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写好读后感 请你来回忆 同学们曾学过一个成语叫 滥竽充数 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滥竽充数古时候 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 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 爱摆排场 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 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 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 觉得有机可乘 是个赚钱的好机会 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 吹嘘自己说 大王啊 我是个有名的乐师 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 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 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 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王听得高兴 不加考察 很爽快地收下了他 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从那以后 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 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 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 每逢演奏的时候 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 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 人家摆头他也摆头 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 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 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 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 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 过了几年 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 他的儿子齐湣 m n 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也爱听吹竽 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 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 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 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 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 作好准备 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 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 都想一展身手 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惶惶不可终日 他想来想去 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 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从南郭先生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缺点 1 个人应该勤学苦练 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2 不学无术 没有好下场 优点 1 能够毛逐自荐 主动请缨 为个人为家庭为事业而出人头地 2 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 而不被识破 必有超人的人际关系 3 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 冒欺君之罪 以假作真 有超人的胆识 非一般人可以想象 4 主动下台走人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从齐宣王身上 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 不懂装懂 自己不懂音乐还装风雅 2 做事不认真 稀里糊涂 3 视百姓如粪土 凭空养三百吹竽的人 以满足个人的喜好 浪费国力 财力 从齐湣王身上 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优点 追求精确 实行责任到人 缺点 一个一个听 势必花更多的时间享乐 而忽视朝廷的公务 常此以往 国将不国 历史就是如此 从三百吹竽人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官官相护 与南郭先生长期共事 必知道其不会吹竽 但从不向王汇报 对周围的不正之风视而不见 我来说一说 想一想 读了这篇文章 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想一想 读了 滥竽充数 这篇文章 如果让你写一篇读后感 你将怎样写呢 欣赏一篇读后感 滥竽充数 读后感 滥竽充数 读后感 滥竽充数 讲了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 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 却装腔作势 混进齐宣王的吹竽队里 后来 齐宣王死了 齐湣王继位 他也喜欢听竽 但却喜欢独奏 南郭先生知道后 便连夜逃走了 引 读了这个故事 我为南郭先生感到悲哀 他如果学了真本事 不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宫里吗 可他没有下苦功夫 却耍起了小聪明 靠糊弄人过日子 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议 滥竽充数 似乎描写着我往日的行为 记得四年级时 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多读 多背 多写 成绩才能踏踏实实 然而我并不在乎 每当齐背时 我总是摇头晃脑 装模作样 因此每到考试时 我总是名落孙山 联 现在我读了这则寓言 我知道了做人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不学无术 经不住考验 这种人始终会被时代淘汰 成为 二等废物 要想干一番大事业 就必须有真才实学 学习也一样 决不能华而不实 弄虚作假 自欺欺人 结 请你想一想 1 这篇读后感的开头是怎写的 读后感的开头 要用少量的文字先概括介绍你所读的内容 因为你读的作品并不一定为广大读者所熟悉 不作任何介绍就发表议论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 而精要地简介 会使读者对陌生的作品有所了解 即使对于熟悉作品的人来说 也能起到引发思索的作用 这是读后感的第一步 引 2 故事大概介绍完后 第二段又写了什么 根据原文的内容进行议论 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就是读后感的第二步 议 议 是对 感 的直接的 初步的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进行了议论 表明自己的观点之后 第三段又写了什么 把体会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 既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 又可以联系社会实际 这是读后感的第三步 联 1 联系自己的实际 要反映自己的切身体会 2 联系社会实际 可以包括古今中外的事例 3 还可以联系原文 要扣住原作的有关的内容 克服只在开头提一下原文 以后就甩掉原文的毛病 在语言表达上 要不时地把原文的词句 点缀 在论述中 4 联系实际之后 作者在结尾进行了总结 看一看结尾有什么特点 结尾要归纳看法 点明主题 总结全篇 请你来总结 读后感一般有哪几个步骤 引 引原文议 对 感 直接的初步的论证联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 也可以联系原文结 结尾归纳看法 总结全篇 请你来欣赏 请欣赏另一篇 滥竽充数 读后感 读 滥竽充数 有感暑假期间 乘学校放假的机会 我有幸阅读了爸爸给我买的 寓言故事 一书 不时被书中那绝妙的故事惹的捧腹大笑 其中有篇 滥竽充数 的故事 是我最喜欢的 滥竽充数 是讲的战国时期 齐国国王齐宣王很喜欢听吹竽 又好讲排场 常常组织起三百人的吹竽乐队 让他们一起吹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 本不会吹竽 但他乘机混在里边吹 南郭先生就这样混日子 后来 齐宣王死了 齐泯王接替了王位 他很喜欢听吹竽 但不喜欢大家一起吹 而是喜欢吹竽的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一看 可傻眼了 让他南郭先生吹 必然会露出马脚 怎么办呢 南郭先生想来想去 没什么良方妙策 只得趁别人不注意偷偷地跑了 这则寓言故事 读起来引人入声 读罢使人有感而发 对下层体察不明 好坏不分 常常会给投机取巧的人留下可乘之机 只有通过实际工作认真进行考察 哪些不学无数的骗子就无法混下去 是的 在当今时代 我们太需要有真正的伯乐 那样才会有真正的千里马 总结 引 议 联 结 是一般结构 习作中是应灵活运用 适当变化的 正所谓 文无定法 但不论怎样变化 都要做到 读 与 感 相交融 使全文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 同时 还要 感 得实在 感 得有针对性 火车的故事 1814年 英国人史蒂芬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气机车 当时有人驾着一国辆马车和它赛跑 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 走得很慢 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彰面 而且火车由于没装弹簧 把路基都震坏了 然而斯蒂芬逊并没因比赛失败而灰心 他不断改进机车 坚信火车具有马车所无法媲美的前途 100多年过去了 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 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 高速火车每小时可达200公里 试验性火车的速度更为惊人 失败乃成功之母 火车的故事 读后感 当我看完了世上第一辆火车和马车赛跑 竟然远远落后于马车的故事后 再看到现在火车时速已达两百公里 不由得想起了我国的一句谚语 失败是成功之母 假如火车的发明者因为最初的火车头跑不过马车而灰心丧气 不去找毛病 不去想办法改进 那么也许直到今天 人们仍然坐在马车上奔波 不知火车头为何物呢 没有第一次的失败 又怎么会有以后的成功呢 但是有的人一说到 失败 便惊慌失措 总想自己不论干什么 都能成功 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会发现 真正有成就的人 都是在经历了失败挫折后 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之后 愤而著书 才写出 聊斋志异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 才发明了新型炸药 有 发明大王 之称的爱迪生 一生发明了1000多件产品 但每一个新发明的诞生 都经历过无数次失败 在某一项新发明的过程中 共失败了8000多次 但他仍然乐观地说 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 8000次失败 起码使我知道了有8000个办法行不通 由此可见 害怕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或许今天的失败 正预示你明天的成功呢 如何给读后感拟题 读后感题目一般有读 有感 或 读后感 但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或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拟一个新颖的正标题 下面再写上副标题 如 愤怒与惋惜 读 圆明园的毁灭 有感 成功 刻苦 勤奋 机遇 读 爱迪生的故事 有感 再见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