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专题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A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B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C使人民遇到了圣明的君主D使人民有了安定的生产环境答案D解析黎民免于战国,是指人民避免了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乱,在秦朝的治理下,社会安定,人民可以自己生产,因此正确选项应该是D项。材料中没有反映秦朝对中国的长期统一的作用。2下图为秦代的印章封泥,与此关系密切的历史现象是()A实行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C统一度、量、衡D焚书坑儒答案B3右图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使用的文字,它最有可能是()A隶书B楷书C行书D小篆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4秦朝倾国家之力,以70余万人历经几十年,建造了一座雄伟陵墓秦始皇陵。秦朝能够倾国家之力,完成这一工程的直接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军事民主制的作用D法家思想的影响答案B解析中央集权制度可以保证建设一些大型的工程,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5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筑长城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答案C解析材料指出了“分土建邦”的弊端,进而推行郡县制。6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地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贞观之治”的繁华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答案C解析A项中百姓富足安康不符合史实;B项夸大了唐太宗的个人作用;D项应为李世民的做法;C项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之一。7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答案A解析唐太宗主张军国大政“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旨在防止皇帝一人决策易出现失误,说明他重视发挥大臣的参政议政权,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叙述与皇权至上这一专制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不符。8“如果逆耳的忠言是为了我/那怕你说的是我的错/我也不要你沉默”这是电视剧贞观之治片头曲理想国里的一句歌词。与此歌词之意相吻合的唐太宗的潜台词是()A“致安之本,惟在得人”B“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就愚”C“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D“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答案B解析歌词大意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A项的意思是知人善任、广招人才;C项的意思是重视百姓;D项的意思是减轻百姓徭役负担,生活上注意节俭。由于李世民认识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就愚”才能进一步兼听纳谏,故答案为B项。9谁当得起“千古一帝”?中国历代帝王吧发起的网上投票活动。数据如下:秦始皇(28.9%)、唐太宗(69.5%)、明成祖(14.4%)。唐太宗高居榜首的依据不包括()A开创“贞观之治”局面B灵活有效的民族政策C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D10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加强了中央集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ABCD答案A解析三藩之乱是清朝地方割据势力发动的叛乱,与外来侵略势力无关。11郑经死后,康熙帝抓住时机,命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最正确的评价是()A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B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C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区域D驱除了外来势力的入侵答案A解析清军入关后,经过近20年的斗争,巩固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中国再次出现了大一统的历史趋势。但盘踞在台湾的郑氏政权却极力反对,破坏清朝中央政府完成和巩固国家统一的行动,因此清军进入台湾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的历史趋势。12在很多场合中,康熙帝称俄国彼得大帝为“其匹”“友邻”和“掌辽阔疆域之最尊高之主”,这主要来源于()A清朝的对外政策B中国在雅克萨打败了俄国C中俄尼布楚条约D俄国的疆域辽阔答案C解析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因此康熙皇帝才称彼得大帝为“友邻”等。二、非选择题(第13题16分,第14题18分,第15题18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秦始皇是一位勇于开拓、大有作为、较开明的皇帝,在其不太长的执政时间内展现了优良的执政品质,如勤政;重人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没有坑卒、不行人殉;在奠定封建国家体制方面建立了丰功伟绩;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享誉数千年的“硬件”和“软件”,所以他根本不是什么暴君。请回答:(1)材料中“重人才”、“为中华民族留下硬件和软件”等说法,你能找到史实依据吗?(8分)(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始皇帝根本不是暴君”的结论?为什么?(8分)答案(1)重人才:重用李斯、王翦父子等人才。硬件:长城、兵马俑、灵渠、驰道等。软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2)不同意。说法太绝对,忽视了秦始皇滥用民力、刑罚严酷等激化社会矛盾的行为。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熙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的这种对待各种文化、不同种族的平等心态,来自于其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材料二康熙对孔孟程朱的迷恋与提倡几乎超过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思想中消极面的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的沉闷政治局面。汤若望、南怀仁的天文历算虽然精确,却只用来为宫廷迷信活动服务;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花费三十多年测绘出了皇舆全览图,全国印刷业、测绘业却未趁此而改进;南怀仁造出的西洋火炮虽受到康熙夸奖,却既未推广,也未引起对军火工业的重视;科学著作翻译过来了,而府州县学仍在以八股取士。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材料三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讲述了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的系列故事。该剧的系列故事,情节曲折迷离、惊心动魄,人物丰富生动,戏剧结构明快,风格诙谐得当,每一小部还有大量当红艺人加盟,因此一播出便得到观众的喜爱。请回答:(1)材料一、二在康熙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据材料概括指出这种不同。(8分)(2)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可不可以作为研究康熙的主要依据?为什么?对这种历史题材的作品,你有怎样的认识?(10分)答案(1)材料一认为康熙具有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态度。材料二认为康熙未能顺应世界潮流,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最佳时机。(2)不可以。原因:文艺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认识:历史题材的作品在涉及具体人物、事件时,要尊重史实。15看完了电视剧康熙王朝以后,同学们议论纷纷。小张说:“康熙真了不起!他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小王听了不以为然:“秦始皇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呢。”小刘这时也加入了进来:“你们说得都不对,唐太宗才是中国皇帝中的NO.1。”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剧照)请回答:(1)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有说服力,为什么?(8分)(2)另外两人的观点是否也有可以理解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10分)答案(1)秦始皇:中国第一位封建君主;结束分裂,统一全国;创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2)康熙帝:开创“康乾盛世”的局面,为清朝繁荣奠定了基础;降伏郑克塽,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设置台湾府;平定漠西蒙古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等等。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繁荣奠定了基础;重视民心;善于纳谏;重视农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等。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