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题目(中文) 中英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题目(英文)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olor Words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院 系 外国语2016级12班_ 专 业 _ 师范英语_ 学生姓名 黄多多 学 号 1234567899 指导教师 某某 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二一四年五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题 目中英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一、设计选题的依据(一)选题研究的目的: 人类生活的世界五彩斑斓,色彩缤纷。各种各样的颜色构成了我们这个精彩纷呈,五光十色的地球,给人类的生活添加了趣味,让人类能够享受到视觉的饕餮大餐。颜色是物体的自然属性,人们用它来描绘不同事物给人们的视觉的第一感受。颜色不仅可以用来描绘人们所看到的物体,也可以用来表达人们的内心感受。颜色不仅仅承载着一个国家从古至今的物质文化发展轨迹,更加沉淀着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独有的政治观念,文化观念,审美观念等文化精髓。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大步迈向了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交流无国界化的时代。随着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日趋开放,现代交通工具飞速发展这些“硬实力”大幅提升,随着现代新型信息交流媒介电脑,通讯媒介手机等在全球人民的普及这些“软实力”迅猛发展,各国人民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中的接触和交流日趋频繁。不同地域的人们交流,即是不同文化从碰撞到融和的过程。在这种形势之下,对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研究便是很必要并且迫切的一件事情。首先,透过对中西方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我们能更加了解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祖国的文化起源,发展。我们能更加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性,民族自豪感便会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让我们对自己的祖国更加地挚爱。其次,拨开颜色词语的表象来看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更加精确地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作品通过颜色词语所传达的意境。在文学作品中,颜色词语广泛运用于环境描写,来渲染和烘托作品主题。只有对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做到准确的拿捏,才能对文学作品有透彻的理解。最后,关注颜色词语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能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知己知彼,绝不冒犯”。 在当今的”地球村”,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生活,工作等各方面有了更多的交集。只有避免文化的冲突,才能让跨文化交际取得实质性的成功。(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关于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国内外均有许多著作,期刊等可以考察。但是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颜色词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本次研究将通过文献法,比较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新的观点,能进一步完善跨文化交际英语理论体系和作品翻译理论体系,为语言学习者和文学作品翻译者提供更加准确的理论依据。 实际意义:如今,全世界人民的交流日趋频繁,颜色词语是人类交流中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类词汇之一,由于没有透彻了解双方的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总是不能准确地理解对方想要传达的意思,闹出了一些笑话,甚至引发一些矛盾,对跨文化交际非常不利。迥异的文化必然孕育出各异的语言果实。本文将基本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的异同点一一列举,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从而让跨文化传播收获更大的成功。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颜色词作为人类使用最高频的词语之一,国外专家对其本体,内涵,外延的研究都有涉猎,国内大多学者都集中于对颜色词语文化内涵的研究。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国外对于颜色词语的研究与国内颜色词语研究大相径庭,他们的研究呈现出研究角度更加多维,研究方式更加多元,研究人员更加多样的特点。国外研究更加强调颜色词语文化联想含义,基本颜色词语的发生顺序,颜色与特定领域的关系等,对于颜色词语的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鲜有涉猎。同时参与颜色研究的人群多来自不同的领域,例如民族学家,语言学家,画家,美学家等,因此他们多能把对于颜色的研究与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有机地调和,打造出一种别开生面的研究成果,对于艺术,民族融合,语言发展,等有着更大的实际作用。以下我将根据国外研究人员的不同的维度来进行总结。一, 颜色与基本颜色词语的关系研究美国民族学家柏林和语言学家凯恩于1969年发表的著作基本颜色词语:普遍性和进论论研究奠定了颜色系统研究的基础,对后来的研究者影响深远,在颜色研究领域意义重大。他们在考察了世界上九十八种语言的颜色词语之后,对这些语言的颜色词语进行整合和分析,独辟蹊径,提出了所有语言系统中,都有11中基本的颜色词语组成的开创性观点。他们还指出颜色词语的出现次序是遵循普遍的规律,即是:如果有语言都至少有黑白两个颜色词;如果一种语言有三个颜色词,第三个颜色词必定是红色;如果有四个颜色词,则必定是外加绿色或者黄色的词;如果有五个颜色词,必定是外加绿色和黄色的词;如果有六个颜色词,必定是外加蓝色的词;如果有七个颜色词,必定是外加表示棕色的词;如果有八个或更多的颜色词,必定是外加表示紫色,粉红,灰或其他混合色的词。并且基本颜色词语都有着相似的中心意思。这一观点对于我国研究基本颜色词语的学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78年,经过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凯恩,迈克,丹尼尔三位学者共同发表了一篇论述基本颜色词语的发生顺序的文章,对11中基本颜色的观点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他们认为基本颜色只有6种,分别是红,黄,绿,蓝,黑和白,然而其他的颜色,例如粉红,紫,橙,灰等颜色都是在6种基本颜色上复合和派生而来。佰林和凯提出的基本颜色观点与上述观点判然不同。他认为基本颜色应该与地球运转的周期白昼黑夜一致,即基本颜色为黑白两色。昼夜交替成就了五彩缤纷的地球,黑白两种基本颜色能衍生出五光十色。二, 颜色与认知的关系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Heider在探究认知与颜色词语的关系之时,将被试分成两组进行对照试验,得出这样的结论:语言中颜色词语的多少并不影响人类对于颜色的认知,即人类对颜色的记忆独立于颜色词语。她还发现虽然新几内亚的达尼族的语言中虽然只有两个颜色词语,但是他们对于各种各样的颜色仍然有着敏锐的认知,从而得出颜色知觉主要受光波的物理特征等因素影响,而语言颜色词语的多少对此影响甚微的结论。这一结论在当时的颜色研究领域荡起了较大的涟漪,颠覆了人们对于语言中颜色词语多少与对于颜色认知成正比的固有看法。Soja的观点进一步验证了heider的观点的正确。Soja认为人类对于颜色的认知是人的视觉器官和外界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人类的身体构造大致相同,因此即使处于不同的地理区域,有迥异的文化沉淀,对于颜色的认知能力地丑力敌。三, 颜色与文化联想意义的关系研究英国语言学家利奇在其著作语义学中将颜色与文化联想意义的关系做了探究。他认为在不同的语境中,颜色词语不再只是一种描绘物体属性的词语,而是超越了其物理意义,上升到联想意义的高度,即颜色词语具有特定的情感和褒贬的联想意义。利奇将语义分为7种类型:理性意义,主题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内涵意义,并把后五种意义统称为联想意义。他还认为基本颜色范畴应该被看作一种弱普遍现象,而不是强普遍现象。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国内对于颜色词语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这主要是由于到了这一时间段,国家日趋和平,人民生活日趋稳定,中西方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愈来愈凸显,而颜色词语是在文化交流中使用频度最高的一类词语之一,因此,对颜色词语的研究有了土壤便开始萌芽。在这之前,鲜有学者对颜色词语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这之后,对于颜色词语的研究便出现了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井喷状态。高校英语教师,英语翻译专家为这一研究是颜色词语研究的主力军。国内学者对于颜色词语的研究受到的西方早期颜色词语研究者柏林,凯恩的影响比较大。国内学者的研究方向比较单一,主要是分析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语的异同以及颜色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旨在为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西方文学作品翻译提高更多的理论基础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步骤。对于中西文化颜色词语的结构组成的异同,颜色词语的起源,发展,范畴等方面的研究涉及得较少。下面我将从国内颜色词语研究的不同切入角度来对研究现状做出总结。一, 中国颜色词语研究对于颜色词语的研究,只有少部分学者定位到了中国颜色词语的系统研究,其他大多数学者都趋于对中西颜色词语的关系进行研究。杭州大学中文系刘云泉副教授于1990年出版的语言的色彩美是颜色词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著作。它系统地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色彩,论述了汉语颜色词汇的演变,特征等本质属性以及与艺术,文学,科学乃至社会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外延属性。这一著作在语言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获得了众多学者的推崇,同时对后来的颜色词语研究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尹泳龙的著作中国颜色名称全面分析了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2000余种颜色名称,并且首次将颜色归类为三大颜色名称系统:系统名称。统名称,惯用名称。尹泳龙先生对两千余种颜色的名称都做了释义,还给出了颜色的色调,彩度,孟赛尔参考值等数据,是一本中国颜色的“百科全书”。二 西方颜色词语研究国内少数学者对西方颜色词语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其中张培基先生在1964年出版的英语声色词与翻译影响最大。在这部著作中,作者用中国人的视角对西方颜色词语进行了研究,从英语颜色词语的词源,构成,演变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三,中西颜色词对比研究在颜色词语研究领域,对于中西颜色词语的对比研究是最为普遍的,这一方面的论述成果亦是硕果累累。顾嘉祖在2002年出版的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中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探究了中西颜色词的发展受到的中西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写到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语反应的民族差异。陈嘉珍于2011年发表的论“红”与“red”的英汉文化内涵之异同从颜色词语的客观属性上升到了社会属性的程度。她认为颜色词语不仅是简单的物体属性的表达,更是社会文化内涵的载体。透过颜色这个点,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或者不同社会的宗教信仰,伦理倾向,审美情趣等一个广阔的面。人们利用颜色这个放大镜可以将社会的优点与弊端略窥七八。张宗久在著作英汉颜色词修饰色彩比较研究中采用了全新的视角来描绘中西颜色词语。他认为国内其他学者对于颜色词语的研究多把两者间的差异作为了主题,张宗久老师则认为在两种文化进行交汇时,不能忽视中西颜色词语的共同点,片面强调差异是徒劳的。 发展趋势:研究期间,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于颜色词语的研究,我总结出学者们颜色词语研究的几大方向:颜色在翻译方面的研究;颜色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颜色在社会属性方面的研究。但是学者们对于颜色在教学领域的研究却鲜有涉猎。如今,随着中国GDP远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人民尤其是西方民众对于汉语的学习热情随之高涨,孔子学院已成为传播和教授中国语言以及悠久博大的文化的窗口。对外汉语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中国颜色词语是必然涉及到的。采用何种方式将中国颜色词语有效地传播给外国友人,必然是今后研究的一大热点。同时,随着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