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每题6分,共84分)1A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的几种猜测最有可能的是( )A、厌氧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 B、厌氧异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C、需氧异养、厌氧异养、需氧自养 D、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1D【解析】原始生命诞生后,逐步进化成原始的异养厌氧型的原核生物,当这些生物消耗掉大部分有机物后,经突变和自然选择,逐步分化出了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O2,为需氧型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10多亿年前,地球上才出现了真核生物。2A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三个层次(水平),指出以下4个选项中错误的一个是( )A生态系统多样 B遗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效率多样性 3A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主要指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4A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指( ) 基因 细胞 组织 物种 生态系统A、 B、 C、 D、5B 在桦木林中常出现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木,桦木又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最终为云杉所取化,这种群落的演替表明( )A、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等位基因 B、这种生存斗争是不利于物种的生存C、从进化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 D、从结构上看,云杉比桦木高等6B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昆虫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这说明了( ) A、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B、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内因C、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D、生物有利变异的积累7A 1983年国际专家小组共同研究了同位素年龄为 35亿年的瓦拉伍那沉积岩,一致认定其中保存有微生物遗体化石,某些类似于现代丝状蓝藻的丝状微化石;同时还发现叠层岩中保存的蓝藻和其它微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研究的成果充分地证实( ) A、早期生命可能是微生物 B、原核生物出现于35亿年前 C、真核生物出现于35亿年前 D、35亿年前出现光合自养生物8A 要使人们认识到,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 ) A一个营养级 B一个基因库 C一种原材料 D一笔财源9B 与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始生命代谢方式相似的一组生物是( ) 硝化细菌 乳酸菌 蓝藻 蛔虫 A、 B、 C、 D、10A 肺鱼在夏季如遇干涸,常藏于泥茧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苏”,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种生存斗争的表现 B、这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C、这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D、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10C【解析】这种生命特征可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来解释,肺鱼的祖先存在着遗传和变异,它是不定向,有的能进行夏眠,有的不能。当条件优越时,能进行夏眠的这种变异并非有多大优势,但当条件恶劣时(遇干涸等),这种可遗传的变异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被不断地积累,从而使肺鱼表现出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因此,C项是不正确的。11C 下面是检测几种微生物细胞中G+C在整个DNA分子中的摩尔百分比所得到的一组数据。物种甲物种乙物种丙物种丁(G+C)/( A+T+G+C)26%51%40%73%那么,与甲由近及远的亲缘关系依次是( )A甲 丙 乙 丁 B甲 丁 乙 丙C甲 乙 丙 丁 D无法确定11A【解析】微生物细胞中G+C在整个DNA分子中的摩尔百分比越是接近,说明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亲缘关系越远,从表中分析与甲关系最近的应是物种丙,其次是物种乙,最远的是物种丁,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12B 就细胞分裂方式的进化看,细胞分裂方式的进化顺序应该是( )A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C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12A【解析】从生物进化角度看,真核生物是由原核生物进化来的。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为无丝分裂,真核生物具有丝分裂开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出现减数分裂。从进化特点认识,细胞分裂方式仍遵循由简单复杂,由低等高等,无丝分裂是最原始,低等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是最复杂和高等的分裂方式。13C 某海岛上生活的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和个体数量关系如下图中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目,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调查情况的曲线是( D ) A、 B、 C、 D、14B 下图是未被破坏的地层示意图,图中表明两个地层中曾发掘出物种A和物种B的化石。下列关于物种A、B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层 物种A层 物种B 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物种A比物种B结构简单 在层内能找到物种A的化石 在层内能找到物种B的化石 物种B的出现早于物种A 物种B的出现晚于物种A 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16分)15A 阅读下文: 在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生命,当时地球表面没有游离的氧,但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在距今31亿年时,地球上出现了微生物A,由于这种生物的出现,使地球上的大量有机物被消耗掉。到距近25亿年时,生物B的出现使大气中的含氧量逐渐增多,以后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生物C、D、E等,经测定,它们的细胞内都含有一种叫做细胞色素C的物质(与有氧呼吸有关)。 根据上述回答问题: (1)原始生命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 (2)物种A和物种B的代谢方式上的根本区别是 。 (3)物种D的异化作用类型是 。(4)物种A和B可能是 生物,物种C可能是 生物(原核或真核)。15 (1)异养厌氧 (2)能否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3)需氧型 (4)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解析】由于原始生命的结构简单,不能自身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外界现成的有机物,故属异养,又由于当时没有游离的氧存在,因此是厌氧。物种A形成以前,地球上无氧气,物种A形成以后,又消耗有机物而不能生成有机物,因此是异养厌氧。物种B的出现使大气中O2增加,说明物种B能释放O2,而在生物体内释放O2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又由于物种B形成时没有O2存在,因此物种B属自养厌氧,所以A和B在代谢方式上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物种C、D、E体内有细胞色素C能利用O2,故属有氧呼吸,根据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可以断定:A和B可能是原核生物,物种C可能是真核生物。用心 爱心 专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