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生的问题,是否喝几碗“鸡汤”便能解决?曾经我们以为是这样!那些花样百出的励志书籍、层出不穷的心灵导师,都寄托了人们这样的想象;微信、微博上经常飘荡着的“鸡汤”味,则让人莫名地心情激荡。它们大多打着科学的旗号,号称“治愈系心理学”心灵鸡汤抚慰你的心灵,成功学指示成功的捷径。但意在“治愈”的励志书籍和心灵导师们经常会自相矛盾:今天喂你“从容”、“淡定”、“放下”、“不执着”的鸡汤,明天又灌你“厚黑”、“凶猛”、“狼性”、“不服输”的烈酒。饮过之后,你可能会比彷徨时更彷徨,比迷茫时更迷茫。当你在信与不信的两端犹豫不决时,不妨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讲。“我不赞同心灵鸡汤、成功学、灵 修等外求意识,它们也不是心理学。”在广州珠江新城的一家咖啡馆里,胡慎之这样说。他递过来的名片极为简单,古朴的底色之上,除了姓名和联系方式,只有“向日葵心理”这样的字样。但百度百科上记载了他的一堆头衔:他是广州向日葵咨询中心创办人、关系心理学家、精神分析治疗师、创伤治疗师、国际危机干预指导师;他为多所著名高校提供心理专业课程培训,并在多档电视节目中担任嘉宾;他所在的机构为多家企业提供 EAP 服务及进行管理培训。被心理学家剥去了伪装的外衣,心灵鸡汤到底会露出怎样的真相?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打工皇帝的这句话令无数人热血沸腾,他以此为名的自传曾创造了 5 个月再版 6 次的传奇。但几年过去了,唐骏还是只有一个,从没有人站出来说:我复制了唐骏的成功。在胡慎之看来,不管是成功学还是心灵鸡汤,都企图将因果之间的联系简单化,忽视各种复杂因素,认为某种原因必须导致某种结果,这种企图靠一碗鸡汤喂饱全世界的作法是极为荒谬的。他说:“一个人能否做成一件事,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天时地利人和、努力、平时人脉的积累、为人处世的方式等。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每个人成功的路径也都不同。那些一天到晚喂自己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人,其实成功的可能并不大。”而真正成功的人,也不一定会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告诉别人。这样做并非是为了私藏,而是天下并不存在对所有人都适用的成功秘籍,很多东西是甲之蜜糖,但也会成为乙之砒霜。以前在胡慎之的老家,人们流行打氨 基酸。如果觉得疲惫,便会去医院挂上一瓶。作为人体生命运动中所必须的基本物质,氨 基酸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促进营养吸收,用在那些营养不良的人身上,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有个 20 来岁的小伙子因为感冒而浑身无力,也被家人送去打了两瓶氨 基酸,结果后来进了重症监护室。“氨 基酸是好东西,但是需要对症。鸡汤也一样,它有滋补的作用,但是有些人不需要补,他需要的是泄;另有一些人可能在补的同时又需要泄。成功学和心灵鸡汤觉得所有的人都需要补,这样下去当然会出问题。”国外学者所做的一项实验也证明了胡慎之的这种说法。两位加拿大知名心理学家曾以那些自尊心很低的人为对象,请他们大声朗读一些自我激励的句子,比如“我一定会成功”、“我是万人迷”等,然后再测量他们的情绪。结果发现,他们在朗读完这些句子之后,自我感觉变得更差,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是因为,那些过度正面的语句,迫使人们勉强自己只产生正面想法,而当人们设法避开负面想法并且失败时,心中便会有自责感。这种自责感一再袭来,不光会淹没最初产生的正面想法,还会令人抓狂。可见,成功学和心灵鸡汤更大的“功效”还在于对个人信念的摧毁。胡慎之说:我们在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一味地用外求的方式去要求自己,一味地按照别人的方式来行为和思考,那其实是一种很痛苦的感觉。最终你会发现:用同样的方法,为什么别人能成功而我不能?这只会导致一个可怕的结论:我不如别人。难怪马云会说:我的员工只要上过一次成功学课程,我就可以断定他已经“废”了。此话虽然绝对,但胡慎之颇为认同。成功学和心灵鸡汤也常常会教导人们一些普世原则,比如真诚、善良等。但胡慎之认为,真正的成功,与真诚、善良这些后天主观因素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就算是真诚和善良,也往往因人而异。“什么叫真诚,什么叫善良?有些人的善良是什么?就是牺牲自己去满足别人,明明知道你是骗子,我还是被你骗;另外一些人的善良却是有边界的,知道你是骗子,我就拒绝你。”而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常常会以上帝的视角,倡导圣人式的牺牲,并认为这就是真诚和善良。这很容易让人对自己的德行产生怀疑。你为何爱喝“鸡汤”?心灵鸡汤之流行,已经颇有些年头。小时候,它们是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上的小故事;长大后,它们变身为微信、微博上的营养型文字。它们看起来很美,但其实都很难经得起推敲。胡慎之讲了一个被转发了无数次的故事:一个技艺高超的木匠在退休前被老板安排造最后一座房子,该木匠认为反正要退休了,便敷衍塞责,却没想到老板会将房子送给自己。于是,此后他不得不住在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里。胡慎之这样分析这个激励人们“活在当下”的小故事:一个木匠的价值感就来自于产品受到认可造出来的房子让人住得舒适,一个敬业的木匠不可能在职业生涯的最后关头生产出砸了自己品牌的产品。这个故事忽略了人的一贯性、一致性和对自己的要求。将小概率的事件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是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通病。但漏洞百出的故事为何可以让一部分相信到迷信、服从到盲从?胡慎之认为这与社会环境有关:几十年前的那场浩劫彻底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依恋关系、安全关系,人们只允许有一种信仰。这种信任与信仰的缺失所造成的孤独感和虚空感影响至今,并且并不会因为物质的充裕而得到缓解。在这种浮躁和极大的不安全感中,人们需要一个前进的方向和某种指引,只要照着做便可以成功。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畅销,反衬出了人们内心的贫乏。成功学和心灵鸡汤之所以有市场,也与我们平时所受的教育有关。中国式教育是填鸭式,所有的问题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也让人认定,成功只有一条路径。但个人的原因也不可忽视。胡慎之以心理学家的眼光冷眼旁观,认为很多人内心都有一个未获满足的婴儿,他们希望找到一个人或物,来扮演父母的角色。那些迷恋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人,其实是将其想象成可以满足自己的父母。而未获满足的内在婴儿,一般都居住在那些幼年时亲子关系很糟糕的人心中。由于幼年时未获满足,他们会觉得自己像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婴儿,把身边的一切人都投射为自己的父母,依赖性很强。他们或者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者是缺少摧毁自己重建的勇气,因而只是一味向外寻找。希望能有一粒药,一吃便没烦恼。由于没有找到自己受苦的真正原因,药效一过,一切便恢复到从前,甚至比从前更糟糕。“微博和微信上转发这种心灵鸡汤的人,被我遇到,一律拉黑。他们是没有自我的人,总想成为更理想的自己来获得认同和存在感。”胡慎之说得崭钉截铁,难怪有些看过他节目的网友认为他很“毒舌”。如果更“毒舌”一些,人们或许会问:心理学是不是另一种鸡汤?对这个颇有些冒犯意味的问题,胡慎之的回答是:心理医生的职责是促发当事人的思考,让人有勇气去看到自己的阴影部分,接受自己的不完整与不完美。这是心理学和心灵鸡汤的根本区别。灰姑娘,请上“南瓜车”男主角突然跌落悬崖,镜头一闪已经是几年之后,此人重出江湖,所向披靡无人能敌。这是武侠小说中最常见的桥段。成功学和心灵鸡汤跟这样的桥段有几分相像:它让人有无穷的信心去获得成功,却忽略了为了成功所要付出的汗水。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一句话或者一本书改变了某人的一生。但胡慎之认为:一个人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收获一定是成正比的,不可能买一本十几二十块钱的书,便能改变人生,过上理想的生活。如果人生真的得以改变,那也只是一个助缘,是由于这个人有了想要改变的动机,而这本书这时候正好出现。事实上,就算不是这本书,也可能会是另外一本。鸡汤中当然也有真理,但正如印度著名哲人葛印卡所说:别人证悟到的真理,只是别人的真理,而不是你的。胡慎之对此的表述是:智慧往往不是学来的,而是体会来的。但很多人只是向外寻求,不去尝试和体会,就像谈恋爱时永远在等待那个白马王子,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胡慎之说:“灰姑娘要遇上王子,也必须要上南瓜车才行。” 他强调:“要多点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断地觉察和反思,看自己正在做什么,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人之所以要有爱好,是为了避免虚空;人之所以要有一个伴侣,是为了避免孤独;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因为我们对死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能做到这三点,便是一个对社会无害的人。胡慎之建议人们收回投在成功学和心灵鸡汤上的目光,从做一个对“社会无害的人”开始。很多人并不全然否定心灵鸡汤,毕竟人生还是需要一些慰藉,需要一些感动和鼓励,需要一点坚持下去的信仰。在内心最需要抚慰的时候,看上一两段这样的文字,有时会豁然开朗,心情也变得好起来。但胡慎之认为,在这个时候,心灵鸡汤只是起着精神迷 幻剂的作用。就像安 眠 药一样,能给人一夜好梦,却无法让人夜夜安睡。“心情不好的时候为什么要去喝鸡汤呢?人要心情好,吃喝玩乐最重要。”胡慎之建议以以下几种方式替代喝“鸡汤”:你可以花点时间,找一个很美的地方去旅行,将自己融入到景色当中,而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你可以呼朋友引伴,去聚餐,去吃自己最喜欢的食物;你可以运动,大汗淋漓之后大脑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它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年轻激素”,能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久之便会身心释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