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一方面,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使苏联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国 家,国防实力也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打下了基础。因此,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对苏 联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 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 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因此,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第 3 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见世界史下册第 3 课 14-19 页) ( 1、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巴黎和会(1919.1-6) :参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识图 P14 三巨头)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 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 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 万;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 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识图 P15 签署凡尔赛和约和右图) 和会的性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从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问题的规 定最能体现出来。对中国的影响: 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 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凡尔赛体系的确立:1919 年1920 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国、奥地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战 败国分别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 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华盛顿会议:1919-1922 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九国公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922 年,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 约 。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 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3、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构 成了一战后的国际新格局。 4、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 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此外,战胜国对殖民 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被殖民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第 4 课、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见世界史下册第 4 课 20-24 页) 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 年。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期: 时间:19291933 年,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国家: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 界。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2、危机的影响: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 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 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3、罗斯福新政:时间:1933 年,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 对经济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措施: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农 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批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给与补贴、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等。影响:使美国经济缓 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 制能力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 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特点) 第 5 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见世界史下册第 5 课 25-29 页) 1、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1)背景: 2933 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壮大。 纳粹党所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 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2)建立过程:33 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化的标志和世界大战 在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标志) 。 措施: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加强思想控制, 焚毁大量书籍。大肆迫害犹太人。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时间:1922 年,标志: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3、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1)主力:军部。 (2)2.26 兵变:时间:36 年 2 月 26 日,事件: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4、美德两国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原因及其影响: 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 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改革的办法来摆脱 危机,德国是一战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侵略扩张这种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罗斯福和 希特勒个人的作用。 影响: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德国 则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了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灾 难。 第 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见世界史下册第 6 课 34-38 页) 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奥地利(二战前) 1、英、法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德、日、意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 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 他们想把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英、法等西方大国对德、日、意法西斯侵略不是 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这种政策被称之为“绥靖政策” 。 绥靖政策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2、绥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利益膨胀;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 反法西斯力量。 3、慕尼黑阴谋:1938 年 9 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 克必须在 10 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美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这一事件标志着英法 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4、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二战的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美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1940 年德军占领法国的西欧和北欧国家。其推行绥靖政策自食其果。 1941 年 6 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开始。1941.6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败了德军天下 无敌的神话,使得军地一次失败。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2 月 8 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 7 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见世界史下册第 7 课 39-43 页)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 的敌人,逐渐走向联合。 建立:1942 年 1 月 1 日,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 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 影响:团结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2、雅尔塔会议及其影响: 雅尔塔会议:1945 年 2 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 议,内容:A.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