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TRS_AUTADD_1211439003891 ARGIN-TP: 0px; ARGIN-BTT: 0px#TRS_AUTADD_1211439003891 P ARGIN-TP: 0px; ARGIN-BTT: 0px#TRS_AUTADD_1211439003891 TD ARGIN-TP: 0px; ARGIN-BTT: 0px#TRS_AUTADD_1211439003891 DIV ARGIN-TP: 0px; ARGIN-BTT: 0px#TRS_AUTADD_1211439003891 LI ARGIN-TP: 0px; ARGIN-BTT: 0px/*-SN-“:“argin-tp”:”0”,”argin-btt”:”0”,”p”:“argin-tp”:”0”,”argin-btt”:”0”,”td”:“argin-tp”:”0”,”argin-btt”:”0”,”div”:“argin-tp”:”0”,”argin-btt”:”0”,”li”:“argin-tp”:”0”,”argin-btt”:”0”-*/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程标准要求根据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解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对思维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通过汇集资料,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三)学法指导1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知识不等于智慧,不能把哲学仅从掌握知识的角度学习。只有在学习知识和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敢于质疑,通过亲身体验、长期积累,才能增长智慧。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思维方式,学习哲学知识与领悟哲学思想、体验哲学思维方式,更多地是依靠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比如,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就要认真思考“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等,而我们的思维智慧和思维能力就会在这种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提高。2把哲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生活和实践是我们进入哲学殿堂、把握哲学智慧的重要途径,对哲学问题的追溯和思考离不开人类的生活。学习本的内容就要运用第一学习的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结合事例进一步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从中体会学习哲学对我们生活的指导作用。3建议对哲学感兴趣的同学利用余时间学点哲学史。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哲学智慧是哲人在追求哲理的实践中取得的智慧之果,在哲学史中充满了人类的无穷智慧。二、知识点拨本第一框讲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框教材编写的逻辑顺序是: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要准确理解哲学基本问题这一知识,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是不可知论。3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在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上各不相同例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A意识能否正确地认识物质B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统一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否统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的理解。要注意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和关系,A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内容,项强调的是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项强调的是人类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正确答案为B。(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人类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共同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例题:下列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AB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与我们生活关系的理解。选项绝对化,应舍弃。选项没有涉及我们的生活问题,也应舍弃。项在教材中都能找到答案。正确答案为A。三、学习自评(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是()A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B研究人生问题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各种哲学由于对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3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即()A世界观和方法论B思维和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学生要面对和处理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工人要面对和处理生产计划与生产实际之间的关系各行各业的人们做工作都有一个如何面对和处理自己工作计划和工作实际的关系问题。这说明()A学习哲学能很好地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生活的目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和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是因为()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一切问题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B D (二)非选择题1人们常以“心想事成”表示祝愿,但“心想”未必能“事成”。在什么情况下,“心想”才可能“事成”呢?请以此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明清之际的哲学家王夫之提出:“天下惟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用你学过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谈谈上述观点中“道”与“器”的关系。四、能力拓展1列举事例,分析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讲“眼见为实”。你同意“眼见为实”吗?为什么说“眼见”与“为实”之间的关系包含着哲学的基本问题?五、相关信息(一)“思维”和“存在”的哲学含义思维,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认识的过程,即思考。相对于存在而言,指意识、精神。存在,指“有”,既包括物质的东西,也包括精神的东西。对于思维而言的存在,是物质的同义语。(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从理论上看,尽管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发生研究重点的转移,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根本的,第二个方面是从属的。首先,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正确解决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决。其次,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在本体论上表现为二元论,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哲学所有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三)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教材中的“专家点评”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下面对这个问题作一简要解释。在中国哲学中同样存在着哲学基本问题,不过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而已。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辨和名实之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辨和形神之辨;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辨和心物之辨。这些论辩都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天人关系和名实关系是先秦至两汉时期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天人之辨可以说贯穿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始终,哲学基本问题在这里主要表现为:“天”是指自然界还是指主宰万物和人事祸福的天命?人能否对天(自然)有所作为?所谓“天命”,是将天奉为人格化的神,认为天有意志和意识,世界是按其命令建立和发展的,还是把它看作是自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赋予它以物质存在的意义?因此,关于天是自然界还是神意的天命的讨论就蕴含着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探究。名实之辨是讨论名称、概念与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名称、概念是思维的形式,因而名实之辨显然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名称、概念是实在事物的反映还是先天就有的?名称、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实在事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