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3页 / 共102页
第4页 / 共102页
第5页 / 共102页
第6页 / 共102页
第7页 / 共102页
第8页 / 共102页
第9页 / 共102页
第1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市0516中考试题分章汇编序言部分:图11. (2005)为了纪念在物理学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有时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图1中的四位物理学家,迄今为止名字未被用作物理量单位的是2. (2011)如图所示的四位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用作力的单位的是第1题图3(2016)电阻单位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位物理学家而命名的A牛顿B欧姆C帕斯卡D安培第一章 声现象1. (2005)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2. (200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3. (2006)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音色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调不同 D频率不同4. (2006)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5. (200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6. (200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7. (2008)如图19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8. (2009)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9. (20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10. (2011)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1. (2012)噪声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声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12. (2013)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13. (2014南京)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限制车速不超过5km/h,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72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运动的(3)图中C是摄像头,它的内部有光学元件,其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小区内的景物通过它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14. (2014)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15. (2015)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 产生 的,是通过 传人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A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B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C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管D16(2016)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第二章 物态变化1. (200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的冰棒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2. (2006)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3. (2006)图3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4. (2006)下表是小明和小华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所记录的一组数据。(1)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请根据他们所记录的数据在图19中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5. (2006)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6. (200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 (1)(3) D(3)(4)7. (2007)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 态;(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一50,此时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8. (2008)如图2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 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9. (2008)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在标准大气压下)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D 铅的凝固点是-32810. (2009)霜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11. (2009)(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 B40% C60% D90%(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12. (2010)2010年5月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正式对外开放本届世博会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因此又被称为“绿色世博”中国国家馆内,“水的流动”联系了各个展层和展项,水资源的利用已成为各国探讨的热点 (1)水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如果在江河上修筑拦河坝,抬高坝内水位就能增大坝内水的 能,水流下时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 (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以下现象中不能用此特点解释的是 A冷却汽车发动机,采用循环流动的水 B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水缸会破裂 C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常在傍晚时向秧田里灌水13. (2010)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2)已知水的质量为100g,则水从80升高到90吸收的热量是 J,此过程水的内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3)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 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14. (201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第5题图15. (2011)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