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当代阅读史上,我们从西方引进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它动摇了“唯一标准答案”的僵化思想,对我国阅读界有很大的启蒙作用。然而,众多匪夷所思的“多元解读”也随之出现,这类荒腔走板的解读,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小学课堂之中。这些混乱认识与理论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接受美学”是西方读者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流派,它认为“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国内有人把它形象地推进一步:斧头不用无异于一块石头,作品不读等于一堆废纸。但是,他们忘记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不用都无异于一块石头,然而要用的时候,石头不可能当斧头,废纸更不能当作品。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它的附属功能是不能混淆的。其实,西方“读者中心论”也强调在以读者的接受来阐释作品时,要避免纯主观的、任意理解的心理主义陷阱。毕竟,读者接受有时代局限性和主观任意性。没有接受,作品不能最后“现实化”;但单个读者的接受理解还不能等于作品的全部,只有代代相承的接受链才有望接近作品本身。既然如此,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也正因如此,任何接受都可能是对另一接受的局限的弥补;同时,任何接受都有提高、修正之必要,更不用说要对错误接受予以纠正。此外,多元解读与文本制约是同时发生的。文本是一个未确定的“召唤结构”,文本“空白”中存在某种意向,召唤读者去言明,并希望读者完全按照文本召唤,实现文本解读的一切潜在可能。个体读者只能实现一部分可能,而读者的多元反应成为必然。因此,作品的“召唤结构”的“空白”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而文本本身又对阅读进行基本限制。正如鲁迅所言:“读者所推见的人物,却并不一定和作者设想的相同不过那性格、言动,一定有些类似,大致不差,要不然,文学这东西就没有普遍性了。”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有只“看不见的手”,不管读者愿意不愿意,背后的决定者乃是文本。历史上错误的“读者决定论”不止出现过一次。李白、杜甫的诗歌曾经不入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曾遭受法国主流社会的审判然而,一切“假哈姆雷特”都动摇不了经典文本的地位。总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应该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更不应一千个都不是哈姆雷特,甚至没有了哈姆雷特,我们应该寻找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摘编自赖瑞云寻找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小学课堂上对文本荒腔走板的解读主要是未能正确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B单个读者的理解有局限性而无法像代代相承的接受链那样有望接近作品本身。C任何单个的接受都需要提高、修正;因此单个的接受不能正确对作品做出判定,判定作品意义的依据只能是作品本身。D“召唤结构”中的 “空白”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希望读者完全按照文本召唤,实现文本解读的一切潜在可能,多元解读就成为一种必然。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三段中 “斧头不用无异于一块石头,作品不读等于一堆废纸”将“斧头石头”的关系与“作品废纸”的关系进行类比,批驳了那些片面夸大读者作用的观点。B作者在第五段中引用鲁迅先生所言是为了论证文学具有普遍性这一观点。C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曾遭受法国主流社会的错误批判这一事例说明“读者决定论”之类的错误在历史上并不少见。D本文以真正理解作品为写作动机,主要论证了多元解读应避免的误区以及要遵循的原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比较而言,“读者决定论”比“读者中心论”更加重视文本本身对阅读的基本限制。B鲁迅认为,文学具有普遍性,文学欣赏也具有普遍性;文学具有普遍性的前提是“召唤结构”的“空白”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C对个人理解进行提高、修正并与其他读者交流,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作品,有助于形成代代相承的接受链。D只要能理解西方“接受美学”中的“读者中心论”,就能找到相对最像的“哈姆雷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走出国门20年后,已经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公司”的华为,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考验。成立于1987年的华为,从代理香港公司产品起家,逐渐开始自主开发产品,到1995年,华为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15亿元,但由于中国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的总体发展速度放缓,华为在传统的程控交换机领域的利润被吞蚀,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压力,而市场需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走出去是为了活下去!”华为副董事长郭平曾在2012年的一次会议上这样解释华为 “走出去”的内在动力。根据华为2017年年报,目前华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6036. 21亿元,其中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638.54亿元,同比增长4.7%;亚太地区实现销售收入744. 27 亿元,同比增长10.3%。只有美洲区域受拉丁美洲运营商业务市场投资周期波动影响,销售收入有所下滑,为人民币392.85亿元。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华为是中国少有的愿意去了解全球的技术治理机制,熟悉全球专利制度和电信标准技术制度,与技术治理的利益相关方有很好的互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超越现有治理机制的一个公司。”清华大学朱恒源副所长如此评价。他说:中国建设全球化的过程,是进入商业市场的全球化过程,所有人都需要适应。但是,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是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的,要在这个体系里崛起、发展、为自己争取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学会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这个语言首先是英语,其次是规则。(摘编自华为:荆棘丛生的国际化道路)材料二:美国彭博新闻社2019年1月24日发布题为“美国恐惧华为的另一个原因:物美价廉”的报道:在美国俄勒冈州东部的偏远地区,华为远非美国官员口中的来自中国的“大坏狼”,而是通往21世纪的生命线。东俄勒冈电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约瑟夫弗兰内尔说,这家中国最大的技术公司生产高质量网络设备,卖给农村电信运营商的价格比其竞争对手少20%到30%。华为的设备还帮助二十多家美国电信公司向许多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提供座机、移动服务和高速数据。事实上,包括弗兰内尔的公司在内的一些电信企业并没有联邦政府补贴,它们在向偏远贫困地区提供服务时成本较高。但华为能让奇迹发生。华为在网络设备制造方面已成为世界领先者,它正在努力主导被称为“下一代无线技术”的5G。“他们(华为)的设备非常非常好,”同时担任俄勒冈州议会宽带咨询委员会主席的弗兰内尔说,“我们还没有在市场上找到类似的设备。”正是因为物美价廉,并且其领先的技术和优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华为令美国政府担忧起来,并试图破坏这个“奇迹”。摘自美媒:美国害怕华为的另一个原因材料三 近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注。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的“新常态”之下,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首先必须掌握好法律工具。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进程,就意味着融入国际规则,在所在国法律框架下开展业务。这就要求中国的企业有更强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今世界,虽然逆流横行,但全球化仍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华为来说,只要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最终可以赢得市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尽管遇到各种干扰和阻力,但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企业和产品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正是回应这些干扰最好的方式。(摘编自竞争摩擦不可避免,但中国企业的全球抱负不应削弱)4.下列对“华为”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华大学朱恒源副所长认为华为公司是一个了解全球的技术治理机制,熟悉全球专利制度和电信标准技术制度的公司,并对其在全球技术治理机制上的努力给予了肯定。B.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突破6000亿元,在亚、欧、非均有所增长;其中在亚太地区增速最快,同比超过了10%。C.华为向美国许多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提供座机、移动服务和高速数据,因此,被人誉为“通往21世纪的生命线”。D.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作者由此思考,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首先必须掌握好法律工具,要在所在国法律框架下开展业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3年到2017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呈连年上涨的趋势,2016年销售收入增长最快;同期华为的营业收入除2016年只有小幅增长外,其余年份增长幅度较大。B.华为正在努力主导5G技术,未来可能成为全球5G的 “盟主”;华为技术领先,价格优惠,产品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品,美国政府为此担忧。C.清华大学朱恒源指出中国企业要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的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里崛起、发展、为自己争取空间,就要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D.中国企业只要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企业和产品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就能解决“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和阻力,赢得更好的未来。6.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更好的“走出去”?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酒 婆冯骥才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老板人近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