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新中心中学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 1 页 共 34 页第二单元6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卜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 点,做到纳举目张。 课时安排:3 课时。第 一 课 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柳新中心中学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 2 页 共 34 页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二、学习新课。 ()分角色朗读 617 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 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然而,最让“我”柳新中心中学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 3 页 共 34 页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齐读第 1828 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 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小结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柳新中心中学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 4 页 共 34 页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三、作业板书设计:阿长的由来 地位低下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大”字睡相 不拘小节过年吃橘 淳朴善良长毛故事 无知愚昧抒发对阿长的怀念之情第 三 课 时一、理清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二、完成课后习题。三、拓展延伸。7 背 影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给加点字注音。 差使狼藉簌簌迂腐踌躇拭颓唐琐屑举箸 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惨淡勾留变卖典质赋闲蹒跚颓唐触目伤怀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琐屑 (二)能力训练点 1.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2.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选材。 (要讲解这一问题使初一学生明白要费很大气力,可以以放风筝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形散而神不散”的问题。选材喻为风筝,中心喻为线。 ) 3.指导学生学习做读书摘要。 4.继续指导学生的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柳新中心中学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 5 页 共 34 页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朴实的语言所饱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课文可按“内容结构语言”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查找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2.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 3.课上老师和同学交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五、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要点 1.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3.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理解二、三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 谈到中国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变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 。本文写于 1925 年 10 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发表在当时的文学周刊上。文章发表后,广为传诵,并一直作为语言教材。当年,朱自清先生逝世捕些中学生拿着报纸悲痛地说:“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见本文的影响之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这篇著名散文背影 。 2.教学新课 (1)学生交流课下查找的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明确以下内容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背影写于 1925 年 10 月,在当时和以后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2)学生查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问题。 (3)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读。 (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 (4)学生速读课文,讨论问题。 文中出现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文中四次写“背影” 。开头写难忘“背影” ,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 ,结尾忆“背影” 。着重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柳新中心中学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 6 页 共 34 页“背影” 。 )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意。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 ,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第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第二层(第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第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 ,表现父亲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样的感情?(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 (5)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中心。 (6)理解第二、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学生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 (7)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扫除了文字障碍,分析了段落层次并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寻这种感情当时难以体会到的,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的流露,还是通过身体形态的表现?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使我们终生难忘。老一辈这种崇高美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 柳新中心中学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 7 页 共 34 页3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反复朗读第六自然段。 (2)熟记生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并组词造句。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要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领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3.体会文章中表现的父子深情。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作者选取“背影”作为感情聚焦点的写法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的题目是“背影” ,文中共四次写到背影,这四次背影(第一次开头一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用“背影”点题。第二次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离别时的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