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重难点“精讲”】时政链接:2012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13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思考:造成钓鱼岛问题的最早历史根源是什么?日本所谓“购岛闹剧”实质说明了什么?提示: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岛屿;实质表明日本对战争罪行的不反省及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的泛滥。二、义和团反帝运动1原因: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3意义:(1)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一页。(2)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3)中国军民抗御外敌,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三、辛丑条约的特点(1)从内容上,没有割地等侵略要求,但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2)从目的上,直接目的就是要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四、近代前期列强侵华阶段特征及影响时期侵华特征影响19世纪4060年代以武力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英法为首,其次俄美;侵略范围局限于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外交上,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治华”;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侵略势力逐步占据清王朝的政治统治中心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经济上,摧残中国的民族经济,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思想上,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巨大冲击;外交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易错警示:有关几个不平等条约的误区(1)南京条约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地区,香港由三部分构成: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2)马关条约签订,日本获得在中国开设工厂的特权,标志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阶段,但并不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开始,其实早在鸦片战争后,列强就已经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但这一时期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3)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规定,这反映了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素质拓展】1、史料与史证(1)史料主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史料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新华网:某学者的评论【解题技巧指导】条分缕析从材料包含的层意中获取有效信息纵观近几年高考,材料型试题已成为主要题型,因为材料型试题既注重对考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对考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这不仅体现了文综考试以能力立意为目的,而且彰显了新课程理念,已成为高考试题的亮点。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一段材料往往有多层含义,应注意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并归纳材料大意,特别是材料中的分号、顿号、转折连词、并列词句的不同含义。既要注意表面信息,又要注意隐性信息,读透材料,条分缕析,把握设问,准确判断或作答。技巧体验: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A B C D【答案】D【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4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