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 统治阶级的提倡B. 国家分裂的影响C. 社会人口的增加D. 铁器、牛耕的出现【答案】D【解析】个体小农经济产生属于生产关系的改变,所以其主要条件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思考,而铁器、牛耕的出现就属于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故选D。ABC都不符合题,故排除。2.在中国古代考核地方官员的述评材料中,往往可见“祈雨辄应”、“祷雨即沛”、“竭诚祷雨”等内容。这说明A. 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B. 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C. “祷雨”是地方官主责D. 重农思想影响官员升迁【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中国“以农立国”的思想。祈雨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重要的祭祀和礼仪活动,体现“以农为本”的立国思想。以农为本,为百谷祈甘雨是地方官吏重要业绩,常常与其政绩、考核相挂钩。故D项正确。A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君权神授思想主张天子的权力是神所赋予的,是上天所赋予的,从思想上禁锢百姓,使他们不敢反抗,因为反抗天子就是反抗神,从而为其巩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这种思想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B。地方官的主要职责是治理地方政务,维护地方治安,审理各种案件,维护地区稳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祷雨”本身仅仅是地方官治理地方政务,发展地方农业经济的一种手段,故排除C。3.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B【解析】紧扣材料中“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提高了精耕细作水平。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在秦、魏等国出土生铁铸造的农具”不符;C项中“必备品”的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D项的表述从题目中无法看出,应排除。故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4.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关于草市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草市最早出现于西汉B. 南北朝时出现管理草市的“草市尉”C. 唐朝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D. 宋朝时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草市最早出现在两晋时期,而不是西汉,故A项符合题意;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六朝时开始设立“草市尉”对草市进行管理,故B正确,不合题意;唐朝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故C项正确,不合题意;至宋代,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故D项正确,不合题意。5.“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句所述不能反映出的是A. 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B. 自耕农经济农民生活富足C. 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D. 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生活富足不符合封建社会的史实,B选项符合题意。封闭性、保守性和稳定性从材料“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都能看出,A、C、D选项排除。6.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 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 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 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田地竹成沙土,止产粟米”“水陆失宜”的信息说明属土流失严重,政府必须进行管理,故B项正确;从唐多有“稻垄”、北宋仍有“熟稻”到1678年“止产粟米”,是因为“田地皆成沙土”而被迫进行,并非主动选择品种,故A项错误;“田地皆成沙土”,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故C项错误;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全凭”的说法是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7.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 纺织业由政府专营B. 手工业者无人身自由C. 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D. 技术垄断成为行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可知说的是技术垄断,故D选项符合题意。政府专营的说法材料不体现,A选项排除。手工业者的人身自由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手工业的分工,C选项排除。8.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A.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B.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 强化中央集权D. 小农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营,盐铁专营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东汉时期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放松了对盐铁经营管制,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盐铁经营问题,属于工商业问题,与“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小农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D;从西汉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到东汉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中央放松了对盐铁经营管制,无法体现强化中央集权,排除C。9. 下图所示的工具,王帧在农书说明:“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这一工具的运用使得( )A. 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B. 农田灌溉得到了迅速发展C. 冶金业得到迅速发展D. 使用灌钢法炼钢成为可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及读图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通过图片及题干材料描述可知识水排,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在公元31年由杜诗创制,其原动力为水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变为连杆的往复运动。所以C正确。10.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因为A. 官营作坊的产品数量有限B. 私营作坊的工人大量增加C. 商品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D. 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兴起【答案】C【解析】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消费,与市场联系不密切,排除A选项。而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用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能够满足城乡市场迅速增长的的需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许多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B、D项是C项的结果。故选C选项。11.下面一则材料记载了杭州的商贸发展情况:“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希,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杭州A. 汉代B. 六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杭州买卖昼夜不绝,说明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的限制,结合所学可知符合宋代商业的情况,故答案为D选项。汉代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A选项排除。六朝时期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B选项排除。唐朝中后期刚出现夜市,不可能有杭州这样繁荣,C选项排除。12.江南经济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促进江南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有魏晋以来的北方人口南迁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唐宋海上贸易的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的北方人口南迁有利于北方人带去先进的技术,有利于江南的开发。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南北方的联系和交流,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正确。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正确。唐宋海上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江南开发,正确。故答案为D选项。A、B、C选项排除。13.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A. 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B. 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C. 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D. 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政府“近许官府抽分” 和“公为贸易”可知海禁有所放松,D项正确。材料中“奸民纵横海上”可知并不是反对海禁政策,排除A。明政府“近许官府抽分”和“公为贸易”可知海禁有所放松,而不是加强海禁力度,排除B。材料未涉及西方侵略,而是强调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政策,排除C。14.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 工业发展速度放缓B. 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C. 工业布局发生变化D. 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东北地区是工作业重点,故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了工业布局发生变化,故C正确。工业发展速度放缓,过于笼统,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工商业改造,故D错误。15.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 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 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2年”“从综合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我国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高校进行院系调整,特别是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故B项正确;1952年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故A项错误;C项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符,排除;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不单单是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故D项错误。16.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直接原因是A. 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 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 利用了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D. 各种实业团体的推动【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故A项正确;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的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利用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17.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C. 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D. 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知识反映种植棉花的地区增多了,无法体现“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排除B;材料与封建土地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