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方向本专业为全日制四年本科,设置有三个专业方向:机械制造方向、机电控制方向和工程机械方向。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材料成型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机械制造领域内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学研究、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技能与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1、机械制造方向本方向着重培养掌握机械制造领域内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应用研究、科技开发、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2、机电控制方向本方向着重培养掌握机电控制领域内的机械设计与机电一体化领域内的设计、应用研究、科技开发、机电产品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3、工程机械方向本方向着重培养掌握工程机械领域内的矿山设备设计与制造、产品开发、科技开发、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三、培养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社会道德。2、 专业技能素质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受到现代工程师的良好训练,具备系统分析、设计、应用、开发和研究的基本能力。(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对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发展有一定的认识;(2)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3)具备本专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和较好的系统控制、分析、开发和设计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5)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程序设计和软件应用的能力;3、文化素质(1)学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能够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人文艺术方法结合起来,使科学技术的应用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3)具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和健全的人格,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4)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能比较熟练地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书刊文献。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沟通和协调能力较强。四、能力分析表表一 能力分析表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课程与实践1.基础素质与能力1.1政治要素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社会道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入学教育和军训、社会实践等1.2人文要素掌握大学本科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块1.3分析运算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和数学进行分析运算。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1.4英语应用能力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通过英语规定等级的考试。大学英语、专业英语1.5计算机应用能力、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能力计算机基础运用能力、网络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网络、报刊杂志等获取信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网络、科技文献检索1.6组织管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必要的社会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拓展训练、暑期社会实践1.7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沟通和协调能力较强。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调查等2.专业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2.1较强的机械识图、绘图、计算机绘图、国家制图标准知识能力具备国家制图标准知识;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与识图知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国家标准知识;零部件的装拆与测绘知识;二维、三维计算机辅助绘图能力。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AutoCAD绘图训练、机械CAD/CAM2.2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工电子技术、机床可编程课程设计2.3机械设计与计算能力具备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的选用;材料力学性能及强度计算基本知识;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基本知识;通用零件和简单机械设计基本知识。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机械系统设计、工业设计基础、模具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液压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3.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3.1基本机加工和数控加工能力具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设计知识;机械加工质量统计分析基本知识;普通机床的分类、结构与功能;数控机床组成、结构、原理及典型机械结构部件机械制造技术、金属切削机床、特种加工、机制工艺课程设计、数控技术、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数控培训、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3.2计算机在本专业应用具备典型软件CAXA、pro/E、UG的应用机械CAD/CAM、可编程控制、3.3自控系统的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具备简单自控系统的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一般机械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能力;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能力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3.4本行业先进制造方法与发展具备本专业的先进制造发展方向先进制造技术4.专业基本技能4.1机械制造操作技能车、铣、钳工操作技能工业培训1、工业培训24.2计算机在机械制造应用技能典型软件CAXA、pro/E、UG/的应用职业资质证培训5.职业资质证书证书名称培训机构发证单位车中级证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钳工中级证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数控中级证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三维实体CAD证书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五、学制、学位与最低学分要求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学完规定课程,修满186学分,成绩合格者,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工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六、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实践性教学主要分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技能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企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通过诸项目训练,使学生学会常用钳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及钳工操作的基本技能,了解金属加工的工艺过程。掌握机械设备、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并达到一定的工艺水平。使学生具备机械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和维护能力,具备对机械设备进行局部改造和创新的能力。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具备微机使用的基本技能及利用微机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培养。通过诸项目课程设计,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常用机构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PLC的应用设计、数控加工技术(NC)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等能力。表二 集中性实践教学安排表实践教学项目周数学分安排学期实践方式AutoCAD绘图训练222集中机械原理课程设计224集中液压课程设计116集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26集中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115集中机床可编程课程设计117集中毕业实习997、8集中毕业设计(论文)及 毕业答辩12128集中认识实习111集中生产实习335集中工业培训1223集中工业培训2116集中综合实验训练117集中电工实训114集中入学教育与军训(含军事理论)331集中形势与政策(含就业指导)3(2)1-7集中企业实践47集中合 计4944注:完成企业实践的规定任务,取得2个拓展学分。七、课程结构比例表三 课程结构比例表课程类别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112244.17%专业基础课68827.10%专业课26710.51%22.4%专业方向课29311.54%公共选修课1706.70%总 计2540100%八、实践教学学时比例表四 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占学时比例课内实验教学152527.00集中实训教学44110030.56总 计59135237.56九、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 工程图学、力学、机械工程2、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金属工艺学、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十、相近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材料成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十一、教学时间安排总表表五 教学时间表安排总表 学年项目 学期一二三四合计12345678入学教育、军训33课堂教学131515141313889复习考试22222214机动111111118认识实习11工业培训213综合实验11电工、电子实习11生产实习33课程设计221319企业实践44毕业实习549毕业设计(论文)1212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33总周数2020202020202020160十二、教学进程表表六 教 学 进 程 表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授课学时分配社会实践考试考查每周授课时间分配合计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教学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第7学期第8学期公共基础课12100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2426查312100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2426试3121001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24248查21210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