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第三章第三节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三民主义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一 解放区土地改革 1 背景 主要矛盾 2 1947年 中国土地法大纲 3 土改总路线 4 意义 激发了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为了调动农民积极性 推动解放战争 耕者有其田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 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1931年 中共制定土地革命路线 规定依靠 联合 限制 保护 消灭 变的土地所有制为的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 农民的土地政策 贫农雇农 中农 富农 中小工商业者 地主阶级 封建半封建 农民 减租减息 交租交息 二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1947 6 1948秋 1 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是什么 2 什么是外线作战 什么是内线作战 3 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的条件是什么 可能性 必要性 减少陕北 山东的压力 减轻解放区的消耗 条件 原因 主攻方向应作何选择 主攻中原 原因 防守空虚 战略位置重要 大别山 豫陕鄂 豫皖苏 陈 粟 刘 邓 陈 谢 二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1 时间 1947年6月 3 原因 可能性 必要性 4 主攻中原 5 其它反攻 华北 聂东北 林 罗西北 彭 贺山东 谭 许 6 意义 决定性作用 转折点 三军配合 原因 意义 打破 威胁 外线 内线 两翼牵制 四面开花 防守空虚 战略地位 全面结果 2 方针 外线作战 内线作战 战略 决战 二 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三 战略决战的胜利 看书思考三大战役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动的 战略 决战 敌我力量对比表1948年8月 130万 280万 上 升 430万 365万 请思考 为什么首战选择东北战场 1 东北敌我力量对比我方占优 2 东北敌军被围困在几个大城市中 补给困难 3 东北工业基础雄厚 解放东北可为解放全国奠定胜利基础 4 歼灭了东北敌军 我军可以挥师入关 有利于华北 华东战场的作战 战略 决战 1948 9 1948 11 东北解放军 长春 沈阳 营口 锦州 攻锦打援 辽沈战役 战略 决战 1948 11 1949 1 华东解放军 淮海战役 战略 决战 1948 11 1949 1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三大战役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三大战役中最主要的作战目标是什么 三大战役各有什么特点 特点 辽沈战役 关门打狗 淮海战役 中间突破 平津战役 瓮中捉鳖 标志 沈阳 歼灭杜聿明部 北平 目标 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 时间 作战方针和战果简表 战略反攻 时间 作战方针 战果 1947年6月底 1948年9月 11月 1948年11月 49年1月 1948年11月 49年1月 战略决战 辽沈 淮海 平津 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意义 基本消灭 奠定基础 思考 三大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决策英明 领导正确 解放军英勇作战 解放区军民的大力支援 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配合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重要原因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主要表现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直接后果 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 课堂练习 1人民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 A内线防御为主B内外结合 外线反攻为主C内线相持为主D内外结合 外线决战为主 2三大战役迅速取胜是由于对首战突破口的选择正确 这些突破口是 A锦州碾庄张家口B锦州徐州张家口C长春碾庄张家口D长春碾庄天津 二问答题 简要归纳在解放战争的各个阶段 我军的战略目标发生过哪些变化 分析变化原因 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 防御阶段 实行以土地换力量的战略目标如内线作战且以运动战为主 因为当时敌我力量悬殊且各解放区基本处于被分割的状态 形势对反动派有利 2 反攻阶段 以外线作战为主 以中原地区为突破口展开全国反攻 因为敌我力量对比变化对我有利 且敌人兵力分散不足 中原空虚 并在政治上日益孤立 3 决战阶段 实行战略决战 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地区 这时敌我力量对比发生进一步变化 国民党集结兵力实行重点防御 4 解放阶段 追歼残敌 解放全国 因为国民党政权企图以政治和谈实现划江而治 并且伺机卷土重来 启示 党中央根据战争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战略目标 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