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谐之门 2012年第4期(接2012年第03期第67页)第二节 读书目的 读南怀瑾的老师著作,有感于他所说的,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我认为最正确的传统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什么理?就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可惜的是,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我们今天还在大肆渲染和推广大学生创业和就业,读书仅仅为了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者能够赚很多的钱。我们很多家长甚至还把自己一生的失意,或者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希望在孩子身上,拼命逼他去上学读书,完全没有考虑孩子们个性所在和兴趣,也不了解孩子们的脑力与健康,不知道“爱之反而害之”,结果却妨害了孩子一生。 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幸福的源泉,遗憾的是:在这个“最爱”子女的国度里,我们的父母发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对学习反而越来越有问题,习惯越来越差,不听话、不懂事等等问题越来越多。这就有一个问题出来:孩子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的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这是好事,只要改是从好的方面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怕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拼命改,要命的是改的人都不明白自己要改到哪里去?也许世界上又有新的理论出来了,改革者拿来参考一下,而这些理论都源自于西方思想,西方思想观念已经主导了这个世界一、两百年的时间。我们不是不愿意让他人站在前面让他们引导,我们是要冷静下来,到底西方思想会引导我们走向哪一条路上去? 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整个社会跟世界状况,是不是就是这一条路?确确实实是。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孩子很会竞争,竞争之下的心量特别狭窄,人的心量一窄,日子就会很痛苦,每天都是患得患失。竞争到最后,对人就有攻击性,就变战争。我们每天打开新闻,必然有战争的报导。假如战争真正能解决事情,那我们也可以接受,问题是战争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甚至还使问题更加严重。您看现在美国所带动的战争,都没有好结果。美国曾经管过的战事,没有一件是好的收场。当然我们也不能太责怪于人,前面第一节,我们提到的圣贤教育,美国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老祖宗,没有几千年圣贤的传承,甚至于没有学过弟子规。如果他们听懂了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学会了,他就不会用战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您看这一句“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是不是很有说服力。当您用权势、武力去压迫他人,别人“心不然”,内心会反对,他一有机会马上就要报复。“理服人”,您用真正做人的道理去对待他,去替他设想,去关怀他,他就能够打从心眼里佩服您,进而与您和睦相处。就这么重要的一句话,在我们中国圣贤教育第一本童蒙养正的书里就学到了。 反过来,我们分析美国,他们现在发动了许多战事,全世界也都卷入了战争的阴影中,可是他们这样的表现对自己的下一代有何影响不言而喻。“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我们这一辈施的是好的,孩子会学好的;如果教的是坏的,孩子就学坏的。所以现在美国青少年教育问题非常严重,美国2002年把原来品格教育的预算两亿五千万美元,调成七亿五千万,瞬间提升三倍,认为就有效的,其实不然。现在人有一个错误的思维方式,就是认为只有花钱就能解决问题。我们中国圣贤的教诲,最后才考虑的是钱,但是现代人却把最后考虑的搬到最前面,结果本末倒置,思想颠倒,自然行为乖张、伦理失常。 美国人喜欢用钱解决问题,这是西方思想导致下的行为,我们用美国现实的青少年心理分析来看:记者在西方拜访那些读过大学的学子,在拜访的8000多个人中,有71%的学生作过弊,68%的学生跟别人打过架,35%的学生曾经在商场里面偷过东西。而这个心理访问最后一题这样问:“您认为自己道德高尚吗?您的思想高尚吗?”结果所有8000多个受访的学生,竟然有96%的人说自己道德很高尚。我们刚刚得知百分之七十一的学生作过弊,百分之六十八的学生打过架,百分之三十五的学生偷过东西,但是却有百分之九十六的学生觉得自己品德高尚。您看,这些孩子依据什么标准得出的答案?是根据自己给自己定的标准来的。所以今天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觉得不对的人他就要打,这样一来,他的下一代觉得不对的也要打。所以我们说教育下一代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当我们成人都不以身作则,您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把下一代教好。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来杰出的人才?”钱学森大师留下的这个问题成为了我们国内教育界绕不开的难题,这无疑鞭策着我们不断思考和认识。大师者,既要源于先天自身的禀赋,更需要后天生长的土壤环境。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以及在二十一世纪尾期这个阶段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都在开始大量研究中国的古文化、古哲学,得出了许多结论。可以说他们已经从我们祖先的思想里,已经吸取了许多我们自己都没有认识到的精华,并运用它推动着他们社会的变革。相反,我们自己却守着金山不动。钱学森大师何以成长如斯?就是源于他从小弘扬、继承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自身返朴归真,建设自我,修养自身,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建设家庭、建设社会,兴旺整个民族,甚至影响到了整个世界。我们的教育可以说是反复但螺旋上升的过程,从有道到失道,再到有德,然后再失德,最后再真正实现教育的最终归宿实现道、德、仁、义、礼。我们今天的教育,因为随着贪心贪欲的生起,随着名利思想逐步地深入到灵魂之中,不断侵蚀着心身;不仅仅侵蚀到每个人的灵魂,而且也侵蚀着整个社会,使道德逐步下滑。当人们没有任何信仰、没有任何信誉,没有任何诚信,不畏天地、不畏自然、不畏法律,我行我素,失去了起码人生的准则,连做人的起码诚信准则也丢失了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会彻底反思。物极必反,无论任何事物,当它走到一个极端,必然“反者道之动”,因为这样的教育是我们寻求西方思想的一种必然。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看的时候,我们也会充满信心的看到传统教育的回归,难怪很多贤者预言,道德回归必将在二十一世纪在世界上重新出现;东方的圣贤文化必将在世界传播弘扬。 我们从水实验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利人绝对利己,害人绝对害己。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让人生时时走在利人利己的道路上,这才是懂得抉择人生的正确态度。做人首先起心动念要慎思,一个念头不对马上要转变,否则您的身体就要受到影响。五伦关系要经营好也要慎思,进而去判断,去明辨。所以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德行,把德行的根扎好,才能让他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德行要慎思,孩子的艺能也要慎思,为学要专注,不可以学杂,要一门深入。所以我们要思考一下,假如我们的孩子的思想观念继续朝这样的路去走,当他会竞争,当他会战争,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要三思、三思而后行。人要抉择一条路一定要先有判断力。现在西方人有人觉醒,知道自己走到一个死胡同里面去了,但是他们不敢承认,只是偷偷去做。难怪七十五个诺贝尔得奖主于1988年在巴黎召开会议,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宣言里面说到,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生存的话,必须重新回到两千多年前,汲取孔老夫子的智慧。诺贝尔得奖主可以说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但他们却都异口同声提出来,希望二十一世纪的人想过好日子,要赶快汲取真正圣人的智慧。而七十年代有一位影响世界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汤恩比教授,他也提到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两种思想可以解决。 我们看一下,当我们读书否定传统价值教育的时候,出现了什么恶果。2003年12月,16岁的北京中学生晓军因憎恨母亲的严格管教,全然不顾养育之恩,残忍地将母亲杀害。把尸体藏起来后,他竟然拿着翻出来的400元钱,若无其事地去了网吧。几天后,当警察在一家网吧里将其抓获时,他一脸的平静,不但不觉得后悔,反而流露出杀死母亲获得“自由”的兴奋官方媒体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在中国约有2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比如娇惯、任性、心理脆弱、缺乏毅力等。此外,逃课、酗酒、网恋、少女怀孕、自杀等问题也层出不穷。可以说,我们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已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分析一下,在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国人,其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方面选择的是传统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70年代出生的多数人,则选择了传统的道德标准和现代的生活方式。到了80、90年代以后,由于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父母存在补偿心理,物质追求的教育远多于传统道德的灌输,导致青少年从小娇生惯养,我行我素,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传统价值、传统文化甚至对现实社会存有逆反心理,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由于性格的缺陷,当他们进入复杂的社会时,很容易遭受心理挫折,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这一点我们要深思。 国际社会曾同中国有关机构进行了一项“青少年传统价值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传统价值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有很大的正面影响。传统价值教育除了可以提升青少年道德水平外,还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更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及处理社会危机的能力。研究同时发现,对传统价值认同越多,面对挫折的承受力就越强,更能使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见,传统价值教育是良好的品德教育的基础。有人认为,坚持传统价值教育会把学生塑造成墨守成规的“信徒”。这显然是杞人忧天。人类历史社会实践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而对品德教育起到深远意义的,就是传统价值教育。 我们祖先的圣贤教诲对于今天的品德教育可以说切中时弊,像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孝”、“家庭和谐”、“礼”等传统价值观还被很多中国人带到欧美等国家,发扬光大。甚至在新加坡的教材中还编进了100多个中国儒家和东方传统价值观的故事和典故。很多专家提议,为了把中国青少年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优化青少年品德教育的内容,使传统价值教育得到回归;其次,需要讲究品德教育的方法,以实践为教育形式;第三,营造健康的青少年品德教育环境,弘扬传统价值观念。 显然,我们知道了读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品德。几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整个社会包括教育界,对圣贤教诲渐渐淡忘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忽略了,甚至有少数人还开始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今天暴露出的青少年问题,乃至社会整体的道德式微,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古人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要消除社会动乱的根源、建立良善的社会风气、挽救下一代和我们自身,唯有恢复传统的圣贤教育,真正建立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读书目的的认知体系。无疑,这需要每一位家长、老师、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的通力合作,以“孝亲尊师”为本,开展即是传统的又是历久弥新的教育?“孝悌忠信仁爱对待、礼义廉耻和平共处”。 而这教育成功的关键,就是我们成年人先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因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读书出了要修养品德外,还要快乐读书。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教育是育人,不是为了竞赛而去培养教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培养孩子最大的欣慰,但是强制孩子遵照家长的意愿去做,往往会适得其反,过犹则不及。在当今社会,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的孩子物质生活上是富裕的,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是匮乏的,心灵是疲惫的。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多给孩子一点属于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至圣先师孔夫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苦摸索,更不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刑。素质教育首先它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互动的活动”。当前,我们存在一些中小学竞赛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现代的学生过多地靠在书本上,每天相对机械式的生活和学习等等,我们应该从这种常规的模式下解脱出来,还给孩子属于他们的快乐生活,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让孩子快乐成长的艺术。 经典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快乐的读书教育,我们都有一个误区,以为孩子识字关非要等到小学读完才可以,其实按照古代的教育,我们的孩子6岁就可以脱盲,最早的3-4岁可以脱盲,不要认为古代背诵是对幼儿的摧残,我们常常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其实孩子很乐意去背诵,就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