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一区域与区域发展明确选考要求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水平教学内容建议核心素养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等级考1.1结合实例,说出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说明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1.2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主要类型,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等级考2.1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异同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2结合实例,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环境特征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3结合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命题调研报告1.命题规律:对区域地理特征的考查,一般是通过区域图文相关材料,让考生判断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然后分析区域地理环境要素或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试题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命题趋势:今后高考还会以社会关注的热点地区或能够体现突出地理特征的地区为载体,通过区域地理环境要素来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这需要考生复习时注重知识间的联系,特别是因果推导关系。3.备考建议:复习中,明确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多注意区域差异的比较,并能评价具体的人类活动。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区域及区域地理特征 典题领悟【典例1】2018北京文综,40(1),10分 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0分)解析京杭运河沿线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和植被等方面分析。答案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3040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人地协调观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人民利用沿线有利的自然条件开凿的重要的南北运输通道,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考查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以歌剧的形式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体现了地理实践力1.(2015上海地理)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问题。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结合图示,分析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势状况、地形结构、降水、水文等方面分析。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对农业类型与分布、城市的分布方面来分析。答案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总体上,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该区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部丘陵,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由于该区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 mm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在300 mm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 mm以上。影响: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坦,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形平坦的河谷地区。这是因为该地区绝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通关攻略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从区位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1.区域特征分析的角度(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的半球、温度带,在大洲、国家中的位置,经济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说明地理位置。(2)从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生物、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并着重进行对区域的突出特征(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干旱)和区域发展优势因素、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的分析。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过关演练考法一结合传统建筑景观和特点考查当地自然环境特征1.下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据此完成(1)(3)题。(1)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A.山高坡陡 B.终年高温C.潮湿多雾 D.蛇虫较多(2)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 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 D.节约土地,造价较廉(3)这种建筑最有可能分布在()A.黄土高原 B.大兴安岭C.云贵高原 D.西双版纳解析第(1)题,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而并非全年高温,但区域多山地,山高坡陡,潮湿多雾,蛇虫较多,据此选B。第(2)题,据图可知,吊脚楼悬空建设,可以通风透气,但越往上越窄,并不是层层宽敞;高瞻远瞩,视野开阔也只是站在特定位置的感受,并非该建筑的最大优点;吊脚楼可以防潮透气,这里的冬季本就温和,无需将保暖作为民居的建设目的;但该建筑依山依地势而建,楼层较高,可以节约土地,使用当地现有竹木,造价较低,适用于民居建设,选D。第(3)题,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吊脚楼依山而建,说明区域地势较高;吊脚楼层数较多,能居住的人较多,这说明当地适合建筑的平地较少,导致人口集中在少数的山间低地中,结合选项,云贵高原一带地势崎岖,人口及产业活动集中在山间坝子地带,且该地苗族居多,最符合材料,选C。答案(1)B(2)D (3)C考法二结合地理位置和地理要素考查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2.科林斯运河在希腊南部科林斯地峡上,连接科林斯湾和萨罗尼克湾,接通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是极少数在坚硬石区开凿出来的运河之一(如下列右图),它将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希腊大陆分割开来,使得伯罗奔尼撒半岛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岛。(1)简述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地形特征及河流水文特征。(2)简述伯罗奔尼撒半岛铁路线布局特征。解析第(1)题,根据该半岛河流由中间流向四周,且铁路线环半岛分布可判断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由该处位置判断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少雨水量小,冬季多雨水量大,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可判断无结冰期。第(2)题,根据图示可得出铁路呈环状沿海与沿城市分布。答案(1)地形特征: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山地为主。水文特征:径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大(夏季水量小,冬季水量大);含沙量小;水流急;无结冰期。(答出三点)(2)呈环状分布;多沿海和沿城市分布。考点二区域差异比较 典题领悟【典例2】“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据此完成(1)(2)题。(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2)“一带一路”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 B. C. D.解析第(1)题,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西部沿海地区位于欧洲。所以东部、西部都是世界人口稠密区,A项错误;东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快、水平低,西部欧洲均为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城市化阶段,速度缓但水平高,B项正确;东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西部要低,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C项错误;东部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于西部发达国家,且西部以乳畜业为主,D项错误。第(2)题,我国处于东部,是著名的“世界工厂”,产能大,需加强对外合作以输出过剩产能。中亚地区是全球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资源依赖国际市场。南亚地区因人口稠密,对粮食需求量大,是粮食的进口区域。欧洲经济发达,受老龄化严重影响,需引进国际劳工。A正确。答案(1)B(2)A综合思维从区域比较的角度,分析人文地理要素的差异和经济互补性的表现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认识“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西部的人文地理特征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说出与四川省西部地区相比较,东部地区交通条件的特点,并说明其成因。日照时数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根据太阳每天的辐射强度超过或等于 120W/m2 的时间长度来确定。下图中数据表示成都和攀枝花各月平均日照时数。(2)说出与成都相比较,攀枝花平均日照时数的总体特点,并说明其成因。解析第(1)题,审题过程中注意 “与四川省西部地区相比较”这一对比要素,需要从交通运输方式的种类、线路分布数量、密度、便捷程度等方面进行描述。在分析成因时,注意进行东西部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对比,从地形地质、人口城市分布、交通需求等角度说明即可。第(2)题, 审题过程中注意 “与成都相比较”这一对比要素,注意图中图例及横纵轴坐标数值情况,从整体情况、最低最高月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注意说明具体多少、季节分布,突出对比词汇,并结合图从地形、纬度、天气状况等角度说明原因。答案(1)特点: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线路密度大(或数量多),交通线路分布形成网络形态(或以成都为中心呈放射状)等。成因:东部地区地势较平坦,人口、城市较多,经济较发达,运输需求量大等。(2)特点: 攀枝花日照时数多,冬春季节较多、夏秋季节较少等。成因:地势较高,削弱作用较弱;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朗天气较多等。通关攻略1.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差异的原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的差异。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现象。(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社会经济特征差异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