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智力资本定价变化分析一、智力资本概述 “智力资本”这一概念由西方经济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经过各界学者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已取得一系列的成果。从时间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1年1995年为第一阶段,研究重点主要为对智力资本实践和应用的探讨;1996年至今为第二阶段,主要侧重于智力资本要素的资本化以及如何提高其应用程度。斯堪迪亚公司于1997年在年报中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资本财务报告,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尝试编制智力资本报表,从而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国对智力资本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末余绪缨教授首先提出了智力资本管理会计问题。1998年5月,北京举办了“智力资本与教育观念的转变”的主题研讨会,我国智力资本研究的序幕由此拉开。关于智力资本的界定有多种,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其中,安妮布鲁金的提法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认为智力资本是使企业能够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用等式可表示为:企业=有形资产+智力资本。而智力资本是一种流动性强,能自我积累、自我增值,包含企业知识产权资产、市场资产、以人为中心的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的混合体。瑞典的斯堪迪亚公司将智力资本定义为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是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是人力资本和资本结构的耦合。斯堪迪亚公司还首创了智力资本模型,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引领着智力资本理论框架的形成与发展,是智力资本会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图1中可以看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要素构成。其中人力资本是指为满足客户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企业员工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整个团队的合作能力和学习、创新等能力。但是,人力资源资本所有权为员工个人,尽管其使用权可以让渡给企业,但人力资本的使用者即企业必须尊重其所有者。既然人力资本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核心动力,那么如何把人力资源有效地凝聚起来,从而在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呢。这就需要智力资本的另一个要素即结构资本来充当这一角色,通过制度和组织的安排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价值的实现。一个企业的结构资本包含很多项,最主要的是组织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客户资本主要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市场渠道和所建立的外部关系。二、智力资本定价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企业家越来越重视“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真理。在企业的发展中,改革的理念也逐渐从单纯的“融资”向“融智”倾斜,“融智”即为对智力资本的投资。而在谈判过程中,关于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就浮现在供求双方面前。智力资本作为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特殊商品,如何对其进行准确定价,成为智力资本进入企业的第一道门槛。(一)基础理论 智力资本具有商品属性。现代企业中创造价值的劳动早已不仅仅指生产一线上的劳动,而是包含着创业、领导、管理、操作等多种形式。智力资本无疑属于高级劳动,它作为资本的一种形态,在其为社会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其内在价值也会客观地表现出来。智力资本的货币表现形式就是智力资本的价格。知识是人类思维的结晶,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世界认识活动的“成果”复杂劳动或高级劳动结合信息、知识、技术与能力等因素就形成了智力资本。而当信息、知识、技术与能力与劳动分类,独立在商品市场参与交换时,就成为了一种商品。马克思为“价值”一词的定义是为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决定了其价值的特殊性。智力资本的形成和使用都是长期的,而且智力资本的使用必须与物质资本相结合,没有适当的物质资本,智力资本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二)智力资本的传统定价方法 主要包括:(1)以公司市场价值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在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中,智力资本的价值可以表示为公司市场价值与企业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公司市场价值可以用该企业的股票市值来表示。这种定价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并且含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即智力资本的价值等于无形资产的价值,智力资本就是使企业中所有元素得以有效运转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无形资产的总称。其计算公式为V=Vm-Vb,其中,V表示智力资本的价值,Vm表示公司市场价值,Vb 表示企业有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但在这种计量模式下,企业的市值反映的是作为一个永续的有机整体而具有的、包括未来盈利能力的价值,而账面价值只反映了历史成本,因此,两种时点和含义均不同的计价方式最终导致了对智力资本价值的高估。托宾q法也可以作为计量智力资本的方法。托宾q法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设计的,可以用来计算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其公式为:q=Vm/Vr。其中,Vm 表示公司市场价值,Vr表示企业资产的重置资本。和前一种方法存在的问题相同,该公式中分子分母计量属性的不同仍然使得智力资本的计算不准确。(2)以经济价值为基础的定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下,首先算出该企业前三年的税前收益P,再根据该公司近3年的有形资产的数值计算公司3年的平均税前资产回报率,并和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税前资产回报率R进行比较,来衡量该公式在整个行业中是否存在优势。然后,用行业平均资产报酬率R乘以公司前三年的平均有形资产T,计算出该企业的有形资产平均年收益。将有形资产平均年收益从税前收益P中减去,其差额就是无形资产的超额收益。最后用该值除以适当的贴现率K,就可以得出智力资本的现值。其公式为:V= (P-T*R)/K。但是,由于智力资本的贴现率选择十分困难,尽管该方法克服了市场的不稳定性,由于这一局限性,该方法仍然不易在实务中操作。(三)生命周期理论基础 每个行业都无一例外会经历一个对其当前的业绩以及未来前景产生影响的生命周期。每种产品或商品也是如此,一般都会经历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判断一个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主要有产品品种、市场份额、需求增长率、竞争者数量等指标。在起步期,行业中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产品和服务尚不完善,各企业家对该行业的未来前景也各持己见。产品的类型、特点、性能和目标市场也都在不断变化。在成长期是各企业加大自身研发投入、树立自身品牌的阶段,但常常会面临技术与创新缺乏的困境。成熟期则是一个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企业间的合并、重组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的竞争主要基于品牌价值、产品创新与服务水平。衰退期的企业规模开始缩减,主要原因是新技术与替代产品的挑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企业不甘坐以待毙,就要通过科学技术与创新等手段获得新的增长点。这就需要智力资本来扭转企业的命运。 (四)生命周期对智力资本定价的影响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智力资本带给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是不可小觑的。不同类型的智力资本在公司中都有其不同的位置和作用。然而在当今社会,生产技术愈发复杂以及生产理念日新月异,单项智力资本往往不能单独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大家协同工作、彼此信任、相互理解、价值共享。因此,“融智”就显得日益重要,其作用必然会超过“融资”。如何对智力资本进行有效配置成为一个企业能否独占鳌头的关键所在。根据瑞典斯堪迪亚公司对智力资本的分析: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程度决定了其价值大小,这也是我们对智力资本定价的依据。然而,尽管某一项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潜力是无穷的,但在一个特定的时段是无法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智力资本的生命周期。如何把握智力资本所在的生命周期时段,就成为如何对其准确定价、减少折损的首要任务。智力资本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针对某一项智力资本,可以先分辨它归于何种生命周期类型,再判断其目前在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以对其定价做出合理调整。(1)价值恒定型。价值恒定型生命周期,顾名思义,就是智力资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价值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变化。 例如,一个优秀团队的价值就可以说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是恒定的。一个优秀的团队,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适当的投入,都能相互合作、精诚团结,共同克服困难,不断为企业注入活力,将企业带出随时面临的困境。因此,像优秀团队这样的智力资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以保持价值恒定。其生命周期价值曲线如图2所示。(2)常规型。常规型生命周期类似于一般行业所具有的生命周期,包括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一类别的智力资本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先上升后下降。企业所掌握的客户资料就属于这一类的智力资本。在企业刚起步的阶段,主要任务还是对产品和服务的探索阶段,对客户的开发还不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企业到了成长、成熟期,客户资料对于上游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项智力资本的价值就必然会上升。而当企业逐渐转为衰退期时,客户资料并不能转变其衰退的迹象,其价值也注定会下降。其生命周期价值曲线如图3所示。(3)价值突变型。价值突变型生命周期只包含成长期和成熟期,由于该种智力资本的价值发生突变,导致其生命周期中的衰退期极短甚至几乎不存在。生产技术就是该类智力资本的最好代表。在企业开始启用某项生产技术时,其生命周期会迅速进入成长期与成熟期,价值迅速上升。但是当该项技术过时或有新的生产技术替代时,其价值会发生突变,被迫贬值瞬间归零。通常替代性极强的智力资本的生命周期都属于此种类型。其生命周期价值曲线如图4所示。三、结论在对初入企业或企业所拥有的智力资本进行定价时,考虑其生命周期类型及所处于的生命周期阶段是非常必要的。同一项智力资本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拥有的价值可能是相距甚远的。在企业“融智”过程中以及在将所持有的智力资本“转让”给其他企业时,综合考虑该项智力资本的各方面因素,可以增加谈判的筹码,使得企业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收益,财智两丰收。参考文献:1谭劲松、王朝曦、谭燕:试论智力资本会计,会计研究2001年第10期。2张涛、朱学义:智力资本会计系统构建浅探,财会通讯2009年第7期。3余绪缨:智力资产与智力资本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学家2004年第4期。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社2012年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