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 短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简单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处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的元素通常表现一定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故A错误;B第三周期中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主族族序数,故B正确;C氢离子核外没有电子,锂离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不满足最外层都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D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递变性,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2.CO、H2、C2H5OH三种燃烧热的热化学力程式如下:CO(g)+1/2O2(g)=CO2(g)H1=akJ/mol H2(g)+1/2O2(g)=H2O(g)H2=bkJ/molC2H5OH(1)+3O2(g)=2CO2(g)+3H2O(g)H3= c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10B. 2H2O(1)=2H2(g)+O2(g)H=2bkJ/molC. CO2与H2合成C2H5OH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D. 2CO(g)+4H2(g)=H2O(g)+C2H5OH(1)H=(2a+4bc)kJ/mol【答案】D【解析】反应为CO的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所以焓变应该小于0,选项A错误。反应中水的状态为气态,而选项B中方程式里水的状态为液态,显然无法计算选项B中方程式的焓变,选项B错误。CO2与H2合成C2H5OH反应为2CO(g) + 4H2(g) = H2O(g) + C2H5OH(1),显然原子利用率小于100%,选项C错误。24得到:2CO(g) + 4H2(g) = H2O(g) + C2H5OH(1) H=(2a+4b-c)kJ/mol,选项D正确。3.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 氯化铵受热分解 B. 干冰气化 C. 食盐熔化 D. 氯化氢溶于水【答案】B【解析】氯化铵受热分解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错误;干冰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B正确;食盐熔化破坏离子键,故C错误;氯化氢溶于水破坏共价键,故D错误。4.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 Cl 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B. 氟原子结构示意图:C. H2S的电子式:D. S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答案】A【解析】A. Cl- 核外有18个电子,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故A正确;B. 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故B错误;C. H2S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故C错误;D. 不满足洪特规则,故D错误;故选A。5.利用如图所示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2含量,其中电解质是Ag+可以自由移动的固体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电子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B.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减少C. 正极反应:C12+2e+2Ag+=2AgClD. 空气中c(C12)越大,Ag极消耗速率越快【答案】B【解析】A、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Pt,故A正确;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不变,故B错误;C、氯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AgCl沉淀,故C正确;D、反应原理是Ag与氯气反应,故D正确;故选B。6.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CH2=CH2+Br2CH2BrCH2Br 2CH3CH2OH+O22CH3CHO+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C6H6+Br2C6H5Br+HBrA. B. C. D. 【答案】C【解析】取代反应的定义是:用原子或原子团代替有机物分子中的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其重点在于要进行替换,即从有机物中换下来一部分,所以反应为取代。反应为加成反应,反应为氧化反应。所以选项C正确。7.现有淀粉溶液、鸡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正确的()试剂:新制Cu(OH)2悬浊液碘水浓硝酸现象:a变蓝色b砖红色沉淀c变黄色A. a、c、b B. a、c、bC. a、c、b D. c、a、b【答案】C【解析】分析:淀粉遇碘变蓝,可利用碘水来鉴别淀粉,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葡萄糖溶液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据此解答。详解:因淀粉遇碘变蓝,可利用碘水来鉴别,故试剂和对应现象为-a;鸡蛋清为蛋白质,由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可知,试剂和对应现象为-c;葡萄糖溶液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故试剂和对应现象为-b。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物质特性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8.一定条件下某混合气体由两种气态烃组成2.24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4.48L二氧化碳(气体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和4.5g水则这两种气体可能是()A. CH4和C2H4 B. C2H4 和C5H8 C. C2H4 和C3H4 D. C2H4 和C2H6【答案】D【解析】分析:标准状况下2.24 L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2.24 L /22.4( L .mol-1)=0.1mol,完全燃烧得到4.48 L二氧化碳和4.5 g水,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4.48 L /22.4( L.mol-1)=0.2mol ,水的物质的量为: 4.5 g /(18g.mol-1)=0.25mol,则说明混合气体平均分子式为C2H5,。详解A.CH4和C2H4的平均C原子数小于2,平均H原子数为4,不可能为C2H5,故A错误;B. C2H4和C5H8的平均C原子数一定大于2,分子式不可能为C2H5,故B错误;C. C2H4和C3H4的平均C原子数大于2,平均H原子数为4,不可能为C2H5,故C错误;D. C2H4和C2H6的平均C原子数为2,平均H原子数可以为5,所以平均分子式可以为C2H5,故D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点睛:标准状况下2.24 L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2.24 L /22.4( L .mol-1)=0.1mol ,完全燃烧得到4.48 L二氧化碳和4.5 g水,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4.48 L /22.4( L.mol-1)=0.2mol ,水的物质的量为: 4.5 g /(18g.mol-1)=0.25mol ,则说明混合气体平均分子式为C2H5,利用平均值法判断。9.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常温下能进行,其有机产物为B. 反应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C. 反应为加成反应,产物是三硝基甲苯D. 反应 中1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反应常温下能进行,其有机产物为溴苯,错误;B. 由于在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所以不能发生典型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由于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反应不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正确;C. 反应为取代反应,产物是硝基苯,错误;D. 反应 中1mol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环己烷,不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错误。考点:考查苯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知识。10.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H2O2I2+2OHB. 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 中得到的上层溶液中含有ID. 操作Z的名称是加热【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在酸性溶液中不可能生成OH,故A错误;B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中分液时含I2的CCl4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B错误;C碘化钠水溶液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中得到的上层溶液中含有I,故C正确;D从含有碘的悬浊液中得到碘,应该采用过滤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相关知识。11.有A、B、D、E四种金属,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ABED B. ABDEC. DEAB D. DABE【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当A、B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AB”可知金属性AB;根据“当A、D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可知金属性DA;根据“B与E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 2e-=E,B-2e-=B2+ ”可知金属性BE,综合可知金属性顺序为DABE,故答案为D。考点: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2.M、N、Q、P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M、Q同主族,N、P同周期;M的气态氢化物比Q的稳定;N的阳离子比P的阳离子氧化性强;N的阳离子比Q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是()A. 原子序数:MNQP B. 非金属性强弱:QMC. 原子半径:PNQM D. 简单离子半径:PNQM【答案】C【解析】M、N、Q、P是4种短周期元素,M、Q同主族,M的气态氢化物比Q的稳定;所以M、Q为非金属,原子序数QM,M处于第二周期,Q处于第三周期;N、Q、P同周期,均处于第三周期,N的阳离子比Q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则N为金属元素、Q非金属元素,N的阳离子比P的阳离子氧化性强,则金属性N N P M,A错误; M、Q同主族,M的的气态氢化物比Q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所以非金属性M Q,B错误;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P N Q,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Q M,所以原子半径PNQM ,C正确;M 、N 、P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Q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比M 、N 、P的离子多一个电子层,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所以Q阴离子半径最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的半径越小,原子序数NP M,所以离子半径Q M PN,D错误;正确选项C 。点睛:此题可以采用假设法进行处理,简单快速;根据题意,可以假设M为氟元素,N为镁元素、Q为氯元素、P为钠元素,这样四个选项中问题就容易解决了。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离能大的元素,不易失电子,易得到电子,表现非金属性B. 电离能大的元素其电负性必然也大C. 电负性最大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酸性最强D. 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答案】D【解析】A. 电离能大的元素,不易失电子,但并不表示易得到电子,故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