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8页
第2页 / 共158页
第3页 / 共158页
第4页 / 共158页
第5页 / 共158页
第6页 / 共158页
第7页 / 共158页
第8页 / 共158页
第9页 / 共158页
第10页 / 共158页
亲,该文档总共1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1、相关定义1.1、基本概念界定 (一) 未就业(一) 未就业 要界定”未就业”这一概念,先让我们来看看与它相关的几个概念 就业、失业、待业。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社会劳动者,在调查期内 参加某种合法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个人认为本研究中采用的”未就业”这一概 念和其他学者们用的”待业”相近,基本上可以引用”待业”的概念。”待 业”是指中国劳动年龄内的,要求就业的劳动力人口暂时没有就业的社会经 济现象。它是中国特有的概念,主要源于计划经济体制思维对失业的理解和 认识,因而具有强烈的本土语境。一般而言,待业的实质与失业所不同的 是,失业强调既有的、静态的事实后果,而待业是指”等待就业”,所表达 职业获得的动态特征,强调求职中人的能动性和就业前景的积极性。 1.2、就业能力培养中的相关概念 2.1.1 就业能力2.1.1 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Empoloyability)这个概念的提出,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 英国。翻译到国内则有就业力和可雇佣性两种不同的说法。就业能力的概念随着 不同时期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其内涵和视角各不相同,经历了一个发展 变化、逐步完善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时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通 过政府干预的形式来激励失业者,关注底层人员的就业态度和自我形象,帮助其 进入劳动力市场;第二阶段,从微观的角度来关注增氧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和知识, 让劳动者拥有就业能力;第三阶段就业能力的研究开始关注公司或是组织层面, 研究在员工和公司的管理上如何更具有弹性,如何使人力资源的配置得到最优化, 从而促进公司和组织的发展;第四阶段就业能力的研究以个人怎样对自己的就业 负责,集中到个人层面。第五阶段的研究对象转向大学生毕业生,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国家,着手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作为一个经常变化的概念,体现的是劳动力市场不同对象和不同政 策的发展与变化。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洲地区,对就业能力的重视 程度日益加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从民生的角度,把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1.3、相关概念界定 1.3.1 民办高校1.3.1 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 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它的特点是贴近社会发展对各种专业、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人才的需求,旨在 培养起立体型的、复合型的”社会型职业人”。其善于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 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与社会相关职业或职业群体进行紧密结合并保持动态的衔接, 围绕所需综合素质来培养人才4。 1.4、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概念 由就业的概念可知,就业的关键不在于就业或劳动的形式,也不在于报酬由 谁发放,而在于所获得的收入是否合法。从大学生的角度讲,”大学毕业生就业” 指的是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根据国家的有关就业政策、规定及社会需要和自 身具备的条件,按照一定的程序得到职业,参加工作或从事经济及其他有益于社 会的劳动,并取得经济收入的活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的规定,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公式 如下: 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根据现行规定有以下几种情况视为就业:1)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 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 合同,或用人单位出具接收函,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3)定向、委培 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4)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其中包括自主创业、 自由职业等。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是新企业的所有者、管 理者,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自由职业是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 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 5)升学。包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6)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 工作等。7)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这七种就业情况的毕业生人数的总 和构成了上述公式中已就业毕业生人数。 因而,本文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运用自己通过教育所获得 知识和技能获取合法劳动报酬或收入的活动,它是大学毕业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 体在其即将结束学业完全进入社会之际,实现同一定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建立 劳动关系的过程。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面:1)知识性。大学毕业生的学习经历使其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 力,这一特点影响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的目标选择、择业就业观念、择业心理和 择业过程等。2)群体性。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目前我国每年有 几百万名大学毕业生第一次进入社会就业,相应地则有几百万名大学毕业生要落 实就业岗位。成批的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社会使其就业竞争加剧。3)时效 性。大学毕业生就业有一个时效期,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在毕业离校之前应落实 工作单位。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逐 步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效期也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时间延 长,甚至可以到毕业后两年之内。 11 1.5、大学毕业生失业的概念与类型划分 大学毕业生失业是一般失业中特殊的一种,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失业的主体是 受过高等教育、获得大专以上学历者,是特殊的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他们精力充 沛,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创造力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根据前面对 理论上的失业的界定,本文将大学毕业生失业界定为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社会群 体的劳动边际成本大于边际生产力的现象。它既包括大学毕业生有工作能力和工 作意愿,却无工作机会,不能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劳动力市场的过渡;也包括大学 毕业生与生产资料只有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内容上的结合,或者结合得不充分, 最常见的是过度教育。本文所探讨的为其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失业大学生是从狭 义上讲的,只考察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大学毕业生失业情况,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 主要是针对即将结束学习生涯走向社会之后失业的高校大学毕业生而设置的。 12 关于失业类型的划分,国内外学者因研究问题的不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1) 根据大学毕业生失业的表现形式,将大学毕业生失业分为”公开失业”和”非公 开失业”。公开失业即统计上的失业,指大学毕业生有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却 无工作机会,不能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劳动力市场的过渡。在大学毕业生公开失业 中,按照失业者对待职业的意愿,又可将大学毕业生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 自愿失业”,前者指大学毕业生为了寻找理想职业主动放弃就业机会而引起的失 业;后者指并非大学毕业生主动放弃就业机会,而是由于自身素质或社会环境因 素的影响而没有工作。非公开失业则指大学毕业生形式上不在失业而实质上不得 其用,最终有显性化的可能,主要表现为隐蔽失业和过度教育。隐蔽失业是指劳 动者在受过一定教育后本想参加工作,但因就业机会缺乏而被迫继续上学的现 象。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是指大学毕业生与生产资料虽有形式上的结合,但内容 上结合的不充分,表现为大学毕业生非自愿地从事非全日制的临时工作或所从事 的工作不允许充分利用其能力或技能的现象。2)按照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发生的 功能性障碍,可将大学毕业生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 指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求职者为获得自认为满意 的职业而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职业搜寻”的现象 14 ;后者指由于劳动力 市场供求双方结构不相称而出现的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对于大学毕业生 群体而言,结构性失业主要包括区域结构性失业和专业结构性失业。区域结构性 失业是指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尽管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人才过剩,毕业 生还拼命往里挤,农村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人才相对 短缺,结果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人才紧缺,发达地区人才过剩的局面。专业结构性 失业主要指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职业岗位的变化,使得培养的人才职 业技能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某些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供 大于求,而另一些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大于供给。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 失业是在经济转型、高校扩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等多重背景下凸显的, 失业类型复杂多样,但以结构性失业为主。 1.6、本研究中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定义及内涵 2.4.1 大学毕业生的定义 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大学生被定义为在普通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是在 普通高等学校注册入学的群体总称。而普通高等院校则指的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 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招收普通高中 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毕业生,即指的是在普通高等院校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证的大 学生。但在本文中,为了设计出更有针对性和可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考察大 17 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指大学生完成学业,刚走出大学校门这个时点上,首次作 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者,初次就业时的就业质量。 2.4.2 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特点 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中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一方 面缺乏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却又是最有生产潜力的劳动者,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 有着鲜明的特色26: (1)知识性。大学毕业生通过在校几年的学习经历,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 理论水平,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高层次的就业者,相对于其他就业群体,有一定的 优势。这同时也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 (2)时效性。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有一个时效期,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 中,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其高素质和较强的可塑性受到大量用人单位的青睐,专门 针对应届毕业生,在即将毕业的一段时期内,许多用人单位都会赴各大高校招聘, 应届毕业生往往有许多的就业机会可选择。 (3)政策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仅仅受到国家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国家出台的专门针对于大学毕业生的相关具体政策和措施更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起着关键性作用。例如国家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而提供的免息贷款等,就对大学 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着重大影响。 (4)群体性。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并不是个体行为,尤其是在我国, 大学扩招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达到两三百万,这两三百万的大学生几乎是同时涌 入劳动力市场,这种大规模的群体行为在很短时间内大量增加了劳动力供给,对劳 动力市场上的供需平衡和整个国家的就业结构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2.4.3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定义及内涵 对于就业质量的基本概念,国内学者比较认可刘素华27(2005)的定义:反映 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 的综合性范畴。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则是以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反映大学毕业 生在初次就业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 综合性范畴。在这个定义中,一方面,就业质量是就业结果的综合性评价指标,是 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概念,既要反映客观的就业状态,又要体现就业主体的主观感 受;另一方面,就业质量还是一个宏微观相结合的概念,既可从宏观上用于一个地 区或是行业的整体研究对象,又可从微观上用于单个劳动者的个体研究对象。再者, 就业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考虑其就业质量如果缺乏对其社会意义的考量,显然是不 全面的,尤其是以大学毕业生作为评价对象的就业质量,作为一个对社会经济发展 意义重大的就业群体,其就业质量不仅仅应该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应该考虑其 就业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 18 1.7、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政府行为的定义及类型 政府行为,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职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