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5页
第2页 / 共125页
第3页 / 共125页
第4页 / 共12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第6页 / 共125页
第7页 / 共125页
第8页 / 共125页
第9页 / 共125页
第10页 / 共125页
亲,该文档总共1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科学论文】压力管理结构研究 Y 9303S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为人类带来的多元化压力,正在对个人、组织和社会产生着 深刻的影响。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组织成员发展了,组织才可能得到真正的 发展,组织利益持久最大化是组织成员整体个人最优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 新的管理理念、模式,必定要取代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 提出了压力管理结构理论。 在传统的组织管理中,把压力管理等同于减轻组织成员所承受的过度压力 的管理过程,压力管理中所采取的压力管理措施,往往具有l临时性、被动性、 散乱性、短期性、应付性等特征,特别是没有对障碍性、破坏性压力向健康的 刨造性压力转化必须的条件进行系统化研究,使可利用的压力资源的开发,缺 乏应有的理论支撑。 论文在人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压力的概念、性质的系统总结,从可能 产生的压力源到人对压力的差异化感受、及压力带来的可能后果的整体分柝, 综合出压力管理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压力管理结构的具体内容及其 模型。分析了压力管理结构不同层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有关压力管理的基础 理论,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压力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健康发展。 论文分析了社会环境对压力管理的约束问题,最后结合压力管理结构理论, 提出了在具体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之,论文通过对压力管理内在结构问题的研究,揭示了压力管理的结构, 丰富和拓展了对有关压力管理的基本内容的认识,为管理者对人的管理中真正 做到以人为本提供了理论支持。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借以展开的一个核心 的理论支撑点,在于提出并树立了“祛压管理”和“施压管理”理念,从而在 推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的同时,也为完善和有效践履入本管理理念,提 供了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 压力 压力管理结构 祛压管理 施压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今天这个时代,被称为“焦虑的时代”、“压力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为人娄带来的多元化 压力,正在对个人、组织和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另 一方面与个人的工作业绩和组织的绩效存在着深刻的关系。压力问题正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 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比传统的工作更具抽象性和更需要脑力,由于这些智力工作一般具有难 以觉察的性质,在目标实现之前,其效率往往是隐含的不明显的。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对人的刻 板、不灵活的约束,妨碍了人的智力能力的有效发挥,因此,新的管理理念、模式,必定要取代 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经济社会竞争的日趋深化和持续升级,使得组织成员所承受的工作责任压力、技术压力、社 会压力 道义压力、道德风险压力 、生存压力、情感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等多元压力类 型,在不断强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又使这种强化的程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组织成员所遭遇 到的这种种不断提升的多元化、全方位的压力,不但降低了组织成员的生命质量。降低了他们的 工作活力和创造力,而且直接威胁到组织成员的生存安全,从而降低了组织工作绩效的提升和组 织竞争力的提高,阻碍了组织的持续发展。组织成员这神超负荷的压力,不但对组织成员个人、 对组织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且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构成了威胁。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几 乎附拾皆是。 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一些领导者,由于超负荷压力的长期作用,健康始终处于过度透支 状态,由此所导致的英年早逝现象极为严重。大家熟悉的蒋筑英、罗健夫、蔡诗东、牛玉儒等, 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资料显示,中科院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在近5年内, 有134人去世,而这些人的平均寿命仅有533岁,比同时期的北京人口的平均寿命的788岁。 低了20多岁。我国科技人员的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寿命10岁左右。2002年, 上海10家主要新闻媒体联合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工作人员死亡年龄集中在40-60年龄段的,占 7860,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对于社会上的普通大众来说,其所承受的压力也达 到了空前的程度。比如,河南酋富乔金岭不堪压力重负,悬梁自尽。 从国际上的情况来看,2002年2月,日本有关部门宣布。全国有l,3的工龄人口受到“慢性 疲劳综合症”的袭击。患者长年累月感到倦患乏力,难以恢复正常的精神饱满状态。在美国,因 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经济索赔、劳动生产率下降、旷工、健康保险费用上涨以及高觑压、心脏病等 直接医疗费用,每年就高达2000美元。英国Tuc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育68的被调查者认为 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关心的5件事之一,其重要性排在了“生命危险”之前。英国每年因工作压力 造成的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 里夫金,1998 。日本、美国是高度发达的国家,物质生 活十分富裕,但其国民的生存压力也是最大的。民众因压力的自杀率居世界前列。在我国,上海 市的精神卫生所曾对上海两个街道的居民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发现生活水平较高的居 J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民,比生活水平较低的居民发病率更高。主要表现为:躯身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人际 关系紧张等。业内人士初步估计,中国每年因职业压力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至少上亿元人民币。从 大量的报道可知,过度的压力还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人采取了消极的方式来逃避生存压 力:或自我毁灭,或毁灭他人。吸毒、自我放纵等就是逃避超负荷压力的特殊形式。 针对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对人所造成的严重的健康危机,联合国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作 了重新界定,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疾患,而且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我 国医学专家傅连璋认为,健康的含义应包括如下因素: 1 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全,没有疾病; f2 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能力,并能刻苦耐劳,担任各种艰巨繁 重的任务,经 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f3 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贯注,思想集中,对工作学习都能保持有较高的 效率; f41意志坚强,情绪正常,精神愉快。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有安全 感,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的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 关于健康观念的这种深刻变化,既是人类在现代竞争条件下,对自身生存由强大压力所导致 危机的一种深刻忧虑的体现,也是人类要求从根本上有效化解过商的生存压力的强烈要求的体 现,同时也是对化解过高生存压力的有效途径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此外,在现实组织生活中,由于多方面原因,也存在着人浮于事、懒散地混日子的情形。这 说明,在这种情形中,组织成员没有任何压力负担,其在组织活动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有效 地开发、释放出来,从而组织成员所内蕴的人力资源潜能不但不能转化为推动组织和组织成员自 身发展的积极力量,而且还存在着转化为阻碍组织及其成员发展的消极力量的可能。这不但导致 了人力资源的实质上的闲置和浪费,而且也加大了组织活动的成本,降低了组织活动的收益,给 组织活动带来了更大的竞争风险。因此,对组织成员施加适当的压力,如同要降低组织成员所承 受的过高的压力一样,也是组织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 12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压力管理与个人、组织、社会有着不可分割的复杂联系,系统的压力管理分别有个人压力应 对,组织压力管理及社会压力管理三个层面。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组织层西的压力管理。贯穿于人 力资源管理中的压力管理中的最基本的问题,不仅包括降低组织成员所承受的过度压力的问题, 而且还包括克服组织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过轻的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组织成 员才能进入晟佳工作状态,组织和组织成员的发展收益才能得以最大化提升。 本文的研究目的: 1 弄清压力管理内在结构的基本内容,对压力管理的基本领域、基本任务和基本类型形成 明确而完整的认识,从而拓展压力管理的基本理论,形成有关压力管理的较为完整的理论系统, 从根本上克服目前压力管理实践和压力管理研究,把压力管理仅仅等同于通过采取一定措施,来 2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降低组织成员所承受的过高压力的片面、狭隘的做法。 2 揭示压力管理的本质,为压力管理合理力度的选择和确定,提供理论依据,促使组织绩 效收益与组织成员生活质量收益“双赢”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 研究的意义: 1 压力管理内在结构问题的研究,揭示了压力管理的结构,丰富和拓展了有关压力管理的 基本类型、基本领域的认识,有助于压力管理理论的系统化。 2 对压力管理结构及机制的揭示,为组织成员发展水平和组织绩效的最大化提升,为管理 者在对人的管理中真正作到以人为本提供理论支持。 3 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借以展开的个核心的理论支撑点,就在于首次提出并树立了 “祛压管理”和“施压管理”理念,从而在推进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创新的同时,也为完普和有 效践履人本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步,发现问题。通过对压力管理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发现问题。主要问题既是 把压力管理等同于减轻组织成员所承受的过度压力的管理过程,没有认识到对组织成员施加适度 压力,与减轻组织成员所承受的过度压力一样,也是压力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第二步,分析该问题的依据基础。压力管理的对象是人。因此,压力管理的结构与其他内容 的确定,便只能是由作为压力管理对象的人来确定。离开了人,对压力管理结构和其他一切内容 的确定,都是没有根据的。因此,要弄清压力管理的结构及压力管理的其他一切内容,就必须以 人性为基本依据。 第三步该问题的有效解决的理论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关理论。依据压力管理的人性基础,分 析压力的概念及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