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肇庆市第四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归宿/星宿剖析/破旧模样/模式 B看守/看望剽窃/剽悍福祉/地址C禁地/劲敌藩篱/范例虔诚/潜水 D结论/结实漂泊/漂洗整饬/炽热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本周早些时候以图文并茂的动画形式,公布了“天宫一号”的构型。昨晚,“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凸显了中国在太空领域一个气势如虹的追赶者的形象。这是中国人独立自主取得的又一伟大成就。按照计划,发射“天宫一号”之后,两年内相继发射“神州八号、九号、十号”系列飞船,进行交会对接试验。到航天员跨过那道“门”时,中国载人航天目标的“第二步”将宣告水到渠成。A.图文并茂 B.气势如虹 C.独立自主 D.水到渠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会拉进了舆论的漩涡,呈现了人们对红十字会这一官办慈善组织本身的反思。B法网夺冠的轰动效应,虽然没有因为温网次轮出局降温,反倒在外媒的力捧下,李娜俨然成为中国体育国际化新的代言人。C只要美国从双方的利益出发,在中美军事交流的道路上少设置些障碍,那么中美间的军事交流就将会朝着健康、理性发展。D针对支柱产业单一化的产业现状,南丹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实施“以矿为主,多业并举“的战略。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辛亥革命之前, 。 , 。 。 。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是辛亥革命带来的。 海外留学生中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虽然迅速,但风云际会多是在异国的土地上。 科举制度的废除并没有使知识分子完全解放出来,因为皇帝依然端坐龙庭。 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虽然已经腐朽得斑驳陆离,却仍然足以限制人们的自由。 他们一旦回国,置身于专制制度之下,就大都陷入痛苦、寂寞或沉沦。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是有限的。A BCD二、本大题8小题,共3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李勣,字懋功,本姓徐氏,客卫南。家富,积粟常数千钟。与其父盖皆喜施贷,所周给无亲疏之间。隋大业末,韦城翟让为盗,勣年十七,往从之。说曰:“公乡壤不宜自剽残,宋、郑商旅之会,舟舰相属,往邀取之,可以自资。”让然之,劫公私船取财,繇是兵大振。勣与浚仪王伯当共说让,推密为主。以奇计破王世充,密署勣右武候大将军、东海郡公。当是时,河南、山东大水,隋帝令饥人就食黎阳仓,吏不时发,死者日数万。勣说密曰:“天下之乱本于饥,今若取黎阳粟以募兵,大事济矣。”密以麾下兵五千付勣,与郝孝德等济河,袭黎阳,守之。开仓纵食,旬日,胜兵至二十万。宇文化及拥兵北上,密使勣守仓,化及攻之,勣为地道出斗,化及败,引去。俄为窦建德所陷质其父使复守黎阳三年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东略地至虎牢降郑州司兵沈悦平建德俘世充乃振旅还秦王为上将勣为下将 赵郡王孝恭讨辅公祏,遣勣以步卒一万度淮,拔寿阳,攻江西贼壁,冯惠亮、陈正通相次溃,公祏平。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密署勣右武候大将军署:委任 B降郑州司兵沈悦降:投降C拔寿阳,攻江西贼壁拔:动摇 D将轻骑六千将:将士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以奇计破王世充 今若取黎阳粟以募兵B天下之乱本于饥由是酋长率部落五万降于勣C勣年十七,往从之密使勣守仓,化及攻之D出云中,与突厥战引兵与李靖合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勣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3分)所周给无亲疏之间勣与浚仪王伯当共说让,推密为主 勣为地道出斗 平建德,俘世充 与突厥战,走之 斩名王一,俘口五万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勣年轻时就很有才干谋略。17岁开始参军,在参加翟让起义时就表现出杰出的政治才能,后来和王伯当共同劝说翟让,推李密为主。不久,李勣用奇计攻破王世充。B李勣忠孝两全。曾经被窦建德打败,因为父亲被捉拿去做人质,他只得仍然守着黎阳。三年以后归唐,表现出对唐王朝的忠诚。C李勣边功显赫。太宗即位,李勣官拜兵部尚书,贞观三年,兵出云中,与突厥作战。之后带兵与李靖会合,李勣向李靖献计,两人不谋而合,降服了突厥。D李勣在总章二年去世,在半个多世纪的戎马生涯中,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一生经历大小战役多次,所在之处,都立下了赫赫战功。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文段断句。(4分)俄 为 窦 建 德 所 陷 质其 父 使 复 守 黎 阳 三 年 来 归 从 秦 王 伐 东都 战 有 功 东 略 地 至 虎 牢 降 郑 州 司 兵 沈 悦 平 建 德 俘 世 充 乃 振 旅 还 秦 王 为 上 将 勣 为 下 将(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与其父盖皆喜施贷,所周给无亲疏之间。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城以备虏。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金桥感事 吴融(1)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3分)(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1)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响东菑。 , 。积雨辋川庄作(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蜀道难(3)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4)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从表面上看,诗与散文的分别似乎很容易认出,但是如果仔细推敲,寻常所认为的分别都不免因有例外而产生问题。从亚里士多德起,这问题曾引起许多辩论。从历史的经验看,它是颇不易解决的。要了解诗与散文的分别,无异于给诗和散文下定义。我们现在汇聚几个重要的见解,加以讨论,看能否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看法。中国旧有“有韵为诗,无韵为文”之说,我们发现外国诗大半无韵,从形式看,这话经不起分析。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诗不必尽有音律,有音律的也不尽是诗。冬烘学究堆砌陈词滥调成五言八句,自己就说是作诗。章回小说常插入几句韵文,也郑重标明“后有诗一首”的字样。一般人心目中的“诗”大半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我们要明白,诸葛亮常以羽扇纶巾打扮,而以羽扇纶巾打扮的不一定是诸葛亮。另外一种说法是诗与散文在风格上应有区别。散文偏重叙事说理,它的风格应直截了当,明白晓畅,亲切自然;诗偏重抒情,它的风格无论是高华或平淡,都必须维持诗所应有的尊严。这种议论也经不起推敲。像布丰所说,“风格即人格”。每件作品都有它的特殊实质和特殊形式;它成为艺术品,就在它的实质与形式能融会贯通。上品诗与上品散文都可以做到这种境界。所以,风格不是区分诗和散文的标准。诗和散文各有妙境,诗固然往往能产生散文所不能产生的风味,散文也往往可产生诗所不能有的风味。许多人相信,诗有诗的题材,散文有散文的题材。诗宜于抒情遣兴,散文宜于状物叙事说理。我们不能想象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可以用散文来写。极好的言情的作品都要在诗里找,极好的叙事说理的作品都要在散文里找。着重实质者并且进一步在心理上找诗与散文的差异,以为懂得散文大半凭理智,懂得诗大半凭感情。这两种懂得是“知”与“感”的区别。事实上有很多反证。我们不能说,诗与散文的分别就可以在情与理的分别上见出。凡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还是散文,里面都必有它的特殊情趣。从题材性质上区别诗与散文,并无绝对地可靠。在纯文学范围之内,诗与散文必然有区别。否认这种分别就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逃避问题。如果说宽一点,不仅纯文学是诗,一切艺术都可以叫做诗。我们常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一切艺术到精妙处必有诗的境界。诗和诸艺术,诗和纯文学,都有共同的要素。但它们在相同之中究竟有不同者在。诗和散文的分别既不能单从形式(音律)上见出,也不能单从实质(情与理的差异)上见出。在理论上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就是诗与散文的分别要同时在实质与形式两方面见出。实际上,文学作品的情感与思想是平行一致的,实质和形式是不可分的。就大体论,散文的功用偏于叙事说理,诗的功用偏于抒情遣兴。事理直截了当,一往无余,情趣则低徊往复,缠绵不尽。换句话说,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比如诗经中的四句诗:总之,诗和散文的分别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A诗和散文的区别,是同时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从单一的角度,不能有效地区分这两种文学样式。B不管是诗还是散文,凡上品之作的实质和形式都能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境界。C一直以来,人们并不否认诗和散文的区别,但一直没有找到区分的最好方法,也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D诗和散文各有妙境,各自的风味往往不能相生。布丰说“风格即人格”,是从文学的特质上来品评和概括,不是从文学的类别上来作判断。E诗和散文从表面上看很容易区别,其实是很难的。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要区分诗和散文,就要给诗和散文重新下定义。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外国的诗歌大半没有音律,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可以看出,诗歌并不一定要讲究韵律。B诗宜于抒情遣兴,散文宜于状物叙事说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分别,并不是从根本上区分诗和散文的方法。C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无法用散文体来写的,诗经采薇也是无法用散文体来写的,这足以说明诗和散文有很大的区别。D诗和散文作为纯文学而言,都有共同的要素,但毕竟诗和散文是不一样的文学样式,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分别。14诗与散文主要有哪些区别,请作简要说明。(4分)15对诗和散文的关系如何界定,评论界有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本文,对诗和散文不同的作用和意义作简要分析。(4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相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打 眼孟 醒这一天,杨大眼带着博古堂的白贤去古玩街“抓货”,路过一小摊,杨大眼扫一眼,脚下不停,指着摊上一块破砚台低声说,那块砚,抓了。白贤抓起来,一问价,四块大洋。他瞧半天也没瞧出好儿来,就又放下了。碰巧聚宝斋的余二也在,白贤刚一丢手,他就抢过来,看也不看扔下四块大洋抱起就走。这时,迎面过来个老头,瞧见那砚眼一亮,说,让给我吧,多少钱?余二随手伸出六个手指头,心想赚两个大洋就成,谁知那人二话不说就摸出六十块大洋,把砚买下了。余二挺得意,撵上杨大眼说了。杨大眼长叹一声,说,宝物择主啊!六十块?六百都嫌少喽!那是郑板桥的砚,上头有他的亲笔题跋“一池荷叶衣无画,满地松华食有余”,你都瞧不见吗?余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