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百校联盟2020届高三毕业班9月联合检测化学试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5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选修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K39 Cu64 Ba137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个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登山使用的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在葡萄酒中添加微量SO2作抗氧化剂,使酒保持良好品质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硫酸铜溶液可用来浸泡蔬菜,以保持蔬菜的新鲜2下列有关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AMg5(Si4O10)2(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为5MgO8SiO25H2O BS2的结构示意图为 CH2O2的电子式为 D中子数为115、质子数为77的铱(Ir)原子符号为3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SO2、NO 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糖类、合成橡胶 C非电解质:CO2、乙醇 D胶体:淀粉溶液、FeCl3溶液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酸性Fe(NO3)3溶液中加入少量HI溶液:2Fe32I2Fe2I2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4NH3H2O2H2O C向NH4HCO3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OHNH3H2O D酸性FeSO4溶液在空气中变为黄色:4Fe2O24H4Fe32H2O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氯仿(CHCl3)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015NA B常温常压下,100 g 68的双氧水中含氢原子的数目为04NAC常温常压下,05 mol HCHO和C2H2O3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O2分子的数目为05NADCH3COONa和CH3COOH的中性混合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则溶液中含CH3COO的数目为2NA6某待测稀溶液中可能含有如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Ba2、Fe2、Cl、,已知该待测溶液中每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某研究小组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A为CO2B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Cl、KC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D向溶液G中加入过量H2SO4(aq)产生沉淀J,故原溶液中存在Ba27BrF3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卤素互化物,还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它能与H2O反应生成Br2、HBrO3、O2和H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B该反应的还原剂为BrF3,氧化产物为O2C生成01 mol O2,有04 mol e转移D09 mol BrF3参加反应,被H2O还原的BrF3为04 mol8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可用于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混合物B装置可用于收集NO气体C装置吸收氨气时可防止倒吸D装置可用于洗涤AgCl表面的NaCl9有机物a为某种感冒药的同系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有机物a最多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14H22O2C01 mol有机物a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完全反应得到气体的体积为224 LD有机物a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4种(不含立体异构)10第二、三周期七种主族元素T、U、V、W、X、Y、Z,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T、U、V为同一周期,T与X、V与Y分别为同一主族,U、V、W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8,W的质子数比V多5,V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UVWYBX的单质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DT和V形成的某种二元化合物既不能和盐酸反应又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11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Sen等在CF3COOH水溶液中成功将甲烷转化为CF3COOCH3(水解生成CH3OH),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的总反应式为CH4CF3COOHO2CF3COOCH3H2OBCF3COOCH3水解生成CH3OH的反应式为CF3COOCH3H2OCF3COOHCH3OH CPd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之一 D每生成1 mol CH3OH,消耗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224 L12某电池研究员使用锂磺酰氯(LiSO2Cl2)电池作为电源电解制备Ni(H2PO2)2,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池反应为2LiSO2Cl22LiCl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中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Cl22e2ClSO2 B电池的e极连接电解池的h极 C膜a是阳离子交换膜,膜c是阴离子交换膜 D电解池中不锈钢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13固氮作用有3种途径: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和大气固氮。下表列举了不同温度下大气固氮的部分平衡常数K值。2260时,向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5 mol N2和015 mol O2,10s时反应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固氮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10 s末,N2的转化率约为666 C10 s内,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molL1s1 D10 s末,再向容器中充入01 mol N2和01 mol O2,N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14某学习小组向50 mL Ba(NO3)2和Al(NO3)3的混合溶液M中逐滴加入K2SO4和KOH的混合溶液N,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随加入溶液N的体积(V)变化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N中K2SO4和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 BX点沉淀的组成为009 mol BaSO4和003 mol Al(OH)3 C溶液M中含有011 mol Ba(NO3)2和003 mol Al(NO3)3 DY点到Z点之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KOHKAlO22H2O15常温下,某同学用NaOH溶液吸收SO2气体来模拟工业尾气的处理,测得尾气吸收液的pH6已知Ka2(H2SO3)12107。下列关于该吸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吸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8molL1Bc(Na)2c()2c()2c(H2SO3)Cc(Na)2c()c() Dc()012c()第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16(12分)光气(COCl2),又称碳酰氯,用于有机合成,制造染料、橡胶、农药、塑料等。实验室可利用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反应制取少量COCl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光气常温下是一种略带黄色的气体,熔点为118,沸点为82,密度为1381 gmL1,它化学性质不稳定,遇水迅速水解,100以上易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为_。 (2)仪器x的名称为_。 (3)装置E中利用HCOOH制备CO的化学方程式为_。 (4)选择实验装置并连接接口(ah)顺序:a_bc_h(用小写字母表示,装置可重复使用)。 (5)Cl2还可用KMnO4和浓盐酸制备,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 (6)装置B中10冰盐水的作用为_。17(15分)某地盛产氧化铜矿(主要分成为CuO,还含有少量Fe2O3、Al2O3、MgO、CaO、SiO2杂质),工业以该氧化铜矿为主要原料制备铜,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RH是一种有机溶剂,萃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2RH(org)Cu2(aq)R2Cu(org)2H(aq),其中org代表有机相,aq代表水相。各种金属离子在RH中的萃取率: 常温下,Ksp(CaF2)56109,Ksp(MgF2)7010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酸浸”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答两点)。 (2)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 (3)若“除钙、镁”在常温下进行,需加入过量的NaF溶液,此时溶液中_。 (4)若舍去“还原”操作,则导致的后果为_。 (5)“反萃取”时,加入稀硫酸反萃取的原理为_。 (6)“萃取”、“反萃取”的目的为_。 (7)用石墨电极电解反萃取后的溶液,若阳极产生标准状况下448 L的气体,理论上阴极析出_g Cu(溶液中Cu2浓度足量),电解后的电解液可返回到_操作再利用。18(12分)已二酸二甲酯可用于合成医药中间体或作为香料的原料,也可用作增塑剂或高沸点溶剂。采用六水合氯化铝催化合成的己二酸二甲酯具有污染少的优点,其原理为HOOC(CH2)4COOH2CH3OHCH3OOC(CH2)4COOCH32H2O。有关数据和装置图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按照右图连接好装置,在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73 g已二酸、128 g无水甲醇、10g六水合氯化铝,控制温度100,加热回流25 h后结束反应。稍冷后加入冰块充分冷却,再用乙醚萃取三次,合并醚层,依次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中混合物蒸馏,除去甲醇和乙醚后,再减压蒸馏,收集115117的馏分,得到492 mL无色透明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剂六水合氯化铝溶于水显酸性,其原因为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氯化铝可由硫酸铝铵和氯化氢制得,由浓硫酸和氯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仪器A的名称为_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