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浅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的原因与表现 2020年4月 浅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的原因与表现 本文关键词:人际交往,倾向,不良,表现,原因 浅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的原因与表现 本文简介:摘要: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逐渐呈现出网络交往失范、交往缺乏主动性、交往层次单一、交往趋于功利化等不良倾向。这些倾向不仅是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不平衡、对人际交往认知有偏差、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主观因素造成的,也是家庭教育和交往方式、社会不良现象和高校教育引导缺位的结果。深入探究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及其成因 浅论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的原因与表现 本文内容: 摘要: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逐渐呈现出网络交往失范、交往缺乏主动性、交往层次单一、交往趋于功利化等不良倾向。这些倾向不仅是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不平衡、对人际交往认知有偏差、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主观因素造成的, 也是家庭教育和交往方式、社会不良现象和高校教育引导缺位的结果。深入探究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及其成因, 对于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交往不良倾向; 高校教育; 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活, 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行为是在其思想的指引下,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大环境中完成的, 因此, 其人际交往呈现出交往范围广、交往方式多、交往频率高、交往内容丰富、交往心理复杂化等特点。伴随着这些新特点, 大学生人际交往仍存在许多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深入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倾向, 并探析其成因, 对于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的表现 1.1 网络交往频繁, 网络交往失范问题日益严重 信息技术的革新改变了人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 尤其是大学生作为最易接触和传播新理念、新技术的群体, 他们的生活和交往已经离不开网络的运用。相关调查显示, 所有大学生都有使用互联网的经验, 其中64.8%的大学生经常或比较多地进行网络交往。现下流行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 而你却在玩手机的诙谐话语, 生动地反映了人对网络的依赖。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渴望十分强烈, 网络给大学生释放自己自由表达观点提供了平台。但部分大学生因为缺乏自制力和理性, 过于依赖网络交往, 甚至本末倒置, 逐渐偏离现实生活的轨道;还有部分大学生选择匿名上网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消极情绪, 或者向陌生人吐露心事, 这种虚拟的网络交往虽然能暂时缓解大学生的生活压力, 但容易造成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此外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盲目信任他人和上网不诚信问题, 具有潜在的人身财产安全隐患, 不少学生掉入网络诈骗的陷阱。 1.2 自我封闭, 交往缺乏主动性 虽然新时期的大学生较为活跃和积极, 在人际交往方面主动性较强, 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自我封闭、交往缺乏主动性的不良交往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冷漠和人际交往恐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冷漠主要是交往缺乏主动性, 对周围的同学、老师冷漠, 或者是对个别群体的冷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恐惧往往表现在不愿与人交往, 自我封闭, 尤为突出者无法正常与人交流。这种情况多由于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和防御心理引起的。大学生心理相对脆弱和敏感, 自尊心强,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 一旦达不到自己所预期的结果, 便会封闭自己;另外, 部分同学因为家庭贫困、相貌等因素产生自卑心理, 害怕与人交往。 2 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倾向的成因分析 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需要深入剖析其人际交往不良倾向的成因, 方可对症下药。 2.1 大学生自身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和思想的生产者。个体的主观因素是人们认识和进行复杂的、动态的人际交往的关键。同样,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 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都是引发其人际交往问题的重要因素。 2.1.1 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后期 (成年早期) , 其身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心理学家关于青年期的理论相契合, 具有突出的特点。首先, 大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不稳定, 容易陷入极端矛盾的心理状态。从整体上来看,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速度放慢, 逐渐趋于平稳和成熟。但是由于生活阅历及知识水平的缺乏, 心理发展仍处于一个过渡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隐藏内心, 急于寻求独立, 但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真正成熟, 在人际交往和处理生活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还需要依赖他人, 内心的不平衡和矛盾性比较突出。同时, 大学生作为站在时代前沿的重要群体, 是多元社会思潮接收和传播最快的载体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更容易受到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 尤其是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中极易受到他人价值观念的干扰和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都会对其人际交往产生重要的影响。 2.1.2 大学生人际交往认知和能力的局限性 认知是人际交往的起点。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对人际交往常抱有理想化的期待。但是受到人际交往经验和认识的制约, 大学生容易对人际交往中各种因素的认知产生偏差,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与自己的预期产生差距之后, 会产生受挫心理。如若调适不当, 则会形成人际交往冷淡和恐惧心理。高校学生都是来自于不同地区, 每个地方的说话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以及经济背景不同, 这就使得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大, 形成人际交往圈子化。同时, 大学生人际交往经验和能力不足, 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和沟通技巧, 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受到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时效应等心理的影响, 很难形成对他人的理性认知, 产生认知偏差, 造成人际交往冲突。如若冲突不能得到很好的协调和解决, 也会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2.2 家庭交往和教育方式不合理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 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的状况对孩子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都是深远而持久的。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众多宠爱集于一身, 这就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分关注自己的重要性和喜好, 形成自我中心;家长的过分关爱和包揽一切的做法也使得大学生自尊心过强、受挫能力和行动力减弱, 这会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扰和受挫时缺乏良好的心态和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 家人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到孩子。如相对宽松和民主的理解型教育方式可以塑造孩子的自信心, 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情感稳定、乐观自信、较为友好;严厉且经常否定孩子的权威型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的焦虑、自卑、缺乏信心, 使孩子过于封闭和孤独, 在与人交往中比较敏感、不安和谨慎。 2.3 社会问题不断凸显, 不良现象难以消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同时, 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交往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将承载着各种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 如电影、电视剧、音乐、动漫等, 带到人们的生活中, 并促包括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在内的各种价值观念的传播。大学生作为外来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 思维较为活跃, 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更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念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当前高校大学生更加注重自由、民主和平等, 价值观念趋于多样化, 生活中更加追求个人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但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 相对于以往大学生的单纯、朴素与务实, 当前大学生增强了对物质、功利和享受的追求, 部分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逐渐减弱, 判断善恶、美丑的标准混乱。 2.4 高校人际关系复杂, 人际交往教育缺位 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不仅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摇篮, 也是其踏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桥梁。高校的人际关系相对复杂, 除了中小学的师生、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外, 还包括老乡之间、同院系之间、与社会朋友之间等人际关系。另外, 由于地域差异、方言差异、城镇差异以及经济差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难度又增加了。对于没有太多人际交往经验的大学生来说, 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是十分困难的。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 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 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高校教育更应当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而从当前社会现实反映的事实来看, 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如大学生自杀、他杀等事件, 很大一部分缘于人际关系紧张和交往矛盾处理不当。当前高校虽然开始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 在课程安排、学生工作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 如开展辅导员走进宿舍活动、团体心理辅导等, 但是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不明确, 教育内容缺乏人际交往技能方面的知识, 各种教育载体也没有在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 其健康成长成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发展十分必要。因此, 及时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倾向, 并探究其成因, 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路径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路径研究方面, 已有很多优秀研究成果, 但从高校教育方面提出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的路径仍有研究空间, 尤其是从新媒体、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探究新路径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1王秀阁.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2培根.培根论人生M.何新, 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4陆卫明, 李红.人际关系心理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1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