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 办 通 报第 9 期中共云浮市委办公室 2009 年 4 月 11日在 云 浮 市 深 入 学 习 实 践 科 学 发 展 观 活 动专 题 讲 座 上 的 讲 话(2009 年 4 月 9 日)王 蒙 徽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的部署,为扎实推进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学习调研阶段“三学三落实”的要求,根据我市学习实践活动安排,今天由我作一个学习2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专题讲座。下面,我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汪洋书记视察云浮讲话精神,结合学习贯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谈三点体会和意见:一、深入学习、准确理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搞清楚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云浮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2003 年 7 月 28 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 10 月中旬,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作出精辟的表述:“坚持以人 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 五个 统 筹” (统筹城 乡发展、统筹区域 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科学发展观正式确3立。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1、科学发展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顺应了世界的发展潮流。一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当今世界各国科学发展模式的认识和理解的有益借鉴。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一些国家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出现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经济结构失衡,两极分化严重,社会发展滞后,社会动荡加剧等问题,并形成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如“旧技术时代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环境破坏趋于恶化,并危及人的健康。1950 年后全球出现的“ 十大公害” 事件等 环境灾害,等等。 20 世纪中叶,许多思想家、有识之士由此分析了人类面临的困境,特别是 20 世纪末及 21 世纪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科学的发展理论影响下,发展的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生态、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种种的发展理论的有4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二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积极应对。一方面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正处在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各国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以来,全球化进程对我国的影响更加明显,要利用好世界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就要使中国更加融入世界经济,就要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按科学发展观来促进发展,才能把握有利条件,趋利避害,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也继续发展,虽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但是总体来看,极少数大国和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行为越来越不得人心,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重要力量,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判断世界这种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基础上,为了因势利导,争得主动,促进中国迅速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提出来的。5三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顺应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主旋律。当今世界求和平、求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流。中国必须突出发展主题,走和平崛起之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决心,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潮流。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党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继 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和根本来源。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思想,几乎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重大问题,对于后来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问题极具重要启示作用。毛泽东同志关于发展的思6想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形成马克思主 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毛泽东论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生产实践是最基本实践、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等等,这些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理论来源,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在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 20 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核心,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改革开放新局面,最终成果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 飞跃” 。第二阶段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是抓住解放思想、7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核心,最大贡献是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提出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并成为 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概念,在这个时期已经提出来了,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做了充分理论准备。第三阶段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拓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于 发展的思想。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承前启后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8其次,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过去各种经验教训的深入总结,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新中国成立 50 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所以,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9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 GDP 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创新发展观念,完善发展战略,拓展发展途径。科学发展观就是立足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充分显示了我们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战略思想。总之,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10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一精辟概括,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及根本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1、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其第一要义或者说是首要含义就是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发展是第一位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就无从谈起。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语道破了发展的绝对性、永恒性和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同志所说的“ 发展是党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 ,高度概括了发展在党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对发展这个“硬道理” 到什么时候都要坚持,都不能含糊。二是发展要科学,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不是否定发展、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 “第一要义是发展” ,揭示和概括了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全部内容中的首要地位,11指明了发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抓住的首要一环。2、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曾经对“以人为本 ”的内涵作过精辟的阐释。他说:“ 坚持以人 为本,就是要以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里至少可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以人为本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终极价值。实现科学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二是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三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动力。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