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志者事竟成9 桃花源记课题桃花源记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语言现象的认识。2.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如“皆、具、妻子、交通”等。3.掌握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来叙事的手法。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文章的语言、意境、内涵之美。2.查阅有关资料,初步疏通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进一步品味语言。3.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讨论世外桃源所寄托的社会理想,激发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2.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正确看待世外桃源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价值。课前预习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现在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被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约作于南朝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时年57岁。当时正处于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生灵涂炭,陶渊明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隐居农村已十余年,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切身体会,于是虚构出一个与污浊的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读准字音遂(su) 邑人(y) 间隔(jin ) 语云(y)俨然(yn) 阡陌(qin m) 垂髫(tio) 刘子骥(j)诣太守(y) 舍船(sh) 屋舍(sh) 怡然(y)豁然开朗(hu) 便要还家(yo)通假字便要还家(同“邀”,邀请)古今异义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古义:宽阔明亮 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某个数目)一词多义舍 便舍船,从口入(动词,舍弃,丢下)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志 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寻向所志(名词,标记)寻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指示代词,这)既出,得其船(人称代词,他的)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形容词做动词,对感到惊异)复前行(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欲穷其林(形容词做动词,穷尽,走到头)处处志之(名词做动词,做标记)未果,寻病终(名词做动词,实现)理解词语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省略句:便舍船,从口入(“便”的前面省略主语“渔人”)便要还家(“要”的后面省略宾语“渔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的后面省略宾语“之”,指代桃花源中人)倒装句:问所从来(“所从”是介宾短语“从所”的倒装)新课导入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洞内宽敞明亮,洞中有天。东晋末年,长期隐居农村的陶渊明来到这里后,有感于农村现实,忽发奇想,虚构了一个美丽神奇的传奇故事世外桃源。在桃源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真的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吗?桃源人是人还是仙?今天我们就去拜访一下这个世外桃源吧!新课展开新课展开【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参考译文:1.(地上)芳香的野草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2.(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舍整整齐齐。3.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4.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5.(那里的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2.桃花林的自然景色是怎样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桃花源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大惊”?桃源与世隔绝,年代久远。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7.“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再读课文,梳理结构】1.文章围绕“桃花源”写了几个部分的内容?发现桃源进入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2.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第一部分(1):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源。第二部分(2、3):渔人在桃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三部分(4、5):渔人离开桃源以及再次探访桃源未果。【课堂讨论,拓展延伸】1. 好一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地!让我们再读一遍课文,再游桃花源。读后思考:桃源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我们找得到它吗?为什么?解释“世外桃源”的意思。找不到,虚构的;寄托了作者改变黑暗现实的政治理想,寄予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对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有人说桃源是陶渊明积极的理想,也有人说是他的消极逃避,你怎样评价?(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把握文章主旨】如何理解本文的主旨?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改变黑暗现实的政治理想,寄予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作者对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写作方法运用 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课文第二、三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画卷。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第一、四、五段写得简略,因为是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2.真假结合,虚实相生。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真实的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写实结合起来。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刘裕篡权的动乱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所以,读者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受到主题的真实。同时,作者始终注意结合现实来虚构故事。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地向读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职业,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呼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3.悬念迭起,层次分明。全文仅用300余字,写出了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桃花源了吗?“不复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悬念,让人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方法活用,片断作文】请用详略得当的写法,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叙述自己游览公园或某名胜古迹的一次经历。教学板书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名篇。我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导入新课,并进行了有创意的教学。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接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我要求同学们凭借下面的注释,结合语境翻译课文,然后小组自主探究,最后小组提出疑难点,教师在班上引导学生解决,并把文言实词虚词归类。三、反复诵读,品味佳句,突破重难点。如果说前面的读是在为品做准备,那么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方法指导:结合语境辨析古今异义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意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对于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古义的掌握是关键,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方法来帮助理解:(1)从字形上分析。如“孙权劝学”中的“劝”从力而不从言,可见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励、奋力”。(2)从语境上分析。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指“第二次”。(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近义词上分析。如“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它的反义词是“退”而不是“出”,可见它的意义不是“进去”,而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