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村三中高二上学期一月考化学试卷温馨提示: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 选择题1. 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作能源 可用酒精作燃料 砍伐树作燃料 应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 A B和 C和 D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 D煤与O2的燃烧反应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4下列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 kJ/molB已知C2H5OH(l)的燃烧热是1366.8 kJ/mol,则C2H5OH(l)+3O2(g) 2CO2(g)+3H2O(g) 反应的H=1366.8 kJ/molC.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 H10,2SO2(g)+O2(g)2SO3(l) H20,则H1H2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5在化学反应A(g)+3B(g)2C(g)+D(g)中,各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 v(A)=v(B) B. v(A)=2v(C) C. 2v(B)=3v(C) D. 3v(B)=v(D) 6在温度.容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起始时C(X2)=0.1 molL-1.C(Y2)=0.3 molL-1.C(Z)=0.2 molL-1.发生可逆反应. X2(g)+3Y2 (g)2Z(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A. C(X2)=0.15 molL-1. C(Y2)=0.45 molL-1 B C(X2)=0.2 molL-1. C(Y2)=0.6 molL-1 C C(X2)=0.24 molL-1. C(Z)=0.24 molL-1 D. C(X2)=0.15 molL-1. C(Z)=0.15 molL-17. 在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减小体积增大压强 增加碳的量 通入CO2 恒压下充入N2 恒容下充入N2 通入COA B C D 8对于可逆反应3H2(g) + N2(g)=2NH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增大压强 B充入更多N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降低温度9. 已知反应2NH3N2+3H2,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0.25,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1/2N2(g)+3/2H2(g) NH3(g)的平衡常数为A. 4 B. 2 C. 1 D. 0.5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O2(g)SO3(g)H=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98.32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燃烧热的数值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B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4kJ/molC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相同12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下所示:H2(g)+Cl2(g)2HCl(g)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H键比ClCl键稳定 BH=184.5 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高D在相同条件下,1mol H2(g)和1mol Cl2(g)分别在点燃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 HCl(g),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H相同13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C3H8(g)+5O2(g)3CO2(g)+4H2O(l)H=2220kJmol1 , 5mol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 )A1:3 B3:1 C1:4 D1:114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 B(g)+C(g)(反应热量因素忽略)。若反应物的浓度由1.8mol/L降到1mol/L需30s,那么反应物浓度由1mol/L降到0.6mol/L所需的时间为A15s B大于15s C小于15s D无法判断15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条件下,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反应2SO2(g)+O2(g)2SO3(g) 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反应A2(g)+B2(g)2AB(g)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C反应N2+3H22NH3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D反应4A(s)+3B(g)2C(g)+D(g)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16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的活化能为akJmol1,其反应机理如下:NO(g)+Br2(g)NOBr2(g)慢NO(g)+NOBr2(g)2NOBr(g)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的快慢B反应速率v(NO)=v(NOBr)=2v(Br2)C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的焓变等于akJmol117.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事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mol N2和3mol H2,后测得密闭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0.9倍,在此时间内H2浓度变化量是A0.2molL-1. B0.6 molL-1. C0.1 molL-1. D0.3 molL-1.18.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mA(g) nB(g) pC(g)。如图表示在不同时间t、温度T、压强p与反应物B的百分含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2T1 P1P2 mnP H 0BT1T2 P1P2 mnP H 0CT1T2 P1P2 mnP H 0DT1T2 P1P2 mnP H 019.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己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己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A B C D 2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H0。右图是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推断在t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 A催化剂失效 B增大容器的体积C降低体系温度 D减小生成物的浓度II卷(50分)21.(14分) (1) 在25、101 kPa时,16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 kJ,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 比较下列H 和Q 的相对大小C(s)O2(g)=CO(g) H1Q1C(s)O2(g)=CO2(g) H2Q2H1 H2 Q1 Q2S(S) +O2 (g)=SO2 (g) H1Q1S(g) +O2 (g)=SO2 (g) H2Q2H1 H2 Q1 Q2H2(g)O2(g)=H2O(g) H1Q1H2(g)O2(g)=H2O(l) H2Q2H1 H2 Q1 Q2 (3)已知C(s)+O2(g)=CO2(g) H1 = -393.5kJ/molCH3COOH(l)+2O2(g)=2CO2(g)+2H2O(l) H2= -870.3kJ/molH2(g)+1/2O2(g)=H2O(l) H3 =-285.8kJ/mol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2H2(g)+O2(g)=CH3COOH(l) H (4)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已知:CH4(g)H2O(g)=CO(g)3H2(g) H+206.2 kJ/molCH4(g)CO2(g)=2CO(g)2H2(g) H+247.4 kJ/mol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16分)测定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1): (2)烧杯间填碎泡沫塑料或碎纸屑的作用是 ;仪器a的名称: ; (“能”“否”)用铜丝搅拌棒代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此步可忽略):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