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ESP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摘要:相较于EGP,大学英语ESP课程的目的性和向导性更为凸显,能够顺应市场和国际上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翻转课堂的倒逼机制则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辨能力的增强能为学生提供核心竞争力。ESP和翻转课堂的结合才是真正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1/view-13004107.htm关键词:翻转课堂;ESP;EGP;混合教学1 EGP与ESP概述及其关系之争1.1 EGP与ESP概述1.1.1 EGP概述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即通用英语、一般用途英语或基础英语,其课程目标为通过教师讲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使用规则和用法。EGP 属于典型的纯语言类课程。在我国,EGP 不仅贯穿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即使在高等教育阶段EGP课程也占领了主导地位。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停留在 EGP教学阶段,其教材内容一般也只涉及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培养等方面,较少涉及甚至零涉及专业方面的知识,因此其考核方式也只能如此。1.1.2 ESP概述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业英语、特色英语或者专门用途英语,其课程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师讲授某特定专业所对应的专业英语知识,逐步培养学生使用专业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积累所学专业所对应的专业英语知识,并具备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能够运用英语开展某专业工作方面的能力。当前,我国的ESP 课程往往是在学生已经接受了一定量的前期基础英语课程(EGP),并具备了一定量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展开的。英国语言学家Waters 和 Hutchinson(1987)把 ESP 分为三大类: 科技英语 (English for Scientific Study)、商业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和社会英语(English for Social Study)。我国著名学者文秋芳将 ESP 分为以下两类:一是学术英语 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为培养知识型研究型人才服务;二是职业英语 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为培养外向型应用型人才服务。1.2 EGP与ESP之间的关系之争在通用英语和特色英语的课程开设方面,香港大学第一学年开设General University English;第二学年开设EAP(English Academic Proficiency)。香港城市大学第一学年针对不同水平学生开设不同课程,为通用英语必修课;第二学年开设EAP。中国内地的宁波诺丁汉大学第一学年全部用来学习英语,以EAP为主。台湾成功大学第一学年开设通用英语,第二学年开设ESP课程。日本东京大学第一、二学年同时开设通用英语和特色英语,第三学年开始由各专业开设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早稻田大学的英语课由各系承担,第一学年开设学术讲座理解和学术交流策略;第二学年开设学术阅读和概念建立及讨论;第 三、四年级开设专题功能英语、技术写作和技术陈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经过了2002年和2007年两轮改革。现在,不少高校纷纷压缩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和课时,有些学校虽然没有大量压缩学分和课时,但规定学生只要通过四级考试或校内水平考试,就可免修部分甚至全部大学英语学分。面对如此困境,学界围绕大学英语教学的出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蔡基刚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以特色英语(ESP)代替通用英语(EGP);而以王守仁、文秋芳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通用英语(EGP)和特色英语(ESP)可以互为补充。两派学者直抒己见,据理力争,促进了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置、课程性质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研究的深化。蔡基刚等学者认为我国“一方面四、六级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未见提高。这说明大学英语学分的压缩是盲目的,是不合理的”。把原因归结为课程要求提出的大学英语教育目标不明,建议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点应从目前通用英语立即转向特色英语,并明确提出为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服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主张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基于学生的需求把大学英语定位在ESP。2012年,上海制订颁布了以学术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王守仁等则认为ESP教学须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不宜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文秋芳赞同后者的观点,认为蔡基刚把通用英语等同于基础英语是错误的,大学的通用英语语言与认知的复杂性远超高中英语。提出通用英语应与特色英语互为补充,通用英语能够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其综合素养;特色英语则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和学术素养。两派学者都提到了通用英语和特色英语,或主张后者要替代前者,或主张两者应互为补充,但在中国内地的大学英语教学中,EGP和ESP两者的衔接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进行深入研究。目前,不少高校压缩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甚至有人提出“去外语化”的观点,同时,很多学生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学习目标,纷纷参加应试培训,但应试训练只能提高分数,不能提高语言能力。学生通过考试后,感到茫然,失去学习动力,对大学英语学习表现倦怠,到了专业学习阶段,英文文献还是读不懂,英语论文还是写得很差。另一方面,教育部提出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认识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其工具性体?F在为专业学习服务,即ESP的学习。笔者认为,EGP和ESP的教学内容有差异,而教学目标既有交叉重叠,又有不同之处,因此,在衔接时需要注意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避免片面排斥或否定EGP传递的人文内涵,只强调ESP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工具作用,会使教学走入误区;而一味强调EGP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会使学生失去掌握学习工具的机会。只有有效结合EGP和ESP的学习,才能够消除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倦怠感,使学生既感受到英语学习带来的思想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很好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和讨论。 1.3 EGP向ESP转换存在的现实问题EGP教育向ESP教育转型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英语教师对其他专业领域了解不多,本身难以应对专业英语方面的问题;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薄弱,难以应对并领会专业用途英语,学习压力较大;教材过时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刻板,以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教学往往费时低效;高校缺乏相应的措施以及扶植政策来安排EGP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以便更好地向ESP教师转型;课时量安排不足,导致学生缺乏足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氛围。综上所述,大部分EGP教师对于向ESP型教师的方向转型缺乏足够的信心和行动上的准备,也缺乏明确的努力方向和恰当有效的转型方法。2翻转课堂与ESP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1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突破性与革新性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逐渐成为全球教育界瞩目的改革热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完全颠倒并翻转了“课前”和“课上”两个环节,变课前为“知识传递”环节、课上为“知识内化”环节。首先,翻转课堂采用“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翻转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养成;其次,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自主学习,其实则是延长了学生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等同于增加了有限的课时量。而上述这两点恰恰与ESP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相符合。此外,分析翻转课堂自身的特点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与ESP二者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方面是完全契合一致的。ESP既能够极大地满足大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又能够“有效”地延长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量,充足的学习时间和完备的课程量一定是学习提高的保障,笔者认为两者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2.2翻转课堂与学生自学环节课前自学环节是翻转课堂以及ESP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设定学习目标,并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英语学习平台或其他各类通讯软件等方式安排学习内容,提供学习资源由学生自主完成。同时,教师也应设置与授课单元主题相关的拓展型任务,让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提前查找并收集相关资料。2.3 课堂知识内化环节课前自学环节结束之后,课堂将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场所”转变成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探索交流的平台。课堂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和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应着眼于能够激发学生思辨意识、主?邮导?应用语言和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总之,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与尝试,还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要想切实提高 ESP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将课前和课上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思辨精神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的需求。参考文献:1蔡基刚.台湾成功大学从EGP向ESP转型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2文秋芳.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3章木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SP+EGP混合教学模式探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3).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