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2页
第2页 / 共222页
第3页 / 共222页
第4页 / 共222页
第5页 / 共222页
第6页 / 共222页
第7页 / 共222页
第8页 / 共222页
第9页 / 共222页
第10页 / 共2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封面)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许小峰 王守荣 任国玉 等气象出版社(次页)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2DGS1B010 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主 编:许小峰副主编:王守荣、任国玉作 者(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守荣、王雪臣、毛留喜申 敏、任国玉、朱川海、许小峰、张 政、徐 影高 云、阎俊岳、程 磊、戴晓苏气象出版社(版权页)前 言气候变化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和重要内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研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高度关注,对于各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计划,部署工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活动,指导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问题涉及各国环境、政治、外交、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是当今世界环境外交的热点问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7月的八国集团(8+5)首脑会议上指出:气候变化问题事关各国的切身利益,事关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认识气候变化基本事实和原因以及科学预估未来气候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趋利避害的防范性或适应性措施,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国际环境外交提供科学支持,是我国气候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科学、政策研究,将会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赢得时间和主动。从战略的高度观测气候变化问题,在气候变化的观测和监测、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其适应对策,以及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等方面分析国内外的现状与问题,认清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今后应该采取的战略措施和对策,可以为有关决策部门和科技工作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2003年和2004年两年间,本着上述认识,结合科技部软科学课题研究,我们分析了气候变化的主要科学事实、未来可能趋势及其影响等基本科学问题,以及国内外气候变化科技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国家对本领域的基本需求,评价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可能影响以及可采取的适应性措施,回顾了我国气候变化问题谈判的经历,初步提出了我国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设想和行动计划。“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为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室下达的软科学课题(编号:2002DGS1B010),承担单位是中国气象局原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承担单位主管部门是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课题主持人为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研究员。课题采用小实体、大网络的方式,组成了二十多人的研究小组,研究人员包括了中国气象局机关、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和原总体规划研究设计室等单位的研究和管理人员。2004年9月10日,受科技部的委托,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科技部下达的软科学项目“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2002DGS1B010)”课题结题评审验收会议,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以及科技部、中国气象局软科学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课题负责人关于课题研究执行情况和课题研究成果的报告,并对课题研究成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质疑和讨论。评审组专家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结题验收。评审组专家认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观测、气候变化基础科学和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研究、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现状,评价了国内存在的主要差距和问题,针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凝炼出我国当前应当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重点领域及其相应的政策和战略措施,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政策参考价值,对我国的气候变化管理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课题组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非常必要,积累比较丰富,资料比较详实,研究的问题比较准确,在国家相关刊物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发挥出了气象部门的优势。完成了项目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考核目标。本书汇集了这项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由于种种原因,本书出版比原计划推迟。考虑到研究成果的适时性,我们在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适当补充了部分材料,吸取了部分最新进展情况和成果。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总论,概述了整个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和结论,由许小峰、王守荣、任国玉执笔;第二章简要介绍了气候变化研究的历程和最新结果,由王雪臣、徐影执笔;第三章主要分析我国气候系统观测和气候资料系统建设,由程磊、朱川海、阎俊岳执笔;第四章阐述了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要科学问题,由高云执笔;第五章简要评价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适应性,由毛留喜执笔;第六章回顾分析我国气候变化外交谈判的科技支持问题,由戴晓苏、任国玉执笔。全书由许小峰、王守荣最后统稿。 为期两年的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等有关专家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原外国专家管理局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马俊如先生,原中国科学院政策局局长王玉民先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任阵海院士,中国人民大学周骥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研究员,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孔德涌先生,科技部办公厅调研处王晓松,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软科学组织处赵刚处长等对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修改意见。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朱祥瑞司长,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政策调研处郑锦、郭淑颖等为本课题的管理花费很多精力。课题组的毛留喜博士和张政同志作为课题的联系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上下联络与沟通,为课题的顺利完成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著者 2005年8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二节 气候观测系统建设第三节 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第四节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第五节 气候变化外交谈判第六节 战略对策建议第二章 气候变化的科学背景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由来第二节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三节 全球与我国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历史事实第四节 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和机制第五节 未来50100年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趋势第三章 气候观测和气候资料获取系统建设第一节 基本概况第二节 全球气候系统观测及资料获取概况第三节 我国气候系统观测概况第四节 我国气候系统观测建设的重点和对策措施第五节 气候系统观测资料获取系统的建设第五章 气候变化研究重点问题和主要科学领域第一节 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国家需求第二节 我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差距和难点第三节 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第四节 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环境建设第五章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第一节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概述第二节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主要进展第三节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主要结论第四节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未来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第六章 气候变化外交谈判的科技支持第一节 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及其影响第二节 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所涉及的科学问题第三节 针对我国气候变化外交谈判的策略和对策第四节 我国气候变化外交谈判的科技支撑系统建设第一章 总论本章围绕着气候变化的科学背景、气候观测和气候资料获取系统建设、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领域与主要科学问题、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气候变化外交谈判的科技支持等五个主题,针对其国内外现状、国内主要差距和问题、当前的关键科技问题、未来发展重点领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应政策和措施。本章也是对后续各章主要研究发现和内容的概括和总结。第一节 现状问题分析一般认为,地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各国社会经济系统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制定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揭开了全球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的序幕。20世纪80年代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又发起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即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把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其相应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作为其主要科学任务。世界气象组织(WMO)与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1988年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到目前为止已编写了三次科学评估报告,使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走出了科学界,成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给我国带来许多挑战、压力和机遇。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政府和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大量相关监测和研究工作。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三维立体综合大气观测网。该网包括地面观测网、高空观测网、酸雨站网、农业气象观测网等。中国目前拥有基准气候站143个,基本气象站530个,一般气象站1736个。中国初步建成了由海洋观测站、志愿观测船、浮标观测、海洋调查船、全国海洋验潮网、岸基测冰雷达、“中国海监”飞机组成的比较完整的海洋监测系统。中国的卫星遥感观测取得了巨大进步,在国家天气、气候灾害监测和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气候系统信息建设具有一定基础,特别是大气观测资料具有规范的管理办法,长期以来在气象业务和气候分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其他观测系统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当然,我国气候系统观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有:(1)大气观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面观测站布局东密西疏,东部平原多,西部山地少,台站分布很不均匀;随着城市的发展,气象观测站的环境受到了影响;一些重要观测项目的标定工作还不够好;青藏高原高空观测很少;高空探测手段单一;大气成分观测站点少,分布不合理,观测项目少;观测仪器与方法、测试分析手段、质量控制等方面基础薄弱。(2)现有的海洋观测站大都建在大陆海岸上,数目偏少,分布也不均匀;观测设备落后,观测项目多数是海洋水文气象,海-气通量观测太少。陆地观测系统主要由水文系统、冰冻圈、生态系统、农业气象、环境保护等观测站网组成,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类观测网分属不同部门,侧重不同领域,没有形成一个规范化的、有统一设计的连续观测网,应按照气候系统观测的要求,通过协调使它们成为陆地观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3)从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的角度看,遥感监测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反演的气候参数少、时间序列短;数据处理不够规范、序列性差;缺乏定量的全球卫星气候产品;气候分析和应用技术能力比较薄弱。(4)目前气候系统观测资料的收集、存储、质量控制、分发等缺乏统一协调和共同标准;对一些重要的气候变量没有采集、存储;没有形成完善的气候系统科学数据共享体系。因此,中国的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服务于国家减灾防灾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对全球和区域气候系统演化及其影响的监测、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气候灾害频繁发生,这决定了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负面影响极为脆弱。今后,中国将在广泛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本国和本地区的气候系统观测网络,加大气候系统资料管理的力度和资料共享的程度,有效地适应气候变化对本国、本地区的影响,也为更好地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保护全球气候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方面,中国开展了大量工作。科学家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事实及其可能原因、未来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情景、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敏感经济部门和脆弱地区的可能影响、以及全球减缓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对中国的可能影响和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措施等,均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系列成果,为国家响应气候变化问题政策制定和履行国际气候公约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未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国家“七五”计划开始,相关部门和基金组织连续资助了一系列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重大科技项目,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经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