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级中学2017-2018(二)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 O2、CO2、血红蛋白、H+ B. 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C. 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D. 纤维蛋白原、Ca2+、膜上载体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促反应需要稳定的内环境 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稳态遭到破坏时,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D.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其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3.下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表示抗利尿激素B. 激素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C. 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的量均增加D. 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4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1、2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在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C. 处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手指接触到针尖产生痛觉在大脑皮层 B. H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C. 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都不受大脑皮层中最高级中枢的调控6下列与胰岛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胰岛素可催化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随血液流到全身C. 许多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D. 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直接参与靶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 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C. 大面积烧伤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D. 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8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B. 人体在安静时,只能由内脏组织代谢来释放热量C. 物理散热过程都发生在体表,所以皮肤是唯一的散热器官D.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产热和散热均比在炎热环境中快9随着共享单车热潮的涌起,共享单车已成为众多有氧运动人员的选择。有氧运动是增进健康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有氧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分泌量可能增加B. 有氧运动过程中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可能增加C. 有氧运动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减少D. 有氧运动过程中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一体液调节10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传播B. 艾滋病可通过血液传播,故也能通过蚊子C. 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衰退,往往很消痩D. HIV可以感染体内的脑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等11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可通过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B. 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都是对抗原有特异性识别的细胞C. 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记亿细胞D. 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12下列相关人和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 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可以通过突触直接接触C. 温特在1928年通过对燕麦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就是吲哚乙酸D. 寒冷时,下丘脑会分泌较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1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B. 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C. 在缺氧环境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速率不受影响D. 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14用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的不同部位如图一段时间后,燕麦能够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能产生吲哚乙酸,因而出现向光性B.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C.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 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16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从细胞水平看,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的伸长B.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 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原理是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D. “瓜熟蒂落”的过程中,乙烯和脱落酸均起调节作用17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 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D. 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18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 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C. 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D. 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19下图是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空间一定时,种群数量所能达到的K值就一定B. 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 如果食物充足,种群增长速率将越来越大D. 种群增长速率不受种群密度制约20如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50只,标志的10只。则下列数字最接近K值的是( )A. 250只 B. 300只 C. 500只 D. 600只21下图为四种生物种群关系的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青霉菌与其他细菌、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 )A. B. C. D. 22个湖泊干涸后,由沼泽湿地向滩涂湿地转化,逐渐由裸地发展为草原,最终形成森林。下列有关该过程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湖泊演变为森林的过程为次生演替B. 形成森林后,群落中就没有苔藓等植物了C. 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群落的垂直结构D. 该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植物的分层主要取决于阳光23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述群落中种间关系的是( )A.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 朱雀桥边野草花 D.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4下列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偏小B.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预实验的数据可以减少实验误差C.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蚯蚓一般采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D. 五点取样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选取种群密度最大的样方作为实验结果25在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过程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 尖端、尖端、尖端 B. 尖端、尖端、尖端以下部位C.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下面的部位 D. 尖端、尖端下面的部位、尖端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每空1分,共13分)长跑是时下流行的健身方式之一,请回答长跑过程中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问题:(1)运动过程中,人体内肾上腺素分泌_,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2)跑步过程中,胰岛分泌的_激素增多,通过促进_维持血糖平衡。(3)运动过程中,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产生渴觉;同时_激素释放增加,促进_重吸收水,从而调节水盐平衡。(4)跑步过程中,人体汗液分泌量_,皮肤毛细血管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_、_、_(6)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主要作用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_.27(每空1分,共12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促进根、茎生长的生长素溶液最适浓度依次是 、 。(2)分析的生长素溶液对根、芽、茎的影响,得出结论是 ;分析10-10molL10-6molL的生长素溶液对根的影响,得出结论是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只能向下面的侧芽运输,这一特点叫做_运输。这种运输方式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偏高,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发育,这种现象叫做_。(4)果农对果树进行修剪,可以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_(升高/降低),有利于侧芽发育成侧枝,从而提高产量。(5)生长素的化学名称叫_,它是由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若想培养出无根豆芽,配制的生长素溶液的最适浓度是 。(6)能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_、_28(除标记外每空1分,共12分)下图甲是针刺刺激引发的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图乙是突触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发生必须具备_和_。(2)图甲所示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2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是由结构_(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