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卷第I卷(单选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带有开放性A、 B、 C、 D、2、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足”即产品富足 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 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3、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用丝做衣料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A、 B、 C、 D、4、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A战国 B汉朝C宋朝 D明朝5、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早市是在A、西汉的长安 B、唐代长安C、北宋开封 D、元朝大都6、在我国土地所有制从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A、铁器农具的出现 B、公田的大量抛荒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D、商鞅变法7、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B. 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C. 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D. 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8、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被废除9、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 B.儒家民本思想C.手工业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10、“犁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中国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A精耕细作 B技术先进C家庭经营 D生产效率高11、“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C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 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1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A、是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 B、与西方国家入侵无关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摧残了资本主义萌芽13、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商品市场 资本原始积累 A、B、C、D、14、据估计,16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10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地租收入,甚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B.推广大农场经营方式C.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D.稳定农村社会阶级结构15、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包括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中华民国的建立 有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A、 B、 C、 D、16、亚当斯密说:“没有广阔的国外市场,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有好好发展的可能。”他论证的是( )A.市场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B.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关系C.手工生产和机器生产的关系 D.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关系17、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a时期美德工业优势越来越大B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局势的稳定Ca、b两时段的发展都得益于科技进步D该图体现了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18、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主要不同是A、前者属于官僚,后者属于资本家 B、前者是封建经济,后者是资本主义经济C、前者依靠国家政权,后者依靠个人经营 D、前者属国家,后者属个人19、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A、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B、中国始终没有形统一的国内市场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20、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C.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D.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21、1957年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2、观察过去25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1992年2005年,是因为实行了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改革管理体制 B.增加企业活力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改革分配制度2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内地ABCD 25、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 都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都提出要改革开放 这两个会议具有一定继承关系A、 B、 C、 D、26、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国家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倍数4232622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 B商业革命开始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 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27、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A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重大变革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D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8、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创造性地发展马列主义理论的是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C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9、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计划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的会议是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30、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D.中共十五大 31、“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予;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稍窥世变者,已熟察而稔知之矣。”这段材料表明在近代中外交流中 来源:学科网ZXXKA传统习俗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B近代思想深受传统文明的束缚 C传统思想受到西方政治的影响D近代思想受到传统政治的影响 来源:学科网ZXXK32、我国的电报历史可追溯到1871年4月18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开设电报业务。从此拉开了中国电信历史的序幕。然而“清廷将外来的电报视作异端邪教”,直到10年后, 我国才有了第一条民族电报线。这说明 A落后思想观念阻碍社会发展 B电报超越了近代中国的需要 C中国开始出现近代通讯方式 D近代通讯不利于清政府统治 33、义勇军进行曲原是拍摄于1935年的影片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曲,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广为传颂,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材料说明 A电影创作强化了我党的宣传效果B影视兴起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C电影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D抗日救亡得到各界人士的支持34、1924年,美国星期六晚报评论说:“我们生活在信贷时代,或者更准确的描述是债务时代,在前一时代中流行的对债务根深蒂固的反感几乎已经荡然无存。”此评论从侧面反映了 A美国已深陷经济危机 B危机前经济的虚假繁荣C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 D民众的社会道德已下滑35、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 ,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贫穷是穷人自己的过错,失业是由于人们不愿意工作”,“失业的人自觉羞愧”。因此,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为此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以工代赈 B推行劳务输出C直接救济 D鼓励自主创业 36、1981年,里根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让我们从现在起,重新唤醒这个工业巨人,使政府量入为出。”里根“唤醒工业巨人”的主要措施是 A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加大对知识经济的投入C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37、口号是浓缩的历史,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下列口号出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发展才是硬道理”C.“以阶级斗争为纲”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38、河北盐山县“男女平权之说倡,而婚配自择”,内蒙古“其结婚之始,亦有经过恋爱之过程者,俟彼此相许,始告父母。或倩冰人而聘订”,山西析县读书人的婚嫁“不完全由父母主持一般先征得子女同意”。这种现象应出现于A.太平天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39、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认同与认可C.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40、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找政府的消费心理使得西欧各国储蓄率明显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该现象A.体现经济危机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